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绪与情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绪与情感
据其讲,平时家里太宠它 。她先生爱猫简直到了
(二)情绪状态
1.心境(Mood)
• 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 情绪状态。(“心情”)
人逢喜事精神爽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迁怒于人”之《连环套》
2.激情(Intense Emotion)
是指那种时间短暂,但爆发力 强的情绪状态。(“激动”)
3.应激(Stress)
是指出乎意料的紧张事件(情 况)所引起的极度紧张的情绪 状态。
(一)詹姆斯——兰格理论 (情绪外周理论)
詹姆斯(William.James 美国)他在1884最早 提出了情绪发生理论:
• “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 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
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 化的感觉,就是情绪。”
“我们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 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 并不是因为悲伤了才哭,生气了才打, 怕了才发抖。”
(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2、联系:
情感要靠情绪表达, 情绪总是体现着复 杂的情感。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按情绪的性质分 (二)情绪状态 (三)高级情感
(一)按情绪的性质分
• 我国古代医学:“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 西方心理学界: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人类四种基本的情绪形式)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二)情绪情感的特点 (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 情绪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 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 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二)情绪情感的特点
1.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2.是一种主观体验 3.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 ⑴以需要为中介的。 ⑵随着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情感
有较大的稳定性、 深刻性和持久性
是以内心体验的 形式稳定地蕴藏 在人的人格当中
多与人的社会需 要有关
•
•
• 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 忧者见之忧,喜者见之喜
连 环 套
生物反馈仪
生物反馈仪
测 谎 仪
身段表情
体语: 得意时——手舞足蹈 忧愁时——垂头丧气 悔恨时——顿足捶胸 沉痛时——肃立不语 恐惧时——手足无措 紧张时——坐立不安 点头 伸大拇指 ——“我冷!”
当日晚上,王先生突然发现“咪咪”死了。王 先生心疼得当即流下了热泪,他的儿子更是发誓坚 决不再理睬自己的母亲。此后的三天,李女士家里 的气氛就如同逝去了亲人一般阴沉,李女士这才开 始有些后悔,在心里暗暗埋怨自己不该打“咪咪”, 可是一切都太迟了。
“咪咪’死了,都是我的不对!”虽然事隔多日, 但当记者采访此事时,李女士仍是懊悔不已。
• 提出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 大脑皮层等概念,对情绪的研究做出 了重要贡献。
(三)情绪三因素理论
• 沙赫特(Schachter 美国) • 辛格(Singer 美国)
情绪实验研究:被试为大学生
• 结果分析:在以上实验中,三组 被试受到的环境刺激相同;机体 内部的激活状态也相同,而情绪 体验不同。
2.不足:片面强调了外周植物神经的 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的调控作用。
(二)坎农——巴德理论 (丘脑学说)
• 坎农:(Cannon 美国) 他在1927年首先对詹姆斯——兰格理 论提出异议。他认为情绪中枢不是外 周植物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的丘 脑。
情绪体验与生理反应是同时 发生的。
评价:
• 强调了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活动中的 作用是正确的,但否认外周变化对情 绪的影响是不全面的。
即先有生理反应后有情绪变化。
• 兰格(nge 丹麦) • 他在1885年提出了同样的情绪理论。他认
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尤其强调情绪 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情绪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 了。
• 基本观点 对刺激情境的知觉 情绪体验
生理反应
评价:
1.意义:最先认识到了情绪与机体变 化的关系,强调了植物神经系统在 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促进了后来对 情绪的实验研究。
言语表情
情境不同: 痛苦时——呻吟 愉快时——朗笑 惧怕时——尖叫 愤怒时——叱咤 语调不同: 1.别说了!?! 2.你真行!?! 3.讨厌!?! 4.想吃吗?
复习思考题
1.情绪情感的概念 2.情绪情感的关系 3.人类四种基本情绪 4.情绪的三种基本状态 5.情绪三因素理论
小猫是怎么死的
李女士养了近5年的一只狸猫“咪咪” ,在李女 士家里的地位跟人一样高。一日,李女士蒸了一锅 馒头,当她将馒头拣出锅后,想起家里没有酱油了, 就出门去买。前后不过5分钟的功夫,可她一进门就 惊呆了:原本放在操作台上的一盖帘馒头全都“跑” 到地上去了,东一个西一个的,脏了不说,几乎每 个上面都有猫咬与挠过的印儿。而肇事者“咪咪” 一见女主人回来了,“噌”的一下就溜了。
《范进中举》 《司马光砸缸》
(三)高级情感
1、道德感(moral feeling)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
三、情绪与机体变化
(一)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 (二)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四、情绪理论
李女士这个气呀———那天她本来打算出门赶 集去,临走她寻思着给丈夫、孩子蒸锅馒头慢慢吃, 可全让这猫给糟蹋了。火冒三丈的李女士引诱着将 “咪咪”唤回家后,劈头就是两个耳光,从没见过 这阵势的“咪咪”顿时懵了,这时正赶上李女士的 丈夫王先生回来,“咪咪”才被及时“救”下。
挨了打的“咪咪”此后就再也没有发出一点儿 声音,任凭一向对它宠爱有加的王先生怎么安抚, 就是一副不开心的模样,给它平常最爱吃的鱼,它 也不肯动一下。
说明对自身生理反应的认知解释不 同可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
•主要观点:情绪的产生是刺激因素、 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协同活动的结 果,而认知因素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区别 稳定性 不同
强度 不同
赖以产 生的需 要不 同
情绪
具有鲜明的情境性和短暂 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 和需要的满足而很快减弱 或消失 经常带有冲动性和比较明 显的外部表现. Eg:面部表 情、身体动作、呼吸节律 变化 多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