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思考

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思考

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思考
摘要:对于电力营销的管理,内稽、外查并不是目的,它们之是一种方法论,目的不是追求利益,而是当做公平和规范的依托。

从内在联系上来看,两者就像营销稽查的“双手”,无论哪只都不能让它疲软。

内稽作为基础,不但是一种管理手段,还是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自律的练兵战场,是能够有效展开外查工作的最基本的保证。

但是在正本清源的同时,外查却是当前及日后开展营销稽查工作要抓的重点。

关键词:电力营销;稽查;内稽;外查
abstract: for the power marketing management, internal, external check is not a purpose, it is a kind of methodology; the purpose is not the pursuit of profit, but rather as a fair and standardized. from the inner connection of view, both as marketing inspection “hands “, no matter which only can make it weak. internal audit as a basis, but a means of management,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self-discipline team or the training field, can effectively expand outside check work the basic guarantee. but in the reform from the bottom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current and future information marketing inspection work should catch the key.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marketing; inspection; internal audit; out.
中图分类号: 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内部稽查是营销管理的必要方法和重要环节。

近些年来,虽然对于营销管控这方面,供电企业相继成立了稽查队伍,但是供电企业员工违规违纪、造成营业责任差错及事故的现象却还是时有发生。

1、内部稽查主要针对于以下行为:如今,供电企业员工营销管理主要违规违纪表现是截留电费,虚拟电量。

具体起来又是各种各样,例如:利用自己职务的便利,谋取私利,有些人自己办加工厂,不装设表计费,造成大量电量电费的损失;还有的以购买农排电量的方法把高价电量虚拟为低价电量,赚取差价;或者直接把一些用户的电费据为已有,只把电能表当做用户和他结算电费的依据;故意不给计量箱加封,提供机会给用户合伙窃电,或为自己违规违纪开脱准备说词;电工及线管员没有责任心,发生代抄、漏抄、错抄、估抄现象,发生差错后,不能够明确责任,有的则长期不开箱进行检查致出现严重后果;找管理的漏洞,挖集体的墙脚。

农网改造以后拓展了电力市场,但是管理跟不上,电工换表装表随意性比较大,有些用户找电工报装时,不到供电所登记,电工就直接安装了电表然后收取安装费,甚至都不建帐、立卡、抄表、收费,电费直接收归己有;安装“鸳鸯表”使电量受到损失。

即对一些用电量大的用户装上一块电表,然后准备一块表做为备用,一段时间后与用户协商将表交替使用,一块表私计,一块表公计;还有的电工不及时上缴收来的电费,而是贪污挪用;这些人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容
易造成营业差错及事故。

2、违纪违规行为的动因:一、企业员工素质不够高。

员工队伍本身良莠不齐,有的员工业务水平不高,工作又不上进,就想尽办法动歪脑筋完成自己的经营指标;有的员工因为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滋生了工作不用太认真、能捞多少就捞多少的思想,依靠违反纪律的手段补偿自己收入上所谓的“不足”,他们认为只要可以把线损完成,多出来的电量都归他自己,这些电量可以变卖、可以送人、也可以自己使用;有的员工没有较强的责任心,思想觉悟较低,受到个人既得利益的驱动而发生违规;二、企业管理力度不够。

经营指标体系失准,有的农村低压线损考核指标太低,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员工想要把工资奖金拿回来,就只能挖空心思,一般是把高电价电量折算成低电价电量进行线损的调整,而严重的则从台区总表上做文章;不够重视职工的教育工作,监督不力,使职工对规范予以漠视,员工培训时都是轻思想道德教育、重技术业务培训,轻岗位培训、重学历教育,使得员工稽查责任心不强;
三、稽查发展不平衡。

部分企业内控制度只走形式,稽查工作形同虚设;有的着重对外稽查,有的着重对内稽查,一手软一手硬;大部分是稽查工作没有形成常态,不能把稽查工作持续进行下去;四、处置乏力。

