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施工方法名称:混凝土电缆沟典型施工方法典型施工方法编号: GWGF026-2010-BD-TJ编制单位: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推荐单位:湖北省电力公司主要完成人:李有富戴堂云魏汉渝万清华龚俊目次1概述 (3)2本典型施工方法特点 . (3)3适用范围 . (3)4工艺原理 . (3)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4)5.1施工工艺流程 . (4)5.2操作要点 . (4)5.2.1施工准备 . (4)5.2.2测量定位、沟槽土方开挖 . (5)5.2.3地基验槽 . (5)5.2.4垫层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 (5)5.2.5钢筋绑扎及底板模板安装 . (5)5.2.6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 . (6)5.2.7底板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 (6)5.2.8边墙模板及预埋件安装 . (7)5.2.9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 . (8)5.2.10边墙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 (8)5.2.11边墙模板拆除 . (8)5.2.12混凝土压顶制作及安装(含过水槽及过梁施工) (8)5.2.13沟底排水找坡 . (9)5.2.14接地扁铁安装 . (9)5.2.15电缆支架制作及安装 . (9)5.2.16电缆沟盖板制作及安装 . (9)5.2.17质量检查验收 . (10)6人员组织 (10)7材料与设备 . (11)8质量控制 (11)9安全措施 (12)10 环保措施 . (13)11 效益分析 . (14)12 应用实例 . (15)12.1荆门±500kV 换流站 . (15)12.2金昌 750kV 变电站 . (15)1概述在变电(换流)站工程施工中,站内电缆沟工作量大,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变电站工程的整体形象。
本典型施工方法以电缆沟模板技术的改进为重点,立足于提高模板周转次数、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工艺质量、缩短施工时间,实现施工管理化。
本典型施工方法已在荆门± 500kV 换流站、金昌 750kV 变电站工程等项目中应用,质量达到了清水混凝土标准;同时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功效,预防和治理质量通病等,成效显著。
2本典型施工方法特点(1)采用定型模板和非定型模板组合拼装,既能提高混凝土表面工艺质量和电缆支架的安装质量,又能提高电缆沟的施工工效。
(2)通过模板改进和施工方法改进,改变传统的接地扁铁预埋方式,有效地预防预埋扁铁污染、预埋不平、电缆支架安装不一致等现象。
(3)可使电缆沟混凝土表面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沟壁表面无需进行二次粉刷,降低了成本。
(4)可有效防止电缆沟开裂或沉降不均等,提高其安全稳定性。
3适用范围本典型施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变电(换流)站内混凝土电缆沟的施工。
4工艺原理(1)电缆沟地基验槽合格后,完成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定制模板,安装固定支撑,设置角钢剪刀撑支护,保证模板体系的稳定性。
(2)采用 18mm长的标准定制模板,辅以 600mm长的非标准模板配合使用,模板设置水平和垂直加强筋板,同时设置固定剪刀撑、电缆支架的螺旋栓孔,便于穿心螺杆有效固定外壁模板。
(3)先安装沟壁内侧模板,模板接缝采用螺栓连接,固定角钢式剪刀撑和水平撑,并按照设计要求放坡。
(4)穿入对拉螺杆,确定沟壁厚度,采用经纬仪调整固定沟壁外侧模板(固定用于焊接接地扁铁的预埋件)(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沉降缝采用可伸缩材料填充。
无压顶时,混凝土直接浇至沟壁顶面标高。
设置压顶时,预留压顶标高。
(6)拆模后接地扁铁明敷于沟壁内墙(使用木模板时,接地扁铁焊接于预埋铁件表面),电缆支架垂直角钢侧面焊接于对拉螺杆,正面焊接固定接地扁铁,同时固定电缆支架和接地扁铁。
( 7)当采用预制压顶时,压顶安装专用止声垫,采用现浇压顶时铺设止声橡胶条,有利于盖板的“止声”及“止晃”。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本典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6-5-1 。
5.2操作要点5.2.1施工准备5.2.1.1方案策划及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1)方案策划: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图对全站电缆沟进行统一总体策划,如合理设置排水坡度,保证电缆沟排水通畅;合理设置过滤水槽,保证场地排水通畅;合理拼装模板、合理设置过梁,消除异型盖板、减少非标准模板等。
(2)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5.2.1.2图纸会检及技术交底(1)施工图纸会检:开工前,必须进行设计交底及施工图纸会检,并应有书面的施工图纸会检纪要。
(2)技术交底:开工前,必须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全体施工人员应参加交底会,掌握交底内容,签字后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5.2.1.3材料、工器具及设备准备(1)钢筋进场时,应按 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或水泥出场超过 3 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 1 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 3)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 4)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JGJ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混凝土所用砂、石应有复试报告。
