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春季版)《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2017年春季版)《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第6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原因、影响。

2.了解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史实。

3.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历史事件原因、过程、影响的分析,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2. 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2. 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难点:安史之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杨贵妃图片导入新课。

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

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政治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多媒体出示本课自主学习。

学生对照自学。

自主学习:
(一)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755年,______发动叛乱,唐玄宗逃往四川。

相继攻占洛阳、长安,自称______皇帝。

直到________年最终被平定。

2.在安史之乱猛烈冲击下,唐朝重要集权大大削弱。

名义上归降的安史部将仍独霸一
方,朝廷被迫增设许多_________,形成______林立割据分裂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
唐朝末年,_______、_______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爆发。

唐末黄巢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腐败的贵族官僚和藩镇势力,动摇了唐朝的腐朽统治。

(三)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1.师提问安史之乱开始结束的时间。

(755—763年)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2.师生共同探讨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影响?
材料一(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賦”。

——《新唐书》材料二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致使地方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

天宝年间,边缜兵力达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原因: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探究点二黄巢起义
师生共同探讨
1.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黄巢起义的历史影响什么?
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

并宣布要“洗涤朝延”,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历史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相当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唐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冲击了封建最高统治者,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3.师简要讲述下唐朝灭亡的背景、时间。

探究点三五代十国
师生共同探讨
观察教材五代十国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2.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五代十国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2)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挤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课件小结: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导致了王朝的衰败和接下来几百年的混乱,我们应该从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为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戒骄戒躁,始终如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