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1.1钢筋质量检查标准
1.1.1.1.1钢筋工程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钢筋加工的质量检验。
2、钢筋的定位措施。
3、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尤其是主筋保护层控制。
4、满足构造及抗震设防的要求。
5、钢筋接头位置的设置及接头质量。
6、钢筋绑扎的观感质量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
1.1.1.1.2钢筋绑扎七不准:
1、混凝土接槎未清到露出石子,不准绑扎钢筋。
(1)钢筋污染未清净,不准绑扎钢筋。
(2)放线工未弹线,不准绑扎钢筋。
(3)未检查钢筋定位情况,不准绑扎钢筋。
2、偏位钢筋未按1:6进行矫正,不准绑扎钢筋。
3、未检查钢筋接头错开长度或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不准绑扎钢筋。
4、未检查钢筋接头质量合格前,不准绑扎钢筋。
1.1.1.1.3钢筋工程五不验收:
1、钢筋绑扎未完成,不验收。
2、钢筋定位措施不到位,不验收。
3、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不验收。
4、钢筋纠偏不合格,不验收。
5、钢筋绑扎未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不验收。
钢筋原材料要分类、分规格堆放,并且有标识牌,注明检验试验状态。
1.1.1.
2.1钢筋定位措施使用的各种支撑筋的要求
1、钢筋支撑长度,按结构实际截面尺寸应小于2mm。
2、各种钢筋支撑应有标识牌,要注明规格尺寸、使用部位、检验状态。
3、钢筋支撑端头,一律采用无齿锯切割,不得有“飞边、毛刺”。
无齿锯切割,不得
有“飞边、毛刺”。
4、各种钢筋支撑应按规格分类、集中堆放,便于检查。
分规格集中堆放,
便于检查验收
5、钢筋支撑端头,应涂刷防锈漆,防止混凝土成型后,钢筋端头反锈。
钢筋端头刷防锈漆
6、钢筋半成品加工、分规格堆放,分区明确(钢材加工区、产品待验区、钢筋成品堆放区),并且有标识牌,标明钢筋直径、规格尺寸、使用部位及检验状态(合格、不合格、待验),内容要详细。
7、对使用批量较小部位,箍筋每500个为一个检验批。
对使用批量较大部位,箍筋每1000个为一个检验批。
8、钢筋后台加工棚,要悬挂钢筋加工质量标准、工艺技术交底、钢筋翻样图,要分别悬挂在各自岗位操作台前。
9、要分规格独立堆放,不准混垛。
分规格独立堆放
10、加工后的产品,要用垫格架起,有防潮措施。
1.1.1.
2.2钢筋弯曲
1、加工的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1)弯心:一级钢筋为2.5d,二级钢筋、三级钢为4.0d;
(2)平直长度10d;
(3)弯钩角度:135度角或90度角。
2、加强对钢筋加工精度的检查,各种弯心规格要齐全,模具要准确,落实到具体操作人,检查加工工具的使用情况。
先作样板。
1.1.1.
2.3箍筋样品
1、将各种规格尺寸的箍筋,分别加工制作50个,由项目工程师组织检查验收。
2、检验后达到质量标准的箍筋,都要悬挂在钢管架体上,让操作人员在大批量加工前,进行观摩,使操作人员清楚认识到箍筋加工的重要性。
1.1.1.
2.4箍筋135度弯钩
1、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弯钩,弯钩平直段相互平行,不准出现长、短腿现象。
2、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
3、对箍筋平直段长度检查,同一规格的箍筋,每300个箍筋为一个检验批。
箍筋检查验收
平直段长度检查验收
1.1.1.
2.5混凝土剪力墙梯格筋
混凝土剪力墙钢筋,应使用梯格筋,进行定位。
使用梯格筋的作用:
1、控制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和竖向主筋的位置。
2、控制混凝土剪力墙截面尺寸。
3、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剪力墙在绑扎钢筋前,要根据设计图纸,对水平钢筋间距、竖向钢筋间距位置的要求,设计、加工梯格筋。
1.1.1.
2.5.1梯格筋设计:
水平梯格筋: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混凝土剪力墙竖向钢筋间距设计、加工水平梯格筋。
竖向梯格筋,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混凝土剪力墙水平方向钢筋间距设计、加工竖向梯格筋。
1.1.1.
2.5.2梯格筋加工
1、按墙体厚度分规格加工,分类堆放。
2、梯格筋加工后的成品要悬挂标识牌,可注明梯格筋的形状、加工尺寸、使用部位和检验状态。
3、梯格筋横向短支撑必须采用无齿锯断料,不准出现“飞边、毛刺”。
4、短支撑可利用剩余钢筋废料。
5、梯格筋应采用点焊工艺制作。
悬挂标识牌
1.1.1.
2.5.3梯格筋安装:
水平梯格筋固定在混凝土剪力墙顶部,用于控制混凝土剪力墙竖向主筋间距
及位置,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水平梯格筋安装质量,避免虚设。
水平梯格筋
1.1.1.
