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目录(一)、课程设计要求 ---------------------------------------- (3)(二)、设计计算、元件选择及验算 ---------------------------- (3)1.运动分析 -------------------------------------- (4)2.负载分析 -------------------------------------- (4)3.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 (5)4.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 (6)5.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 (8)6.液压元件的选择 ----------------------------- (9)7.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 (10)(三)、液压缸的装配图 ---------------------------------------- (11)(四)、电气原理图 ------------------------------------ (13)(五)、各类阀零件图 ---------------------------------------- (14)(六)、集成块及装配图 ------------------------------------ (15)(七)个人设计小结 --------------------------------------- (21)(八)个人设计说明 ---------------------------------------- (22)(九)参考文献 -------------------------------------------- (22)一、课程设计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3人)按进度完成全部设计任务,设计思想,技术路线正确,计算,说明完整。

2、设计步骤(1)明确设计要求(2)分析油缸在往复运动过程中负载、运动速度的变化,画出系统工况图(3)确定执行元件的主要参数:根据最大负载确定系统的工作压力,油缸的面积,活塞及活塞杆的直径等,画出执行元件工况图(4)确定液压系统方案及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5)选择液压元件:包括液压泵、控制阀、油管(软管、硬管)、油箱的容量等(6)验算液压系统性能(7)液压集成块设计(8)绘制工作图和编制技术文件3、设计计算说明书(技术文件)要求设计计算说明书采用A4纸,5号字体,单倍行距,不少于15页。

内容包括:(1)设计要求(2)设计计算、元件选择、验算。

(3)液压系统原理图一张。

按机械制图装配图要求绘制,标出元件的序号,列出所有元件的明细表,画出工作循环图,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4)液压缸的装配图。

(5)非标零件的零件图。

(6)液压集成块零件图。

(7)液压集成块装配图。

(8)相关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9)设计总结。

(10)参考文献。

二.设计计算,元件选择及验算课题:一台加工铸铁变速箱箱体的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动作顺序为快速趋进工件、工进、加工结束快退、原位停止。

滑台移动部件的总重量为5000N,加减速时间为.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动摩擦系数为.快进行程为300mm,快进与快退速度相等均为3m/min.工进行程为25mm,工进速度为30-50mm/min,轴向工作负载为900N。

工作性能要求运动平稳,设计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

1.运动分析:根据已知条件,运动部件的工作循环为快进-工进-快退-停止。

工作循环图如下所示:图1 工作循环图完成一次工作循环的速度-位移曲线如下图所示:图2 速度位移图2.负载分析:(1)工作负载:工作负载即为工进时的轴向工作负载,本题中为900N。

即工进时,Fw=900N,而在其余的时间里,Fw=0.(2)摩擦负载:静摩擦负载:Ffs=×5000N=1000N动摩擦负载:Ffd=×5000N=500N(3)惯性负载:起动阶段:F=Ffs=1000N加速阶段(从起动到达到快进速度的过程):Fa1=m△v/△t=G△v/g△t 即为Fa1=5000×3/×60×=快进阶段:F=Ffd=500N减速阶段(由快进速度减到工进速度的过程):Fa2=m△v/△t=G△v/g△t 即为Fa2=5000×(3/60-50/60/1000)/×=76N工进阶段:F=Fw+Ffd=900N+500N=1400N制动阶段(由工进速度到速度为零的过程):Fa3=G△v/g△t即为Fa3=5000×50/×60×1000×=反向起动阶段:F=Ffs=1000N反向加速阶段(由停止到达到快退速度的过程):Fa4=G△v/g△t即为Fa4=5000×3/×60×=反向制动阶段(由快退速度到原位停止的过程):Fa5=Fa4=由此可得出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如下表所示:(查《液压元件手册》得,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一般为,此处选取。

)表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图3 负载随行程的变化图图4 工作循环中各阶段速度变化图4.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a.选择系统工作压力根据计算,此液压缸的负载值小于5KN,由《液压元件手册》第二章液压缸的设计计算(130页)表2-3-2(即下表)可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b.确定液压缸的型式、规格及尺寸A=F/P=×10^6)=×10^-3m 2D=√(4A/π)==查《液压元件手册》表2-1-4缸筒内径尺寸系列(下表),取D=63mm.由于快进快退速度相等,故可以得知D=√2d.所以可得d=,按标准值取d=50mm.则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1=πD 2 /4= 2有杆腔面积:A2=π(D 2 -d 2)/4= 2c.检验活塞杆的强度和稳定性查《液压元件手册》第140页表2-3-12末端条件系数可得一端固定,一端铰接时末端系数n取2,活塞杆材料选用中碳钢,根据下表可查得材料强度实验值fc=490Mpa,柔性系数m=85,实验常数a=1/5000。

计算求得对实心杆,活塞杆截面的回转半径K=d/4=。

选取活塞杆长度为800mm。

因为l/k=800/=64<m\√n=120,所以用戈登-兰金公式计算:可求得Fk=344718N,安全系数nk一般取2-4,取n=4得Fk/nk=86179N>,所以活塞杆满足强度稳定性条件。

d.计算液压缸的最大流量快进时,q1=(A1-A2)×v= 2×50mm/s=min;工进时,q2=A1×v= 2×50mm/min=min;快退时,q3=A2×v= 2×50mm/s=min。

e.工况分析快进时,进油腔压力p=F/(A1-A2)=,功率P=pq=;工进时,进油腔压力p=F/A1=,功率P=pq=;快退时,进油腔压力p=F/A2=,功率P=pq=25W。

