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XX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肺和呼吸
1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人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作用。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人体呼吸器官的形态)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说明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的实验)。
向学生进行呼吸卫生教育,使学生知道呼吸卫生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知道人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作用。
比较肺活量大的同学和肺活量小的同学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你能发现什么?
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学生观察
学生汇报
学生指图说明
学生回答
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汇报
学生看教师演示
学生看课件
学生动手
ww w. x k b1.co m
。
分组实验材料广口瓶、玻璃片、吸管、石灰水
说明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氧气少的实验装置水槽、水、广口瓶、吸管、玻璃片、火柴
讲解呼吸的意义:人体只有连续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氧气,经过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转化为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
谈话: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它们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现在,让我们测试一下自己的肺活量。
吸一口气,然后尽你所能吹大一个气球,气球的末端用线绑紧,使它不漏气。
请一位同学测量气球最宽处的周长。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空气量就越大。把测量的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上。
不要吸烟。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
讲述最近雾霾对人身体的损害
板设计:
肺和呼吸
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课后反思:
注:所有填写内容均为楷体小四号字。
测试自己的肺活量的材料气球、软尺。
我们已经知道呼吸的意义和呼吸器官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怎样注意保护呼吸器官,不要让它生病?为了保护呼吸器官健康,必须做到:
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
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人体呼吸器官的形态)和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说明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的实验)。
教具学具
心肺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出示人的呼吸器官课件。
讲述:对照人的呼吸器官课件说说,人有哪些呼吸器官?
讲解: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鼻、咽、喉在人的头部。
提问:指图说明,人吸气时气体经过哪些器官?呼气时气体经过哪些器官?
提问:哪个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谈话:肺每天都帮我们进行气体交换,那么,人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有什么不同。为此,我们来做两个实验。
实验
比较呼出和吸进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去的气体含的二氧化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