(5)拌制混凝土水质应符合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的规定。
(6)接地扁铁、预埋对拉螺杆、电缆支架等应用采取防腐措施,如采用热镀锌防腐或刷防腐涂料等。
如果采用热镀锌防腐,其锌层厚度应满足GB/T13912— 2002《热镀锌标准》的要求。
(7)模板可以采用定制钢模板或木模板,并配备相应的模板支撑件。
(8)工器具及设备准备: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组织部署编制工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并提前三天进场。
使用前应检查各项性能指标是否在标准范围内,确保其运行正常。
( 9)场地准备:施工前应将场地清理干净,保持道路的通畅。
5.2.2测量定位、沟槽土方开挖(1)电缆沟沟槽土方宜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方式进行开挖。
(2)根据施工图纸,先进行平面定位,然后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沟槽开挖时应为后续工作保留足够的施工工作面。
(3)机械开挖土方时,基底土方宜保留 100mm厚左右,采用人工开挖和修坡,尽量避免机械搅动原土层。
电缆沟应根据不同土质及电缆沟深度进行放坡。
(4)沟槽土方开挖后,应及时清除基底浮土和多余土方。
在回填区,电缆沟基槽土方压实系数应达到施工图纸的要求。
(5)土方开挖时应尽量避开雨季。
如开挖过程中遇到雨天,应及时采取临时排水措施,严禁雨水长时间浸泡沟槽地基,防治沟壁坍塌。
( 6)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应及时通知监理和设计单位,并按设计单位提出的方案及时进行地基处理。
5.2.3地基验槽(1)基槽土方开挖后,应及时联系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并做好相应的地基验槽记录。
(2)验槽过程中,如发现基槽持力层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单位提出的方案进行地基处理。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5.2.4垫层混凝土浇筑及养护(1)首先测量定位放线,确定电缆沟底垫层模板边线及坡度线,然后浇筑C10 混凝土垫层,垫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放坡。
(2)混凝土垫层模板可采用土模(或砖模等),如采用木模板,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拆除。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垫层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为原则。
(3)垫层混凝土应按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进行配制,其配合比和坍落度应满足现行规程规范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并应在监理监督下见证取样。
(4)混凝土可以采用振动棒和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混凝土终凝后原浆收光压实。
5.2.5钢筋绑扎及底板模板安装(1)根据施工图纸进行钢筋放样,钢筋加工在加工棚内统一加工成型,然后集中运抵现场。
(2)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安装,钢筋型号、规格、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规程规范的要求,同型号钢筋间的间距应基本保持一致。
电缆沟绑扎见图26-5-2 。
5.2.6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1)底板钢筋工程完工后,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2)隐蔽验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2.7底板混凝土浇筑及养护(1)底板混凝土浇筑。
1)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电缆沟底板混凝土浇制。
2)混凝土应按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配合比设计,其混凝土坍落度应满足相关要求。
3)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质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4)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当遇雨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5)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6)混凝土浇制过程中,应在监理监督下见证取样,按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
7)混凝土可以采用振动棒和平板振动器进行震动,混凝土终凝后原浆收光压实。
8)当不同底部标高的电缆沟相接时,沟底部可做成砍坡式,确保电缆沟排水通畅。
9)电缆沟进入屋内时,沟底部宜做成斜坡式,自然过渡,且此处电缆支架预埋及支架安装位置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以便于电缆排放为原则进行施工。
( 2)底板混凝土养护。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 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 天。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3)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不得浇水。
浇水次数应能保护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5)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5.2.8边墙模板及预埋件安装(1)模板的接缝必须严密,不应漏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