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宗旨二、开机前的准备三、开机四、关于预处理填料的正反冲洗和更换五、关于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六、关于精密过滤器滤芯的更换七、系统加药八、关于水质管理的控制方法九、停机十、长期停机时应采取的措施十一、生产过程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十二、生产过程中的应急和应急准备十三、关于原始记录十四、附件一:反渗透膜的污染和化学清洗十五、附件二:反渗透系统产水量与水温关系校正值十六、附件三:絮凝剂和阻垢剂的配制公式十七、附件四:铁离子、余氯和COD的测定方法十八、附件五:污染指数(SDI)测定方法十九、附件六:中联清毒液的使用说明二十、附件七:反渗透纯水制水生产线岗位责任制反渗透纯水制水生产线操作规程1、宗旨为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养和生产责任心,以保证反渗透纯水制水生产线长期稳定正常运行,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开机前的准备2.1反渗透纯水制水生产线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分为长期停机后再开机的准备和间断停机后的开机准备两部分。
2.2间断停机是指非长期连续生产,即每天开机数小时或由于正常停机(例如系统纯水水箱过剩)等因素所至。
长期停机是指由于节假日长假或设备大修或其他不可预见等因素所至的计划停机。
2.3当间断停机发生后的再次开机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A、打开精密过滤器顶端和每组反渗透膜纯水出口取样排气阀。
B、检查预处理系统所有进出口阀门并使之处于正常运行位置。
C、检查反渗透后处理系统所有进出口阀门并使之处于正常运行位置。
D、检查RO主机操作面板上的所有控制按钮使之处于正确运行位置。
2.4当长期停机发生后再次开机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A、检查并调整预处理部分的所有进出口阀门使之处于正常运行位置。
B、按照本操作规程4.2中《关于预处理填料的正反冲洗和更换》所规定的操作步骤对预处理部分的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中的填料进行正反冲洗,并按规定要求对正反冲洗的效果进行严格控制和检验。
C、检查并调整RO主机所有进出口阀门使之处于正常运行位置。
D、检查并调整后处理部分所有进出口阀门使之处于正常运行位置。
E、打开精密过滤器顶端及每组反渗透膜管纯水出口处的取样排气阀。
F、检查(用手盘动)生产线所有输送泵,传动电机,确认盘动无异常现象。
G、检查RO主机操作面板上的所有控制按钮使之处于正确运行位置。
3、开机当确认上述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完善无误时,即可后动RO主机。
具体要求如下:3.1合上输入电源总闸。
3.2开启RO主机启动按钮。
3.3当精密过滤器顶端和每组膜管纯水出口空气排放完毕出水时关闭取样排气阀,生产线进入正常运行。
3.4在制药或电子工业纯化水生产线的反渗透后处理工艺流程中,设置有混合离子交换床,或连续电再生混床(EDI),当反渗透纯水通过上述设备前,应预先作好上述设备开机前的准备,混合离子交换床或连续电再生混床的操作规程,见相关文件。
3.5在操作中根据不同原水水质和纯化水使用要求所添置的其他设备前,应仔细阅读和了解相关设备的操作或使用说明。
4、关于预处理填料的正反冲洗和更换4.1预处理系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运行后,在填料的上层和填料周围会有大量的污物沉结,此污物大多为悬浮于水中的胶体颗粒,无机盐类和少量有机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如不去除,将严重影响产水水量和进入RO主机的原水水质,缩短反渗透膜使用寿命和增加膜的清洗频率,因此控制预处理的操作是整个生产线运行的关键所在。
4.2石英砂过滤器中的石英砂填料在进过20小时运行后或当通过过滤器的水头损失达到0.1Mpa时,必须进行正反冲洗。
4.2.1正反冲洗的步骤是先进行反冲洗,再进行正冲洗。
4.2.1.1进行反冲洗时,应先行关去活性炭过滤器(即石英砂过滤器正常运行时)的水流出口阀门,随即按水流下进上出的顺序打开相应管路通道阀门,关闭其他阀门,清洗水从排污口排入地沟排放。
4.2.1.2为了提高石英砂过滤器正反冲洗效果,在进行反洗操作时,应打开压缩空气进气阀,使压缩空气随反洗水流同时进入罐体内,压缩空气压力控制在0.2—0.3Mpa之间。
(2T/H以下的反渗透生产线一般在此不设压缩空气反吹管)4.2.1.3进行正冲操作时,除继续关闭进入活性炭过滤器的管道控制阀门外,随即按水流上进下出顺序打开相应管路通道阀门,关闭其他阀门,清洗水继续从排污口排入地沟。
4.3石英砂过滤器在进行正反冲洗操作时,应随时检查排污口出水的水质,简单的方法可用干净量杯或量筒接取排放水对着光亮肉眼察看水的色度和浊度。
一般来说,反冲时间应不少于25分钟,正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实际时间可按排放水水质的情况增减。
4.4石英砂过滤器填料正反冲洗结束后,应关闭污水排放阀门和排气阀门,打开进入活性炭过滤器的控制阀门,进行活性炭正反冲洗。
4.5一般来讲说,石英砂在使用一年后应于以更换。
4.6活性炭过滤器的正反冲洗同石英砂过滤器。
(略)4.7一般来说,每公斤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25吨水计算,因此当运行总水量接近和超过上述数据的2/3时,必须更换活性炭。
4.8我们建议在医院、制药和电子行业中采用椰壳型活性炭。
5、关于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5.1在正常生产运行过程中,当下述情况出现时必须对反渗透膜进行化学清洗。
5.1.1在正常压力下,如产品水量降至正常值的10-15%时(扣除水温下降因素)。
5.1.2为了维持正常的产品水流量,经反复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了10-15%时。
5.1.3产品水质降低10-15%,盐透过率增加10-15%时。
