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处理原则
常见异物的处理
钝性异物的处理: 使用异物钳、鳄嘴钳、圈套器或者取物网,可以轻易取出硬币等。 光滑的球形物体,最好用取物网篮。 食管内不容易抓住的物体,可以推入胃中。如果异物进入胃中,大多
4—6d内排出。 直径>2.5cm的圆形异物不容易通过幽门。如果3周后异物仍在胃内,
就应进行内镜处理。异物一旦通过胃,停留在某一部位超过1周,应当 考虑手术治疗。
• 内镜处理时机取决于临床表现、异物种类、部位、滞留时间等,主 要包括急诊内镜和择期内镜。
内镜处理时机
急诊内镜: • ①易损伤黏膜、血管而导致穿孔等并发症的尖锐异物; • ②腐蚀性异物; • ③多个磁性异物或磁性异物合并金属; • ④食管内异物滞留≥24 h; • ⑤食管内异物出现气促、呼吸窘迫等气管严重受压合并梗阻表现; • ⑥食管内异物出现吞咽唾液困难、流涎等食管完全梗阻表现; • ⑦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出现胃肠道梗阻、损伤表现。
• 一旦确诊,必须决定是否需要治疗、紧急程度、治疗方 法
术前准备
必须准备的器械包括: 鼠齿钳、鳄嘴钳、圈套器、抓持器、网篮,取物网、异物保护帽等。 在取异物时使用外套管可以保护气道,取多个异物或食物嵌塞时方便 内镜反复通过,在取尖锐异物时保护食管黏膜免受损伤。对于儿童, 外套管插入时有损伤食管的危险。为了保护食管,异物保护帽用于取 锋利的或尖锐的物体。为了确保气道通畅,气管插管是一备选方法。
并发症
(三)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常发生在吞入特大异物及全麻下取异物的婴幼儿,因胃内容物
吸入或较大异物在咽中堵塞引起,一旦发生,应紧急处理抢救。
并发症
(四)食管异物并发症: ①食管炎:多数异物使食管局部黏膜发生水肿和炎症反应,加强抗
感染治疗,能很快痊愈。 ②食管周围脓肿:多发生在病程1周之后,对脓肿小在颈部尚不能
• 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患者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口咽部、食管内异物 常表现为异物阻塞感、恶心、呕吐、疼痛、吞咽困难等。不能主诉病 史的儿童,若表现为拒食、流涎与易激惹等,应考虑异物可能。
• 颈部肿胀、红斑、压痛高度怀疑食管穿孔;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 反跳痛、肌紧张)与胃肠穿孔密切相关;致命性大出血警惕食管⁃主动 脉瘘。
在使用异物钳或圈套器内镜下取出尖锐异物时,为了防止粘膜损伤, 使用外套管或在内镜端部装上透明帽,确定针尖的方向,危险降到最 小。
内镜下见食管内义齿
腐蚀性异物
• 纽扣电池是最常见的腐蚀性异物,常发生于5 岁以下儿童,其损 伤食管后可能造成食管狭窄,须在数周内复查内镜,若狭窄形成, 应尽早扩张食管。
⑧气管食管瘘:伴进食呛咳,反复发生肺炎,检查中可出现紫绀, 呼吸困难。
⑥纵隔脓肿:尖锐异物可在短期内发生食管穿 孔,导致纵隔炎或脓肿,出现胸骨柄后疼痛加 重,伴高热。
并发症
⑦主动脉损伤:食管异物并发大出血、病情凶险,主动脉一旦破裂 出血,很难救治。尖锐异物嵌顿在食管第二狭窄外,穿破食管引 起食管周围化脓性感染,动脉壁被侵蚀,破坏其弹性纤维而形成 假性动脉瘤,或尖锐异物直接刺伤大血管,发生致死性大出血死 亡。疑有主动脉损伤绝对不要贸然施行胃镜检查。
辅助检查
• 口咽部:额镜、喉镜检查 • 影像学检查:
X 线平片,仅60% ~90%的上消化道异物在平 片下可见。了解有关纵隔和腹腔的游离气体。但 一般不要吞服钡剂。
CT 扫描:可以发现部分X 线平片未能显示的异物 胃镜:可以发现及取出上消化道异物。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原则
• 80%-90% 异物可以自行排出,约10%---20% 的上消化道异物需 内镜取出,大约1%的异物需要外科手术取出。
明显查及者,可在检查取出异物的同时,从食管壁穿孔处尽量吸 出脓汁。 ③颈部脓肿:脓肿较大在颈部有明显体征者,一般先行颈部切开引 流,再行异物取出。 ④咽后脓肿:尖锐异物或检查器械刺激容易继发感染引起咽后壁脓 肿。