表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中的压力、流量和功率5.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a.从提高系统效率、节约能源角度考虑,采用双联叶片泵作为油源,流量突变时液压冲击时较小,工作平稳性较好,且双泵可同时向液压缸供油实现快速运动,有利于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b.由工况图可知,该系统在慢速时速度需要调节,而且系统功率较小,工作负载变化较大,所以采用换向调速回路。

c.由于快进和工进之间速度需要换接,但对换接的位置要求不高,所以采用由行程开关发讯控制。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得出液压系统原理图拟定如下:图5 液压系统原理图电磁铁的工作顺序表如下所示:表电磁铁工作顺序表6.液压元件的选择a.确定液压泵型号液压缸在工作循环过程中的最大工作压力为,考虑到正常工作中进油管路有一定的压力损失,进油管路中的压力损失,简单系统可取~,复杂系统取~,此处取。

压力继电器调整压力高出系统最大工作压力之值,取。

则高压小流量的最大工作压力Pp=++= MPa。

上述所得的压力Pp是系统的静态压力,考虑到系统在各种工况的过渡阶段出现的动态压力往往超过静态压力。

另外考虑到一定的压力贮备量,并确保泵的寿命,因此选泵的额定压力Pn应满足Pn≥(~)Pp。

中低压系统取小值,高压系统取大值。

此处取Pn= Pp。

所以Pn=×=。

两个液压泵应向液压缸提供的最大流量值为min,回路中的泄露按输入流量的10℅计算,则两个泵的总流量值为q=min×=min。

由于溢流阀的最小稳定溢流量为3L/min,而工进时输入液压缸的流量为min,由小流量液压泵单独供油,所以小液压泵的流量规格最少为min。

根据以上的功率和流量,查阅《机械设计手册》,可选用YB1-3/6型双联叶片泵。

其额定压力为,转速为960r/min,容积效率,总效率。

所以驱动该泵的电动机的功率可由泵的工作压力和输出流量来决定。

b.液压阀以及辅助元件的选择根据所拟定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按通过各元件的最大流量来选择液压元件的规格。

选定的液压元件如下液压元件明细表所示。

表液压元件明细表(1).确定管道尺寸油管内径尺寸一般可参照选用的液压元件接口尺寸而定,也可按管路允许流速进行计算。

由管道内径公式,其中q=min,v=2m/s,由此求得内径d=。

由《液压元件手册》510页表6-4-1可查得出油口采用通径10mm,钢管外径14mm的紫铜管。

(2).油箱容积的确定液压油箱有效容积按泵的流量的3~7倍来确定,故可选用容量为100L的油箱。

7.液压系统性能验算(1).压力损失a.工进时进油路的压力损失工进时主要压力损失为调速阀两端的压降,此时功率损失最大,而在快进,快退时系统工作压力很低,故可不验算。

因而必须以工进为依据来计算卸荷阀的调定压力。

运动部件工进时的最大速度为50mm/min,最大流量为min,则液压油在进油管内流速为V1=q1/A=s管道内液流的雷诺数为Re=vd/ν,采用N32液压油,室温为20℃时,液体的运动粘度ν =s,由此可得Re=340×10/100=34已知光滑的金属圆管的临界雷诺数为2000-2300,很显然,Re=34<2300,液压油在管道中为层流。

计算层流中的沿程压力损失公式为ΔPf=λ22v dl其中,λ称为沿程阻力系数,液压油在金属圆管中作层流流动时,常取λ=75/Re=。

若取进出口油管长度约为2m,油液的密度ρ=890kg/m3 由此可得液压油在进油路上的沿程压力损失为ΔPf1=×2×890× 2/×2)=查得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WE6E50-50/BW110RN的压力损失△P1=,忽略油液通过管接头、油路板等处的局部压力损失,则进油路总压力损失△P为ΔP进=ΔPf+ΔP1=b.工进时回油路的压力损失由于选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则回油管道的流量为q2=min,液压油在出油管内流速为V2=q2/A=s同理,可得出油管道内液流的雷诺数为Re=130×10/100=13,沿程阻力系数λ=,回油管道上的沿程压力损失为ΔPf2=λ22vdl即ΔPf2=×2×890××2)=查阅资料可以得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WE6A50-50/AW220-50Z4的压力损失为ΔP2=,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WE6E50-50/BW110RN的压力损失由上可知为ΔP1=,所以回油路总的压力损失为ΔP回=ΔPf2+ΔP1+ΔP2代入即得ΔPf回=++=c.变量泵出口处的压力PpPp=(F/η+A2×ΔP进)/A1+ΔP进代入可得Pp=(1400/+×/+=(2).系统温升验算因为在整个工作循环中,工进阶段所占的时间最长,近似为快进、快退阶段所占时间的5倍,所以计算时可以主要考虑工作阶段时的发热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