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 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 程,本课程内容是机械制造、机械设备维修与维护、焊接技术、数控加工等职业岗位人员必备 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是讲授机械加工中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机械设备的专业课。
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 机械加工的材料特点及其热处理方法;了解机械制造中应用到的公差与配合的知识;了解机械 制造中测量技术的应用;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机床;熟悉各种机加工原理与方法,能制定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了解装配工艺,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加工方案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 fe 术机械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焊 后续课程接工艺、技能鉴定(二)课程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图纸的进一步解读能力,熟悉机械加工中各 机床的加工特点,机械加工中各类型机床使用到的不同结构、材质的刀具,不同类型和特点的 夹具,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加工特点,对机械零件能编制简单的加工工艺方案。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 作用,它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从事机械也为学生顶岗实习及上岗工作,打下必要的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基础。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工实习前导课程 适用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焊接技术,数控技术制造、机械设计、设备维护与检修、焊接工程、数控技术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同时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和实操训练,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
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1.主要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对机械制造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精简学科理论知识,突出理论与实际的“前因后果”关系,按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综合利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使学生由浅入深,从具备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机械加工初步能力,到掌握机械制造的方案设计和工艺编制的工程应用能力。
2. 课程设计理念1) 贴近生产岗位。
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加强实践性教学,以满足企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使本书内容与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衔接。
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
工学结合。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优良学风。
突出实践,立足于实际运用。
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很多的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以图、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5) 展示,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实施项目教学,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
6) 突出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标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机械加工类的职业岗位的要求是相符的,如:中高级车床操作工、中高级铣床操作工、中高级数控车床操作工、中高级数控铣床操作工、中高级焊工。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和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培养学生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场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
二)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制造的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熟悉各类型机械加工机床的性能特点,能熟练解读机械加工图纸,具有机械加工设备、刀具、夹具、检具及其它工艺装备的选用能力,具备热处理、机械加工、铸造、焊接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制定零件加工方案,编制零件制造工艺的能力。
2)方法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围绕课本,引导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生产的完整过程,并逐步对制造过程的技术方案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培养学生独自编制机械制造工艺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利用编制好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巩固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采取在教师充分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看,多摸,多练的方式进行。
使学生具备对轴类、盘类、箱体类等典型零件设定加工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螺栓、齿轮、键等标准零件的加工方法。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机械制造基础一般专业文献及进一步提高自修能力。