并发症
⑤食管穿孔:尖锐异物可在短期内发生食管穿 孔,光滑钝性异物,在较长久滞留后,同样可 以造成穿孔 。异物长时间嵌钝常引起局部组 织高度水肿,而器械刺激又加重组织水肿,使 异物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盲目夹取易导致 食管壁黏膜撕裂等
异物钳取硬币
长形异物的处理
长度超过6—10cm的异物,诸如牙刷、汤勺,很难通过十二指肠, 有一种较长的(>45cm)外套管,可以通过食管—胃连接处,使用这种 套管用圈套器或取物篮抓住异物,将它放入外套管中,然后,整个装 置包括异物、外套管和内镜可以一起拉出。
尖锐异物的处理
鱼刺、禽类骨头、义齿、枣核、牙签、回形针、刀片等尖锐应 引起足够重视,对于易损伤黏膜、血管而导致穿孔等并发症的尖锐异 物,应急诊内镜处理。
流行病学
• 80% ~85%的上消化道异物发生于儿童,以鱼刺、硬币、电池、 磁铁和玩具居多,6 月龄至6 岁为高发年龄段。
• 食管异物所致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与滞留时间成正相关,滞留≥24 h、72 h 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上升2倍和7 倍,内镜治疗成功率因 此下降。
• 不同异物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严重程度各异:腐蚀性异物易使食管液化 坏死,磁性异物可致消化道瘘管形成,尖锐异物穿孔发生率达15 %~35% 。
内镜处理时机
• 择期内镜:应在24h 内尽早安排内镜。 ①直径≥2.5cm 的异物; ②长度≥6cm 的异物; ③单个磁性异物; ④自然排出失败的异物; ⑤未达到急诊内镜指征的食管异物; ⑥出现临床表现但未达到急诊内镜指征的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
术前准备
• 术前准备: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异物的吞入时间、 种类、 形状及大小 ,必要时进行 X 线检查协助定位 ,并观察异 物大小及形态 ,以选择适当器械
内镜下直接取出的胃结石,使用异物钳、圈套器、取石网篮等捣 碎后再试行取出;质地较硬而无法捣碎者,可考虑经内镜切割碎 石、激光碎石或高频电碎石治疗。
内镜下使用圈套器取出食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并发症
• 并发症:大部分由尖锐异物所致 ,并与停留时间成正比。 • 多易并发不同程度的食管炎 ,黏膜损伤、肠壁出血、穿孔、异物
嵌顿等
并发症
(一)消化道黏膜损伤及出血
较大而锐利的异物,取出不慎时可造成消化管黏膜损伤、出血 甚至穿孔。证实有损伤及出血者,应禁食,并给予制酸剂、保护胃 黏膜药物。出血较多者应行内镜下止血,有穿孔者应行修补治疗。
(二)消化管化脓性炎症及溃疡
在异物吞下或取出过程中若有黏膜损伤,并发急性炎症、糜烂及溃 疡,引起化脓性炎症,病人出现高热、剧烈疼痛等症状。
磁性异物
• 当多个磁性异物或磁性异物合并金属存在于上消化道内,各物体 之间相互吸引,压迫消化道管壁,容易造成缺血坏死、瘘管形成、 穿孔、梗阻、腹膜炎等严重的胃肠道损伤,须急诊内镜处理。单 个磁性异物也应尽早取出。
食管内食物团块及胃结石
• 食管内食物团块可在内镜下取出或推入胃内待其消化后自然排出。 • 胃结石保守治疗失败者,首选内镜下取石。因体积较大而难以在
儿童常见消化道异物的种类:
• 硬币、玉坠、玩具零件、纽扣 • 磁铁 • 鱼刺、鸡骨、果核 • 缝衣针、牙签、图钉、圆规尖、别针、水果刀、铁钉、狗牙、棒棒
糖棍子、发夹、钥匙 • 钮扣电池、7号电池 • 毛发团、柿石 • 腐蚀性液体:强酸、强碱(洁厕灵、空调洗液、电池电解液)
病史及临床表现
• 异物吞食史,高龄儿童应详细询问病史以了解异物大小、形状、种类 与吞食时间;低龄患儿与精神异常者常需根据临床表现推测上消化道 异物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