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建及读写;掌握通用对话框控件的使用;了解系统剪贴板的使用;掌握鼠标事件编程; 掌握函数调用的参数传递;掌握数组的概念及其在排序中的应用与算法。
第五章 图片浏览器与简易画板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图片浏览器开发 第二节 简易画板开发 第三节 扩展技能训练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文件系统控件,列表框、组合框控件,图片框、影像框和滚动条控件的使用;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修订)
《面向任务的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 课程标准
1 课程基本信息(表 1-1)
表 1-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开课部门
部分专业
课程编号
课程11
A21、A22
A23、A24
8 图片浏览器的开发
A25
B12
理论 实践 学时 学时
4 14 4 12 4 4
8
8
9
桌面时钟的开发 A12、A14、A15
B13
6
合计
64
5 “VB 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VB 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见表 1-3。
表 1-3 “VB 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总表 课程名称(学习领域):VB 程序设计 课程编号 00GB0105 总学时 64 编制时间 2015.8
的移动方法;掌握多窗体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掌握复选框控件的使用;理解静态变 量;理解多维数组及其应用。
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 1 学习情境 2
程序设计概述 简易加法器制作
8 / 2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修订)
学习情境 3 学习情境 4 学习情境 5
两数交换 计算器初级版本 计算器完整版本
5 / 2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修订)
A22: 掌握文件的保存与另存 A23: 了解退出程序的处理方法 A24: 掌握窗体的缩放处理 A25: 掌握能够简单定义、使用数组 2、能力目标 B1: 可以为 VB 程序安装选择计算机配置 B2: 理解高级语言的意义 B3: 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 B4: 能够开发出完整的计算器 B5: 掌握消息对话框函数的使用 B6: 掌握对象焦点的控制 B7: 掌握 VB 变量的定义、使用 B8: 掌握不用控件的输入输出方法 B9: 掌握函数计算功能 B10: 了解键盘操作支持 B11: 能够进行简单记事本的开发 B12: 图片浏览器的开发 B13: 桌面时钟的开发 3、素质目标 C1: 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2: 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C3: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及团队协作的意识; C4: 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
3 课程目标
3.1 知识目标 A1: 掌握程序基本意义 A2: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A3: 掌握程序的运行环境,运行步骤 A4: 熟悉 VB 的程序开发环境 A5: 熟悉 VB 程序设计步骤 A6: 掌握程序界面设计的思路 A7: 掌握编写程序代码的原则方法 A8: 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A9: 熟练使用消息对话框函数 A10: 掌握对象焦点的控制 A11: 熟练窗体位置的控制 A12: 掌握 VB 变量的定义、使用 A13: 掌握不用控件的输入输出方法 A14: 掌握函数计算功能 A15: 了解键盘操作支持
1 / 2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修订)
⑦函数的使用; ⑧数组的使用; 2)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理解程序设计的意义; ②能够利用控件进行娇复杂的界面设计; ③对各对象准确进行代码的编写; ④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常量的定义,使用; ⑤掌握选择结构及选择结构的嵌套; ⑥掌握循环结构及循环结构的嵌套; ⑦函数的定义,编写及内置函数的使用。 ⑧能够简单定义、使用数组。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
技术、投影仪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
实施场所:
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需要在机房进行教学。
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
张强图片加载函数的使用;掌握容器的绘图相关属性,掌握基本绘图语句和方法、坐标 与颜色的访问; 理解公共模块、全局变量的概念和窗体坐标系;理解动态数组及其应 用。
第六章 多功能桌面时钟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多功能桌面时钟开发 第二节 扩展技能训练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日期时间函数系列的使用及其参数;掌握计时器控件及其编程方法;掌握对象
3 / 2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修订)
4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1-2)