3)社会能力: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掌握机械零件图中的公差配合知识,了解标准的概念,掌握常用的配合类型,掌握尺寸公差的代号与数值转化方法,掌握形位公差的含义及检测方法,掌握工厂加工生产中常用到的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2)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掌握机械制造常用钢和铸铁的分类方法及性能特点、了解机械制造中常用到的非金属材料,掌握热处理原理,掌握工厂中常用的热处理的方法及热处理设备。
(3)掌握毛坯制造中常用到的型材切害IJ、铸、锻、焊等各方法的特点,学习铸造、焊接、锻造的基本知识,了解切害IJ、铸、锻、焊等机械制造中使用到的设备及特点。
(4)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掌握切削用量的要素及选用原则,熟悉各机械加工机床的加工方法、特点及加工范围,了解切削力、切削热的构成及特点,掌握刀具磨损的特点。
(5)掌握车床、铣床、镗床、磨床、钻床等机械加工机床的结构原理、加工方式、加工类型,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刀具、夹具、量具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机械零件外圆面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掌握机械零件孔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掌握机械零件平面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掌握机械零件螺纹面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了解圆柱齿轮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掌握键槽的加工方法与加工方案。
(6)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掌握零件装夹定位的知识,掌握轴类、平面内、箱体类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能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掌握机械设备装配工艺知识。
3、素质目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做事的职业习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内容标准本课程分为7个项目,以15个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入到项目训练中。
(一)内容标准1、内容设计2、教学设计学习情境一:项目名称:机械加工视频观看项目教学性质:实践教学 工作程序:1、 相关视频收集整理;2、 在多媒体教室播放机械加工的视频;3、 在机械加工视频播放过程中,对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加工方法 等进行讲解。
职业能力培养要点:1、对机械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加工方法有初步认识。
学习情境二:学时:1本项目周期:1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教学要件: 计算机;投影仪;视频课件。
考核方式: 现场讨论提问。
项目名称:零件尺寸测量 项目教学性质:实践教学1、 ①30,①50外圆轴,①40,①50套类零件准备;2、 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千分尺,百分表,块规,光洁度对比板,塞 规、卡规等量具、检具准备;3、 各常用测量工具测量零件尺寸;4、 实验报告撰写。
职业能力培养要点:1、 能正确使用常用尺寸测量器具;2、 能正确的测量不同形状零件的尺寸;3、 能正确使用和理解测量和检验用具。
教学环境:公差实验室教学要件:①30,①50外圆轴,①40,①50套类零件;游标卡尺;千分 尺;内径千分尺;百分表;块规;光洁度对比板;塞规;卡规。
考核方式:现场讨论提问;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报告。
学习情境三: 学习领域编号:三学习领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讲授单元名称学时1、知识准备2、材料的分类3、金属材料及热处理24、非金属材料行动单元 学习领域编号:三 名称:工程材料4、测量与验收行动单元学习领域编号: 名称:公差与测量技术工作程序:本项目周期:1学时:2项目名称:金属材料认识项目教学性质:实践教学工作程序: 本项目周期:1 学时:11、2、3、4、5、20钢、45钢、T10钢、灰铸铁、W18Cr4\^冈试件准备;台式砂轮机或手提式砂轮机准备;使用手提砂轮时夹持试件的夹具平口钳的准备;观察各试件的外观特点;磨削不同试件,观察火花特点,从不同的火花形态识别不同的金属材料;6实验报告撰写。
职业能力培养要点:1、掌握火花鉴别金属材料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流程;2、能熟练安全的操作使用砂轮机;3、能根据材料的磨削火花特征和标准钢种的火花特征的对比,进行钢种的鉴别。
教学环境: 教学要件: 考核方式:项目名称: 机加工实习车间砂轮机;不同钢种试件;装夹工具;护目镜。
现场讨论提问;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报告。
标准金相试样观察项目教学性质:实践教学本项目周期:11、典型铁碳合金标准金相试件准备;2、通用型金相显微镜准备;3、讲解金相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和维护要求;4、操作金相显微镜对标准金相试件金相观测;5、绘制观测到的显微组织;6撰写实验报告。
工作程序: 学时:1职业能力培养要点:1、能正确操作金相显微镜;2、能正确地进行金相组织观察;3、能正确的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环境:金相实验室教学要件: 考核方式:项目名称: 典型铁碳合金标准金相试件;金相显微镜。
现场讨论提问;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报告。
金属硬度测试实验项目教学性质:实践教学工作程序: 本项目周期:11、20钢、45钢、T10钢试件准备;2、布氏硬度、洛氏硬度计准备;3、实验操作;4、实验报告撰写。
职业能力培养要点:能操作力学拉伸机进行力学拉伸实验;1、能正确操作硬度计完成硬度测试实验;2、能正确测定试件的洛氏硬度及布氏硬度;3、能正确撰写报告。
教学环境:教学要件: 考核方式:项目名称: 硬度实验室20钢、45钢、T10钢试件;洛氏硬度计; 现场讨论提问;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报告。
低碳钢的力学拉伸实验项目教学性质:实践教学工作程序: 本项目周期:11、20钢试件、45钢试件准备;2、力学实验拉伸机准备;3、拉伸机操作并记录;4、实验报告撰写。
职业能力培养要点:1、能操作力学拉伸机进行力学拉伸实验;2、能正确的区分试件拉伸过程中的3个变形状态;3、能正确绘制拉伸曲线并撰写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