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1——5 AECCE6——10 DECEE11——15 ADEBE16——20 BCDAE21——25 EEAAC26——31 DEBEAD二、填空题(每一空格1分)1.中药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2.药物以医学理论体系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3.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部本草著作分别是《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5.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科学。
6.中药的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7.中药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不同味,味是表示药物作用的标志。
8.辛有发散、行气、和中的作用,甘有补益、和中的作用,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有燥温、泻降的作用,咸有软坚、泻下的作用9.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转变药物功能、增强或改变药物作用部位和倾向、易粉碎适应调剂、制剂的需要、保证药物的净度。
10.天然药物按药物基本类型分为植物性药物、动物性药物、矿物性药物。
11.天然药物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药物、有机药物两大类。
12.天然药物按酸碱性分为酸性药物、碱性药物、中性药物。
13.天然药物按酸碱性分为酸性药物、碱性药物、中性药物。
14.天然药物按成分溶解度或极性分为亲水性药物、亲脂性药物、中等极性药物。
15.天然药物按有无活性划分为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16.生物碱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17.生物碱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18.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叫有效成分,无效成分又叫杂质。
19.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叫有效成分,无效成分又叫杂质。
20.常见的有效成分有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挥发油。
21.糖苷类水解可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非糖化合物又称为苷元。
22.糖苷类水解可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非糖化合物又称为苷元。
23.苷类依据苷元结构的不同分为黄酮类、蒽醌类、强心苷类、皂苷类、木脂素和香豆素等化合物。
24.萜类挥发油的基本碳架是异戊二烯.25.萜类挥发油的基本碳架是异戊二烯.26.萜类挥发油其可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和四萜。
27.强心苷类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化合物。
28.强心苷类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化合物。
29.皂苷类是一类水溶液振摇起泡沫的化合物。
30.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和连续回流法。
31.中药化学成分经典的提取分离方法有溶剂提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
32.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方法有溶剂法、沉淀法、色谱分离法。
33.学习中药化学成分的意义有探讨阐明中药理论的物质基础、探索新药导向化合物、开发新的药源、中药的质量控制。
34.中药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中药的药性、中药的四气五味、中药的升降沉浮、中药的归经、中药的炮制35.我国生药按自然属性分为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类。
36.生药鉴定的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DNA分子标记鉴定。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1.中药——具有与中医药学理论相适应的特征,并按中医理论指导其应用的药物。
2.天然药物——由动植物和微生物原料发展形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产物的总称。
3.中药学——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科学。
4.中药炮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据医疗、制剂和调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所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的总称。
5.天然药物化学——运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的一门学科。
6.苷类——凡水解后能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的物质的总称。
7.有效成分——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叫有效成分。
8.中药饮片——经加工炮制后的中药统称。
9.挥发油——植物组织经水蒸汽蒸馏得到的油状挥发性成分的总称。
10.生物碱——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四、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1.皂苷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泡沫。
(√)2.生物碱是一类含有氧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3.皂苷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4.生物缄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5.中药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
6.药物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7.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8.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和药物化学(×)9.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部本草著作分别是《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10.中药的药性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11.中药的药性是指药物的性质(×),12.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13.四气是指寒、酸、温、凉四种不同药性(×),14.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不同味(√),15.五味是指辛、凉、酸、苦、咸不同味(×),16.辛有发散、行气、和中的作用(√)17.甘有补益、和中的作用(√),18.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19.苦有燥温、泻降的作用(√),20.咸有软坚、泻下的作用(√)21.中药归经是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22.升降沉浮是药物作用的趋向(√)23.天然药物按药物基本类型分为植物性药物、动物性药物、矿物性药物(√)。