对于查出来的营业差错、事故及内部员工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大多数避重就轻,造成整改不力;五、欠缺稽查手段。

开展工作需要的专用检测工具、专用交通工具不能按要求配置。

3.有目的的加强稽查管理的工作。

首先要对现在存在的稽查机
构进行完善,充实稽查队伍。

将电力营销稽查体系建立并使其健全,还要使稽查手段完善,把业务能力好、思想觉悟高的员工放到稽查队伍中。

二要完善规章制度且要严格执行,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纠。

三要正确处理内稽、外查两者之间的关系。

稽查工作要打破以往内查、外查的门户之见。

因为内查外查往往是分不清的,内查一般会触及到外,外查又常常会把内牵连进来,大部分的窃电案例电力企业内部职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要对营销岗位营业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进行加强。

管理营销岗位的综合电费、均价、线损、安全等各项指标,并考核工作质量,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五要注重提高素质,加强培训。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政治学习、职业纪律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和法律知识培训。

有组织、有计划的积极予以实施,进而使整个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使营销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二、查违章、反窃电仍是当前电力营销稽查的重点
近年来,伴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违章用电和窃电情况日趋严重,使得供电企业的线损一年高于一年。

一些个人和单位为了点滴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和法律,把窃电当作降低成本的办法,甚至成为个人通往富裕的道路。

在反窃电问题的查处上,供电企业虽然付出了大量物力、人力、财力,但整体形势却依旧不容乐观。

1、反窃电工作难的原因:一是窃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的过程,要发现这个过程并且报案是相当不容易的。

二是害怕被追究责任,各个层面都存在隐瞒窃电的情况;三是多样化的窃电主体,从
个体窃电到法人窃电都是存在的。

四是各种各样的窃电手段,甚至出现了专门人员进行窃电和传授窃电方法的单位。

五是针对于窃电的法律、法规存在空白。

在打击窃电尤其是法人窃电上,法律显得苍白、无力。

对于窃电认定罪与非罪及量刑的标准是窃电金额,但是窃电行为停止时窃电的赃物就会随之消失,认定窃电金额就变得十分困难。

2、反窃电管理难的原因:一是存在窃电现象,但窃电量却不易统计。

电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其量值要靠电能计量装置才能得以体现,在电力营销的报表中人们一直把总供电量和总售电量的差值都归结为线损,这样窃电量掺杂在在线损之中不能被反映出来,窃电事实就被这样掩盖了,管理者在管理时不能发现窃电的存在就会产生麻痹思想,认为没有窃电发生。

二是有些供电企业对反窃电工作的进行不能提起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投入较少、存在较多漏洞。

例如接电装表时对表计接线盒、计量箱(柜)等不予以加封,或是依旧使用不带防窃电功能的计量柜等,这样就等于给窃电分子创造了窃电机会,使他们比较轻松的就能进行窃电行为。

三是窃电分子在当今时代越发的狡猾了,窃电方式更加的“先进”、隐蔽了。

相对而言,一般的管电人员由于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造成了对窃电行为认知的欠缺,对于技术型窃电行为不能予以确认,这让窃电分子的窃电行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活动也更加频繁。

五是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已经实行“一户一表”,原来的“总表制”下默认的邻里之间相互监督机制被极大减弱。

假如将电力营销部门(用电管理部门)比喻成一个系统,那它的各项业务工作就成为了这个系统中的元素,就象是一条生产流水线上的不同分工的作业,而稽查就变成了这个系统的一道检验关卡。

通过对营销部门开展全面系统的一系列营销稽查工作,可以检查、监督、控制营销工作的全部过程及各个分支环节,及时、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可以责任到人、严格考核、落实,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扎实的监督机制,这样可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将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纳入正常工作轨道,以此促进营销工作各环节有序、保质、按时的完成,这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也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广惠,陈跃.用电营业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
2.闫刘生。

电力营销基本业务与技能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
大学出版社,1999年.
4.于崇伟。

电力市场营销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