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简单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显微镜、望远镜工作原理;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复习回顾】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
1.当u>2f 时,成 、 的 像。
这是 工作原理;
2.当2f.>u>f 时,成 、 的 像。
这是 工作原理。
3.当u<f 时, 成 、 的 像。
这是 工作原理。
【新课学习】
一、显微镜
阅读课本71至72页“显微镜”部分并观察图3.5-1和图A 。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结构:显微镜的镜筒 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 。
物镜和目镜间距可调整。
实际显微镜结构比较复杂,除了镜筒、目镜、物镜,还有载物台、反光镜等。
反光镜是 镜,其作用将光反射会聚到载物片上,增加载物片的亮度。
2.工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AB 的光透过“物镜”后会聚形成 放大 、 的 像A /B /。
显微镜的“物镜”这一成像特点就像 的镜头成像一样;
“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 ,把像A //再放大一次,成 放大 、 的 像A //B //。
经过 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成像光路图如图A 所示。
讨论交流:在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的标本时,为了看到物体正立的像,应如何放置标
本?
动手动脑:自制显微镜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观察书本上的文字。
二、视角
阅读课本72页第4、第5自然段并观察图3.5-4和图B ,了解视角及人眼睛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完成下列问题。
1.视角:物体对眼睛光心所成的张角,叫做 (如图3.5-4和图B 所示)。
讨论交流:图B 中离眼睛远近、大小不相同的AB 和CD 两个物体,在视觉上大小是什
么关系?答: 。
2.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眼睛观察到的物体大小与 的大小有关。
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物体到眼睛的 有关;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就 ,视觉就越清楚。
三、望远镜
自学导引:阅读课本72至73页“望远镜”部分,并观察图3.5-3和图C ,了解天文望
远
显
微镜工作原理光路图
图A
图
3.5-4
/
/
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完成下列问题。
1.结构:天文望远镜也是有组镜组成,分别叫做和。
(说明: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物镜和目镜之间的焦点重合。
)
2.工作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的镜头,使远处的物体AB在附近成缩小、倒立的像A/B/。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A/B/放大,成放大、正立的像A//B//。
(图C所示为天文望远镜工作原理光路图)
讨论交流:
1.天文望远镜所成的像比实际的物体要小得多,为什么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呢?答:。
2.望远镜都用直径比较大的凸透镜作物镜,是为了什么?
答:。
3.除了凸透镜,天文望远镜也常用镜作物镜。
动手动脑: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
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
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然后再把前后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调。
四、学习收获
比较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异同点
五、反馈练习
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2、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_____组组成,并且大都相
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3、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_______外,以避免_______的干
扰。
4、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
A.凹透镜B。
平面镜
C。
凸透镜D。
凹面镜
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一组仪器的成像原理类似?()
A.投影仪、照相机 B.照相机、放大镜
C.投影仪、放大镜
D.放大镜、投影仪
6使用下列器材观察物体时,看到的一定是倒立像的是()
A.显微镜
B.放大镜
C. 望远镜
D.近视镜
【课后练习】《配套练习》63页 1到6题
图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