5.1.4使用压力增加10-15%时。
5.2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方法,见附件一“反渗透膜的污染和清洗”方法。
5.3原水水温对纯水产水量的影响见附录二“反渗透系统产水量与水温关系校正值。
6、关于精密过滤器滤芯的更换。
6.1为了保证反渗透制水系统各段产水水量和水质符合设计要求,各段精密过滤器中的滤芯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应及时给予更换。
6.2当精密过滤器进水和出水端压力差大于0.05Mpa时,必须更换相应的各段滤芯。
7、系统加药7.1预处理部分的加药系统是保证经过预处理后(即进入RO机)的水质符合反渗透给水水质标准的关键所在,因此当开启RO主机系统进入生产运行时,必须保证加药系统同步投入运行。
7.2必须保证加药系统投药量的准确和连续性,因此当加药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修复,系统不允许在无加药量的情况下运行。
7.3絮凝剂和阻垢剂的配制公式见附件三。
8、关于水质管理的控制方法8.1水质管理对反渗透装置系统的运行好坏十分重要,建议按下表要求测量水质并作好记录,以便根据记录反映的数据及时发现故障,采取措施。
8.2当给水水质不符合下述标准时,不能向反渗透装置供水:A)污染指数(SDI)≤5;B) PH值3—10C) COD Mn(高锰酸钾以O2)<1.5mg/LD)游离氯(以Cl2计)<0.1mg/LE)含铁量(以Fe计)<0.1mg/L8.3铁离子、余氯和COD的测定方法见附件四。
8.4污染指数(SDI)测定方法见附件五。
9、停机9.1在非连续性生产的情况下,当生产结束需要停机时,应切断总电源,关闭原水阀总阀及系统相关的出水阀。
9.2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PAC设定的正常自动停机,所有的控制阀门和电源开关,可维持原状不变。
9.3当生产过程中出现非正常情况需要停机时,应切断电源,关闭系统相关进出水阀,待非正常情况消除后,按2.3步骤重新启动生产系统,应绝对杜绝强行开机和系统带病运转。
10、长期停机时应采取的措施。
10.1当系统需要进行5天以上30天以下停机时,应采取下述措施以保护RO主机中的反渗透膜和系统设备不被污染。
A、用给水冲洗反渗透系统,同时注意将气体从系统中完全排出。
B、排空纯水水箱中的余水。
C、将压力容器及相关管路充满水后,关闭相关阀门,防止气体进入系统。
D、冬天每隔5天(夏天每隔3天)按上述方法开机冲洗一次,冲洗范围应包括预处理部分、RO主机等整个制水系统、冲洗结束,水箱中水应予以排空。
E、每次开机冲洗时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2.3程序进行操作。
10.2当系统需要停止使用30天以上,应采取下述措施以保护压力容器中的反渗透膜和系统设备不被污染。
A、清洗系统中的反渗透膜元件。
B、用反渗透水配制杀菌液,并用杀菌液冲反渗透系统。
C、用杀菌液充满反渗透系统后,关闭相关阀门,使杀菌液保存于系统之中,此时应确认系统完全充满杀菌液。
D、如果系统温度低于27℃,应每隔30天用新的杀菌液进行第二、第三部的操作,如果系统温度高于27℃,则应每隔15天更换一次杀菌液。
10.3杀菌液的配置:杀菌液的种类很多这里可使用浓度为0.1—1.0%的甲醛液作为系统杀菌及长期保护之用。
10.4在日常常规清毒杀菌时,我们建议使用中联消毒液,中联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见附件六。
10.5在反渗透系统重新投入使用前,用低压给水冲洗系统1小时,然后再用高压给水冲洗系统10—15分钟。
无论低压冲洗还是高压冲洗,系统的产水排放阀均应全部打开,在恢复系统至正常操作前,应检查确认产品中不含有任何杀菌剂。
10.6在完成上述9.3步骤后,应对产品水储罐进行消毒灭菌,灭菌方法可用产品水配制灭菌液浸泡储罐8小时以上,然后排空灭菌液,再用产品水冲洗储罐至确认储罐不含杀菌残留液。
12、生产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应急准备。
为了保证反渗透纯水制水生产线能长期稳定正常运行,使用单位的主管部门应针对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对反渗透产品水的实际需求,制订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12.1用户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委派专人并组成专门领导班子对反渗透制水生产线进行强化管理,该领导班子应对日常运行中的全过程进行常规和重点监控,常规监控包括收回并检查当日运行原始记录,摘录归纳和记录运行中的不正常因素,建立有关台帐,以便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重点监控包括生产中的加药系统,进入反渗透膜的进出水压力、流量和电导等。
12.1.1对于生产运行中的易耗易损材料,包括絮凝剂、阻垢剂、PH调节用料;各规格的精密过滤器滤芯、紫外杀菌灯管等应有一定数量的备品备料,及时统计耗用量并提出采购计划,以免上述备件中断而影响生产。
12.1.2对于生产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如原水泵、纯水泵、反渗透高压泵及电导表等,建议用户进行备份。
12.1.3用户应对本生产线的操作人员提供培训方便,建议用户重点抽调2-3人赴我司进行重点培训,用以全面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形成一支技术过硬并能处理日常生产中碰到问题能力的队伍。
12.2当生产线突发管路爆裂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系统电源,紧急停机,关闭所有阀门,同时向上级主管领导通报事故和通知相关用水部门采取应急措施,作好所有处理过程的原始记录并归档备查。
12.3当生产线因传动电机或水泵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紧急停机,同时关闭所有相关出水阀门,并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用水点通报,采取应急措施,作好所有处理过程的原始记录并归档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