本攻略从你奠定全寝老二地位、十一怎么玩、如何进学生会总班委社团学管委并且步步高升、如何拿奖学金申请助学贷款特困补助、手机买什么牌子用移动还是联通大约什么时候买电脑比较合适、怎么跟老师套近乎与学生打交道、怎么写入党申请书拿各种奖状、怎么泡MM泡帅哥还不耽误你拿奖学金不影响你在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君子玉女形象……一、寝室政治一个寝室,条件好的是4个人,次一点的六个,再次的八个。
现在请你注意,除你以外的这三个人将要陪伴你共同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
所以,请你务必不要跟同寝室的人闹矛盾,至少不要进行冷战。
冷战四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毫不夸张地说,会折寿的。
所以当你第一次来到寝室,看到已经有人在此的时候(先排除是窃贼),有请你开开金口,先行寒暄。
寒暄内容通常如下:来啦?来啦。
哪的?乌鲁木齐。
哦,产羊肉串吧?嗯。
你呢?呼和浩特。
有蒙古包的吧?也不是,现在建高楼了。
……总而言之都是废话。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废话很能建立感情。
一来二去,你们就熟了。
如果对方的家长在,记得一定叫叔叔阿姨(如果是对方的哥哥姐姐请叫哥哥姐姐,类推)。
刚见面的时候,最大的话题就是对方的家乡。
你可以在聊天的时候对他的家乡表现出莫大的兴趣,并且充分表露你对他家乡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这可以充分激发他的自豪感,从而产生对你的好感(同人请自觉绕行)。
以四人寝室为例,通常会自然地产生一名“老大”。
注意,这老大可不是人人当得的。
一般来讲,产生途径如下:1.年龄最大者。
2.脾气最好者。
3.性格最简单者。
4.其他。
例如按姓氏笔画排名拈阄决定等等。
楼主就见过开学第一天去操场上比一百米决定谁做老大的。
老大通常在后来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寝室长,其职责读者可以自己去查贵校学生手册。
此外,老大还负有无条件受寝室其他成员物理攻击和取笑挖苦的义务(当然都是善意的),谁叫你脾气好呢。
所以说,成为一名老大并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男性老大基本都是新好男人,但女性老大就没什么市场了。
所以,你大可以争取成为一名老二。
积极主动与其他室友聊天,不要给人以冷漠之感这是最起码要做到的。
与全国各地人打交道,就要熟悉各地人的性格。
基本如下:1.东北人。
如果你们寝室有东北人,那不出意外的话他就是老大了。
东北人都是最好打交道的,同他们打交道的唯一要决就是真诚。
千万不要骗他们,哪怕是开玩笑。
东北人可以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2.北京人。
北京人的话,基本都特别能侃。
至于性格,就比较难捉摸了,往往没有一定的定式,可能是因为并非所有北京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而是移民而去的缘故。
所以跟他们在一块儿,不怕冷场没话说。
至于怎么打交道,就看你的本事了。
3.其他北方人。
拿出你的高中地理书,其中有对“北方”的界定:秦岭淮河以北,在我这里,包括山东山西陕西河北等等。
他们的性格,相对来说比较直爽而坚毅,还是比较好相处的。
而且一般来讲,他们的性格比南方人更成熟。
至于河南、安徽,则比较靠南了,性格介于南北之间。
4.江南人。
包括江苏、浙江、上海。
这里的人相对来说细气一点,一般来讲家境相对较好,对人相对较淡,有自己的不可侵犯的领域,有事情憋着不说。
所以对他们,要注意细节,千万不可因小失大。
5.福建、广东。
福建仔和广东仔都是比较可爱的,所以不需要什么相处技巧。
6.其他南方人,包括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等。
其中重庆人比较粗直一点,四川人相对绵软。
其他地区我也不大熟悉,有兴趣的自己上网去查。
7.少数民族同胞。
他们有何民族信仰或宗教信仰,一定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慢慢摸清楚。
另外,在拌嘴的时候千万不要拿民族来说事。
8.其他。
诸如港澳台胞归国华侨留学生外星人……遇到的几率相对比较小,楼主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总而言之,和室友一块儿去食堂拿新领的饭卡好好吃一顿,接着就要领教各种来寝室的速客和不速之客了。
二、来寝室的不速之客当你入住问题基本搞定以后,就开始有各种速客和不速之客光顾贵舍了。
这些客人成分如下:1.学生干部及以上。
他们一般是来释放对新生的关爱之情的,可能有学生会干部、总班委干部、年级辅导员老师、副院长、院长、院党委副书记、院党委书记、校领导乃至该市领导、国务院分管教育的部长、副总理,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莅临的话,麻烦你一定要维护国人形象。
2.推销员。
哪怕你准备得再周全,寝室生活总还有缺的东西。
这时候,各种推销员就应运而生了。
他们推销的内容应有尽有,比如牙刷毛巾床上用品脸盆电插板挂钩厕卫用具装饰品文具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推销员本人的成分有两种,一是校外人员,二是校内学生。
本人在大一的时候所受师兄师姐的教育是:校外人员一律轰走,校内学生热情接待,理性选择。
这些推销用品,都是高年级学生去小商品市场自己批发来的(不排除格外有经商头脑的和你同是大一的新生,本楼主有个同学刚到大学就批了一批货,一个星期赚了两千多),所以也很辛苦。
他们的货,一般来讲比外面超市便宜,但质量参差不齐,你要自己好好鉴定了。
如果实在不要,也请友好地表示不需要。
毕竟他们都是你的师兄师姐,将来在一个学校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拒绝对话如下:您抽烟?不会。
喝水?自备。
吃水果?反胃。
总而言之,不管问什么,你都说:“不好意思,已经有了,谢谢您!”我大二的时候,某新生寝室门口挂了个牌:“推销员与狗不得入内。
”这就比较过分了。
当然,迎新期间推销员不胜其烦也是事实。
3.学生组织宣传员。
他们是宣传各自的学生组织,拉你入伙的。