24.天然药物按药物基本类型分为亲脂性药物、动物性药物、矿物性药物(×)。
25.天然药物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物、有机药物两大类(√)。
26.天然药物按酸碱性分为酸性药物、碱性药物、中性药物(√)。
27.天然药物按成分溶解度分为亲水性药物、亲脂性药物(√)。
28.天然药物按有无活性划分为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29.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叫有效成分(√),30.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叫无效成分(×),31.中药中的无效成分又叫杂质(√)。
32.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又叫杂质(×)。
33.中药常见的有效成分有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挥发油(√)。
34.中药常见的无效成分有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挥发油(×)。
35.糖苷类水解可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非糖化合物又称为苷元(√)。
36.糖苷类水解可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糖部分又称为苷元(×)。
37.黄酮类、蒽醌类、强心苷类、皂苷类等化合物的苷元结构不同(√)。
38.黄酮类、蒽醌类、强心苷类、皂苷类等化合物的苷元结构相同(×)。
39.萜类挥发油的基本碳架是异戊二烯(√),40.萜类挥发油可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和四萜(√)。
41.强心苷类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化合物(√)。
42.皂苷类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化合物(×)。
43.生物缄是一类水溶液振摇起泡沫的化合物(×)。
44.强心苷类是一类水溶液振摇起泡沫的化合物(×)。
45.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
46.分离纯化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
47.分离纯化方法有溶剂法、沉淀法、色谱分离法(√)。
48.中药归经是药物作用的趋向(×)49.升降沉浮是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
50.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异戊二烯(√)51.性状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及水试、火试等直观的方法,对生药的性状,包括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作为依据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52.显微鉴定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及水试、火试等直观的方法,对生药的性状,包括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作为依据而进行鉴别的方法。
(×)5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54.性状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五、简答题(每题10分)1.何谓生药?生药鉴定的内容包括哪些?结合实际简述为何要进行生药的鉴定。
答: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新鲜品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材称为生药。
生药鉴定的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DNA分子标记鉴定。
因为生药的种类繁多,生药的类同品、同名异物的生药、掺杂品、伪品等。
采收季节、产地,原动植物的年龄、保存都可影响到生药的质量。
鉴定生药的目的:真、伪;优、劣。
生药鉴定可为生药品种的确定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以保证生药品种的真实性及用药的安全有效,同时在发掘利用新药源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何谓中药炮制?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据医疗、制剂和调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的总称。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如半夏、天南星等经洗、漂等辅料炮制后可消除刺激咽喉的副作用。
(2)改变药物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如麻黄蜜炙后辛散作用降低,止咳平喘作用增强。
(3)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如款冬花、枇杷叶蜜炙后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4)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和倾向,如黄柏酒炙后借酒力引药上行,清上焦之热。
若盐炙后引药下行,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5)易于粉碎,适应调节、制剂的需要。
如龙骨、石决明炮制疏松后质地疏松,易于粉碎和有效成分煎出。
(6)保证药物的净度,利于贮藏、保管。
如根茎类药材残留的芦头种子的果壳、果柄除去。
3.溶剂提取法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何情况?答:溶剂提取法常用的方法有浸渍法、渗滤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
浸渍法适用于含淀粉、树胶等成分较多的药材以及含挥发性成分、遇热不稳定易分解或被破坏成分的提取。
渗滤法适用于热不稳定且易分解的成分的提取。
煎煮法适用于不含挥发性及遇热稳定的成分的药材;回流提取法适用于对热稳定不分解的成分。
4.何谓苷类?中药苷类依据苷元结构的不同分为哪几类化合物?答:凡是水解后能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的物质,都称为苷类。
中药苷类依据苷元结构的不同一般分为五类: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木脂素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强心苷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5.何谓挥发油?萜类挥发油的基本碳架是什么?其可分为哪几类?答:挥发油是植物组织经水蒸汽蒸馏得到的油状挥发性成分的总称。
萜类挥发油的基本碳架可看做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
依据分子中所含有的异戊二烯的单位数,将萜类化合物分成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四萜等。
6.中药学研究的范围是什么?中药的药性是指什么?四气是指哪四种不同药性?五味是指哪五味?简述五味与功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