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的规定(试行)
【法规类别】法制工作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1999.12.02
【实施日期】1999.12.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司法文件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的规定(试行)
(1999年11月24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讨论通过1999年12月2日起施行)
为了规范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推进刑事再审审判方式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一、再审开庭适用范围
1.按照第一审程序再审的刑事案件,应当依法开庭审理。
但下列案件除外:
(1)原审被告人已经死亡的;
(2)原审被告人下落不明的;
(3)原审被告人在省外监狱服刑,提押到庭确有困难,且再审结果不致加重其刑罚的。
2.原审判决事实清楚,仅因定性、处理不当需要再审改判,原审法院因客观原因难以
按第一审程序开庭审理的,可以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审。
3.按第二审程序审理的刑事再审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开庭审理:
(1)再审中提供新证据的;
(2)需要对原审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重新质证的;
(3)再审结果可能加重刑罚或作其他重大改判的;
(4)人民检察院抗诉的。
4.1979年刑法、刑事诉讼法施行前判处的刑事案件,再审一般可以不开庭。
5.依照本规定不开庭审理的案件,必须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
6.共同犯罪的刑事再审案件,应通知所有的原审被告人到庭。
部分原审被告人因本规定第1条所列原因不到庭的,不影响开庭审理。
二、再审庭前准备
7.再审庭前准备工作应根据再审的不同审级性质,分别依照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规定,并结合再审特点进行。
8.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外,应将再审决定书,有申诉的还应将申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30日以前送达同级人民检察院,并通知其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
9.将再审决定书或抗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以前送达原审被告人,告知其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依法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辩护人。
10.原审被告人尚在服刑,需要将罪犯解回再审的,按江苏省监狱管理局苏狱管(1997)13号《关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因案件需要将罪犯解回再审的法律手续的规定》办理:
(1)原审被告人在本省监狱服刑的,应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出具正式公函,具体说明需解回罪犯的基本情况、解回理由、离监期限及羁押地点,报请省监狱管理局批准后,凭经批准的公函,以及负责执行解回任务的干警身份证、工作证、介绍信等证件,办理提
解手续。
(2)原审被告人在省外监狱服刑的,再审法院应与省监狱管理局联系,由省监狱管理局向罪犯服刑监狱地的监狱管理局发函商调,待复函同意后,办理罪犯调动提解手续。
再审期间,凭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