那么,你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学校都有哪些学生组织,以及各自发展前途如何,以决定自己的校园仕宦生涯三、校园仕途之一——认识学生组织校园里的学生组织,通常如下:1.学生会。
包括校学生会和各级院学生会,一般直属于校团委或学院团委。
2.社团。
以兴趣为出发点,组织的各类社团,通常在社团之上还有个“社团联盟”(简称社联)。
社联与社团的关系,理论上讲相当于共产国际和各国**的关系。
社联和社团一般直属于校团委,是校级组织。
也有挂靠在各学院下面的社团。
3.班委会。
有总班委和小班委。
总班委是学院(系)年级学生组织,小班委是班学生组织。
4.学生自律组织。
一般名叫“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管委)、或者自律委等等。
也有的学校该组织职能被学生会下的生活部代替。
5.其他。
比如校学生新闻中心、校合唱团、校武术队、校辩论队足球队篮球队等等。
首先,我们要知道各类学生组织的优劣:学生会,是各大学王牌学生组织,也是任何用人单位唯一都认的学生组织,也是你加入学生组织的首选。
班委会,是最实惠的学生组织,永远围绕在你的顶头老大——年级辅导员周围,年级入党、拿优秀学生干部……但凡年级里的好处,班委会成员都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校学生会主席是国家主席,你总班长就是这个国家主席所在街道的街道办事处主任。
俗话说得好,不怕官只怕管,总班长的分量可想而知。
社团,是最自由的学生组织,中小规模的社团,一般都是半独立的,想搞活动,都是几个学生一合计就可以搞起来(当然要通过上级审核,但一般上级并不具体指导)。
大社团的头头,则地位不亚于校学生会副主席。
而社联,是近年来新兴的学生组织,与校学生会并列,都直属校团委。
自律组织,是最遭骂的学生组织。
其工作基本是查寝室、检查卫生等等。
但是有些学校的自律组织会有补助发放。
一般大学生都对该类组织有偏见,楼主也不能免俗,有发言权的仁兄可以出来补充一下。
其他组织,这个时候一般还不招员,大家可以在今后的活动中发光发热,争取加入,所以暂时不提,后面会有专章提及。
学生组织的结构如下:校级、院(系)级学生组织结构通常是这样的——主席团(包括一位主席,若干位副主席;有的还包括主席助理一名)部长(是各职能部门行政首长,例如宣传部、办公室、实践部、外联部等等)副部长(各职能部门行政副长)干事(各职能部门底层工作人员)年级的学生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就是和小学、初中、高中一样:总班长团支部书记(这两位排名不分先后,是贵院国父国母)各职能总班,如生活总班、体育总班、学习总班等等。
小班长小班团支书各职能小班一个学校学生干部成百上千,走在校园里随手捡块砖头砸出去,就能砸死个学生干部。
在这样多如牛毛的职位中,你要擦亮你的火眼金睛,选择适合你的职位,开始你的校园仕途。
四、校园仕途之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生组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生组织,首先请对自己做一个综合评估。
两个问题,自己尝试着回答一下:1.我要不要加入学生组织?2.我凭什么加入学生组织?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得从加入学生组织的好处说开去。
加入学生组织,至少有如下好处:1.借机泡MM。
比如你有个十分心仪的女生,碰巧也在某学生组织,那你不妨加入,两个人就一下子由普通同学变成了同事,朝夕相处眉来眼去好事自然就成了。
如果该女生什么学生组织都没参加并且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天到晚窝在寝室里研究怎么袭击帝国大厦,你也可以加入学管委,多组织几次寝室卫生大检查光顾该女生寝室。
一来二去她一定会深深记住你,然后由恨生爱,也是很浪漫的事情。
2.近水楼台先得月。
参加学生组织,有很多得荣誉的机会。
比如,每学期各大学生组织都分配若干个“推优”名额(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
假设一个班40个学生,每学期推选4个优秀团员,中选几率只有10%;而如果你是学生会部长,8个部长得了两个推优名额,你的中选几率就高达25%。
最大的好处是,你可以先在班里推;推不上,再从学生会走路,高中时候概率学得好的可以计算一下其几率有多大,本楼主是已经还给老师了。
3.可以得一些学生组织自产自销的奖状。
你如果打算参加贵校的一些比赛——例如你在贵校三教学楼四楼厕所出大恭的时候看到墙上贴了一张泛黄的公告:4.混个脸熟。
窃以为这是参加学生组织所有好处中最大的一个。
大学四年,千万别再天真地以为每个任课老师都能叫出你的名字,不可能的。
你的辅导员能在四年中认全每个学生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说,参加学生组织,就有机会在本学院老师同学们面前混个脸熟,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大学里,很多事情都是靠民主投票决定的比如入党,如果你的同学都不知道你是谁,怎么可能投你票?民主投票以后要老师拍板,如果你的老师认识你,事情就顺利得多。
5.锻炼能力,开拓眼界。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空话。
大学的学生组织,独立性很高,因此也就格外锻炼你的办事能力。
外加学生组织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多都是人中龙凤,多认识他们对你没坏处。
另外,如果你不想把自己的交际面局限在自己班级,想走出学院走向全校,加入学生组织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第二个问题,是问的你的能力。
加入学生组织,最基本的要求是敬业——踏实肯干。
其次是具备一定的能力。
各学生组织的职能部门,要求的能力各有不同。
有些是技术活,比如:体育部、宣传部、网络部、编辑部……有些则什么人都能干,比如:活动部、实践部、外联部、办公室……加入这些部门对你将来晋升会不会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是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