2.5.4竖向梯格筋
1、在墙体钢筋起、末端必须设置梯格筋,其它部位每隔1.2m设置一道。
2、梯格筋安装前,必须抄平再安装固定。
3、凡是设置梯格筋的部位,可不设垫块。
1.1.1.
2.6独立柱钢筋要设置箍筋定位框:
1、独立柱钢筋设置定位框,其目的是控制独立柱主筋位移,保证独立柱主筋位置。
2、制作定位框所使用钢筋,必须用无齿锯切割下料,由专业焊工操作,确保定位框尺寸一致。
本工程矩形柱我们采用内控式定位箍筋框——防止独立柱主筋位移。
1.1.1.
2.7钢筋绑扎采用样板引路挂牌制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详细具体的数字直接悬挂在操作面,指导施工并利于检查)。
1.1.1.
2.8钢筋保护层垫块
1、可采用砂浆垫块和塑料垫块两种。
2、采用砂浆垫块必须制作钢制模具,砂浆内应掺一定比例细石子,确保砂浆垫块强度。
3、暗柱、暗梁、丁字墙等部位,必须设置垫块(梯格筋部位除外)
4、垫块梅花状布置,间距不得大于600mm。
垫块平面位置相互对应,采用塑料垫块应用绑丝进行固定。
竖向梯格筋
1.1.1.
2.9独立柱箍筋间距、位置控制
1、按施工图纸独立柱箍筋间距,制作画图杆。
2、画图杆可用木制,刷红、白相间的油漆,明显看出独立柱箍筋间距,便于操作。
3、绑扎独立柱箍筋,首先把画图杆固定在主筋上,按画图杆绑扎箍筋,确保独立柱角部主筋到达箍筋角部,并确保箍筋的水平度。
1.1.1.
2.10柱筋顶层封顶收头做法
框架梁钢筋封顶节点加固处理
1.1.1.
2.11楼板钢筋绑扎:
在模板上根据楼板钢筋间距道道弹控制线,按线绑扎钢筋。
减石子砂浆垫块检查钢筋保护层
1.1.1.
2.12楼板钢筋:
1、支凳采用钢筋制作,要充分考虑钢筋支凳直径,确保承受钢筋全部荷载,使钢筋支凳不变形。
2、钢筋支凳间距不大于1000mm。
3、钢筋支凳应安装在钢筋下铁与上铁之间位置。
专用马凳
型钢马凳支撑
1.1.1.
2.13竖向主筋绑扎搭接,对箍筋的处理方法
1、在竖向主筋绑扎搭接位置,箍筋应单独加工制作。
主筋搭接位
置箍筋单独
加工
2、弯曲半径应比正常箍筋绑扎状态下,增加一个钢筋直径,使主筋与箍筋绑扎到位。
3、加密区箍筋间距为5d(d为主筋绑扎搭接最小的钢筋直径)且不应大于100mm。
1.1.1.3直螺纹钢筋接头加工:
1、直螺纹加工的丝扣长度、丝扣饱满度、端部平直度等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2、直螺纹钢筋接头加工,由厂家提供(止规、环规、卡规)检测工具。
3、为防止钢筋接头横断面出现马蹄,钢筋下料不准使用剪断机,必须采用
无齿锯断料。
4、每加工一个直螺纹钢筋接头,操作人员都要用(止规、环规、卡规)进
行检查。
5、检查方法:
(1)把环规套在加工成型的钢筋丝头上,应能顺畅通过。
(2)把止规套在加工成型的钢筋丝头端部,用力拧进2—3扣,检查丝扣宽
度完好情况。
(3)把卡规卡在加工成型的钢筋丝头横断面端头上,检查丝头长度情况。
用环规检查钢筋丝
扣
用止规检查套筒丝
扣
6、丝头长度和螺纹直径加工完检查合格后立即戴上保护帽。
7、直螺纹钢筋接头安装
(1)直螺纹钢筋接头安装前,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策划在先,考虑箍
筋间距、直螺纹钢筋接头套筒和主筋甩出楼板以上钢筋长度、各自位置,严禁箍
筋绑扎在直螺纹接头套筒腰部。
(2)直螺纹钢筋接头安装外露丝扣不得大于1扣,检查后必须做好明显标识。
接头验收合格后应用
红漆标识
接头验收合格后应用
红漆标识
(3)箍筋绑扎时应错开直螺纹钢筋接头套筒腰部,套筒标高一致。
箍筋必须错开套筒腰
部
1.1.1.4钢筋成品保护
1.1.1.4.1成品钢筋严禁踩踏,需铺设钢跳板。
1.1.1.4.2浇筑下部混凝土时对上部钢筋做保护。
1.1.1.4.3后浇带钢筋盖板保护。
成品钢筋严禁踩踏,需铺设钢跳板
浇筑下部混凝土
时对上部钢筋做
保护
后浇带钢筋
保护
1.1.1.4.4油污及时清理。
油污及时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