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之路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应多采用生活中的人物、事例,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二、教学课题生活中有是非善恶学生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教材分析(一)、内容概述:《生活中有是非善恶》,由“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和“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两个层次构成。
这两个层次主要是通过大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理解真、善、美和假、恶、丑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追求(二)、教学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明确是非善恶给个人和对社会的不同影响,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2、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做一个真正的人。
3、增强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负责的人。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悟生活,学会辨别是非善恶。
2、搜集案例材料,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材料分析中,感悟知识。
3、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加强合作交流,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过积极、健康生活。
知识与能力:1、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恶,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不同影响。
2、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辩是非善恶。
(三)、教学准备:1、在百度中搜索有关的图或录象片,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microsoft powerpoin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是非善恶的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方法(一)、情景创设、联系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寻找、发(二)、自主科学探究: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
(三)、发展学生多种智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阅读文字资料,观看视频图片资料,思考讨论,发展多种智能。
比如:看能。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体验生活展示课件一:【百度视频】歌曲欣赏——我们多么幸福/show/53dc4N-cz8kq369o.html导语:你们已有十几年的社会生活,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你眼中的社会是这样的吗?播放的歌曲,向我们展示的在大家的阐述中,展示课件二:生活中的真、善、美(图片)【百度图片】千手观音/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7%A7%CA%D6%B9%DB%D2%F4#费俊龙与聂海生/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pv=&word=%B7%D1%BF%A1%C1%FA&z=0&fm 教师:生活中有真、善、美,那么就没有与之相反的社会现象的存在吗?展示课件三:生活中的假、恶、丑(图片)【百度图片】收贿受贿/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A%DC%BB%DF&in=29300&cl=2&lm=-1&pn=8不良现象/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2%BB%C1%BC%C9%E7%BB%E1%CF%D6%CF 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
展示课件四:社会具有两面性,即生活中有是非善恶,并且交织在一起。
(图片)教师:正因这样,就需要提高我们的辨别能力,下面来考察一下自己吧:展示课件五:活动一:请你判断◎本组中收集到的行为,属于真、善、美的是:◎属于假、恶、丑的是:(引导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教师: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生活中充满真、善、美,也存、恶、丑在假,我们要留意呀。
你留意了吗?来检验一下自己展示课件六:活动二:拓展探究擦亮眼睛,观察生活(走近学生生活实际)观察周围社会和校园生活,列举:社会生活中体现真、善、美的现象:体现假、恶、丑的现象:校园生活中体现真、善、美的现象:体现假、恶、丑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教师:生动的事例再次告诉我们:生活中充满真、善、美和假、恶、丑,社会是复杂的,我们要擦亮眼睛,看准社会现象展示课件七: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济慈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必须是真的。
---黑格尔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美。
---别林斯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
---亚里士多德美总是与真联系在一起的,真是美的前提,离开了真也就谈不上美。
善也是与美联系在一起的,而且美必须以善为真善美的关系:美以真为前提,以善为基础,只有与真和善连在一起的事物才是美的。
展示课件八:小小提示:美的东西必然有益于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目的。
教师:这句话说的美与划线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作用好,我们再来探究真善美和假恶丑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环节二:感悟生活(1)、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展示课件九:自学提纲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2—84,准备分析视频中主要人物的行为。
思考下列问题:1、视频中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结合教材谈谈这种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百度视频】/ptv/vplay/468871.html播放视频——舍身救人大学生的事迹(点灯1进入,选用国内重大新闻,贴近社会生活,突出时政热点。
)学生合作、讨论、交流、作答。
教师点拨,明确知识点一:真善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展示课件十:(点灯3进入)生活中的真、善、美能够起到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人们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正因它带来积极地影响,人们对它的态度是——展示课件十一:(返回课件九)【百度视频】/GB/150716/156855/233970/17405190.html播放视频——2012年“3.15晚会”(点灯2进入,选用国内重大新闻,贴近社会生活,突出时政热点。
)学生讨论交流作答,教师点拨。
展示课件十二:明确知识点二:(点灯4进入)生活中的假、恶、丑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
腐蚀未成年人的心教师:通过这一部分学习,我们对社会认识的更深了,自己能对复杂社会做出完美的选择吗?相信自己,能行。
环节三:抉择生活展示课件十三:生活中的选择星期天小林和同学一起到郊外去玩,他们带去了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
这一天他们玩得可尽兴了。
下午要走了,小林小林说:“我们把垃圾带走吧?太脏了”。
“带什么啊,这里又没人管,再说又那么麻烦”,小刚坚决不同意。
……如果你在场,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为什么?(选用学生中在是非面前表现的例子,引发学生讨论、思考,在价值冲突情景中引导学生去辨别,去分析。
)展示课件十四:情景剧今天是星期天,甲乙两同学在公园门口踢足球,这时同班的丙、丁两同学走过来,约他们:“走,我们一起去照顾王个人很无聊地在原地踢球,恰巧,同班同学王林叼着烟卷走过来了,拍拍乙的肩膀说:“一个人踢足球多无聊,走,我请展示课件十五:续写小品的结局假如你是小品的编剧,你怎样设计位两同学今后发展的状况(学生讨论交流作答,教师做出点评。
教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用不用“超链接”展示课件十九。
)教师: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
真善美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要弘扬。
假恶丑对社会有消极影响,要摒弃。
提高环节四:畅所欲言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那么,就让我们彼此分享一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在展示课件十六:收获平台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行为等方面交流并彼此分享课堂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明确了:1、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
2、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生活中的真、善、美能够起到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人们加强自身的品德(2)生活中的假、恶、丑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
对未成年人3、我一定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辩是非善恶,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做一个真正的人。
坚信:展示课件十七:我们坚信主宰好自己的生活,建设好和谐社会,我们的生活就象歌里那样美!(深化内容,拓展延伸,相应开头,结束本课。
)展示课件十八:谢谢合作环节五:作业设计以“真善美”为主题,做一期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真善美假恶丑1、净化人们心灵2、激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3、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4、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1、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2、价值观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3、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其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六、教学反思1、以准确理解教学内容的为基础,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品德养成,服务于学动的内容化”。
2、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了对比法,启发学生从强烈的正反对比中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在教学手地服务于教学。
3、教学设计取材丰富、切题,事例生动、感人。
教师充分利用了选取的材料,细致挖掘教育资源,使整个设计前后七、教师个人介绍中学在职教师,待人热情、意志力强、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在教育教学中,我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丝不苟。
积极我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富于潜力。
精通新旧教材,重点、难点、考点,了如指掌,尤其擅长毕业班把关辅导,对中考有供有针对的个性化学科辅导,教学效果显著。
多次被评为镇优秀教师,在省、市、区论文评选中获一、二等奖若干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