表 1-2“VB 程序设计”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1
教学任务 或项目
程序设计概述
知识目标 A1、A2、A3
A4、A5
教学内容(编号)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B1、B2、B3 C2、C3
2
简易加法器制作
A6、A7
学习情境 6 学习情境 7
九九乘法表制作 记事本的开发
学习情境 8 学习情境 9
图片浏览器的开发 桌面时钟的开发
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采用教授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手段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掌握本课程知识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具备本课程能力
目标所要求的能力、养成本课程素质目标所要求的素质。
(2)设施
专用计算机机房
2. 教学条件
9 / 2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修订)
为了保障本门课的正常运行,对教学条件要求如下: (1)确保每位同学能独立操作一台计算机。 (2)软件系统应包括 Visual Basic 6.0,Microsoft Office 2010 等。
应用; 掌握变量的作用范围;掌握键盘事件编程方法; 掌握简单排序编程算法。
第四章 记事本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记事本开发 第二节 扩展技能训练
7 / 2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修订)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下拉菜单和弹出式菜单的使用;了解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掌握磁盘文件的创
B5、B6、B7
C1
A8、A9、A10、
3
两数交换
B5、B6、B7
A11、A12
A8、A9、A10
B7、B8、B9
4
计算器初级版本
A11、A12
B10
A13、A14、A15
B4、B5、B6
5
计算器完整版本 A14、A15、A16
B7、B8、B9
6
九九乘法表制作
A14、A16
B9
A17、A18
A19、A20
期的学习(课堂教学和编程实践),学生能够掌握 Visual Basic 语言的基本语法知 识,掌握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熟悉 Visual Basic 的基于控件的界面设计 方法,理解数据文件概念并掌握数据文件的基本处理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和要求如下: 1)主要学习任务: 程序设计基础; ②程序界面设计; ③程序代码编写; ④变量的应用; ⑤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 ⑥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1、知识目标 A1: 掌握程序基本意义 A2: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A3: 掌握程序的运行环境,运行步骤 A4: 熟悉 VB 的程序开发环境 A5: 熟悉 VB 程序设计步骤 A6: 掌握程序界面设计的思路 A7: 掌握编写程序代码的原则方法 A8: 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A9: 熟练使用消息对话框函数 A10: 掌握对象焦点的控制 A11: 熟练窗体位置的控制 A12: 掌握 VB 变量的定义、使用 A13: 掌握不用控件的输入输出方法 A14: 掌握函数计算功能 A15: 了解键盘操作支持 A16: 掌握循环结构及循环结构的嵌套 A17: 能够开发处记事本的界面与菜单 A18: 掌握文本保存与文件读写 A19: 掌握通用对话框控件的使用 A20: 了解文本的复制与系统剪贴板 A21: 掌握文本的查找与替换
70%。考试采取闭卷方式。
课程教学资源:
1. 教学资料准备
(1)教材
教材:宋哨兵主编,《面向任务的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公共基础版)》,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2 年 8 月。 实验教材:宋哨兵主编,《面向任务的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公共基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年 8 月。
2 / 2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修订)
A16: 掌握循环结构及循环结构的嵌套 A17: 能够开发处记事本的界面与菜单 A18: 掌握文本保存与文件读写 A19: 掌握通用对话框控件的使用 A20: 了解文本的复制与系统剪贴板 A21: 掌握文本的查找与替换 A22: 掌握文件的保存与另存 A23: 了解退出程序的处理方法 A24: 掌握窗体的缩放处理 A25: 掌握能够简单定义、使用数组 3.2 能力目标 B1: 可以为 VB 程序安装选择计算机配置 B2: 理解高级语言的意义 B3: 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 B4: 能够开发出完整的计算器 B5: 掌握消息对话框函数的使用 B6: 掌握对象焦点的控制 B7: 掌握 VB 变量的定义、使用 B8: 掌握不用控件的输入输出方法 B9: 掌握函数计算功能 B10: 了解键盘操作支持 B11: 能够进行简单记事本的开发 3.3 素质目标 C1: 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2: 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C3: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 C4: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及团队协作的意识; C5: 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