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形齿向专题培训标准
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形齿向专题培训标准
4)评价齿形误差数据表:在数据表中有Fα 、fHα、 ff 、Cα误差数据。以左齿面齿形为例 Fα——总齿形误差:在齿形评价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形线的两条标准齿形线之间的距离。
fHα——齿形齿压力角误差:在齿形评价范围内,包容齿形中线的两条标准齿形线之间的 距离,齿形压力角误差有正负之分,齿形中线偏向齿轮实体内齿形压力角误差为“负”, 反之为“正”,如图示压力角误差为“负”。
2、齿轮根部齿形凸起过大区域过长。
3、齿形根部留有较长区域并较大的挖根——分析是剃刀 原因还是滚齿加工原因并分别采取对策。
4、评价终点到齿轮倒角段齿形凸起过大或修缘过大。
5、齿形齿向鼓形不居中,偏向齿根或偏向齿顶都是不理想 的,偏向齿根则形成上述讲的齿根部凸起,偏向齿顶,则在 热处理后齿顶部本身会下落,造成热后齿形鼓形严重超差, 而齿向鼓形在齿的两端,热处理后齿向易形成“S”形。
渐开线外圆柱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齿形齿向 专题培训
培训纲要
一、齿轮测量报告图解 二、齿面左右及正负判定方法 三、齿形齿向检测图详解 四、几种应避免的不良齿形齿向 五、检测、评判齿形齿向时应注意事项 六、各项精度误差对齿轮加工的重要性
一、齿轮检测报告图解
被测齿轮信息,主要 是零件名称及简单的 齿轮参数
齿形图 形比例
齿形检测 图
齿形实际检测 数据
齿向图形 比例
齿向检测图
齿向实际检 测数据
二、左右齿面及正负判定方法
1、左右齿面判定方法: 如下图所示:
2、正负判定方法:
1)压力角误差:齿形中线偏向齿轮实体外为正, 偏向齿轮实体内则为负;
2)螺旋角误差:不同的公司,正负判定有不同的标 准,我公司的判定原则是:检测截面内,对螺旋齿 而言,以标准齿向线为参考,实际齿向线向螺旋角 增大方向偏离为“正”,实际齿向线向螺旋角减小 方向偏离为“负”,而对直齿而言,实际齿向向右 旋方向偏斜为“正”,向左旋方向偏斜为“负”。
3)齿向误差数据表:在数据表中有Fβ 、fHβ、 ffβ 、Cb误差数据。以左齿面齿向为例 Fβ——总齿向误差:在齿向评价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向线的两条标准齿向线之间的距离。
ffβ——齿向形状误差:在齿向评价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向线的两条平行于齿向中线 间的法向距离。
fHβ—齿向螺旋角误差:在齿向评价范围内,包容齿向中线的 两条标准齿向线之间的距离。
ffα——齿形形状误差(齿形波纹度):在齿形评价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形线的 两条平行于齿形中线间的法向距离。
Cα——齿形鼓形量:齿形中线两点间连线到齿形中线之间的最大距离,有正负之分, 齿形中线弧高向齿轮实体外偏离为“正”如图示,反之为“负”即齿形中凹。
压力角误差变动量:齿形压力角误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该项误差即是我们常讲的齿形是否乱的问题,在齿形误差 数据表中没有反映,需齿形评判人员计算,从该项误差可 以反映齿轮加工过程中刀具装夹和修磨误差、剃齿工装径 跳是否合格及零件内孔和工装装配间隙是否过大等。
三、齿形齿向检测图详解
1、齿形检测图详解(齿形检测图见附图一) 1)齿形图纵座标:齿轮渐开线检测点展开线长度; 2)齿形图横座标:检测的计数齿数信息、左右齿 面信息、齿形误差。
附图一:齿形检测报告(左旋)
3)齿形图形部分详解
标准齿形线:标准齿形为一垂直于 横座标的直线; 实际齿形线:在端平面内所测的实 际渐开线轮廓曲线; 齿形中线:对实际齿形曲线以最小 二乘法确定的齿形曲线; n:所检测的第n齿; left:左齿面;Right:右齿面; A1:检测起点(展开线长度) ; A2:评价起点(展开线长度) ; A3:评价终点(展开线长度); A4:齿顶倒角起点(展开线长 度); A5:齿顶圆。
6、评价终点到齿轮倒角段齿形下落过大(即修缘过大超过0。 010),热后齿顶修缘会进一步加大。
7、齿向一端异常凸起(在评价范围之外)。
8、各条齿形线、齿向线形状趋势一致性较差。 9、齿形线、齿向线存在明显的 “S”形形状。
五、检测、评判齿形齿向精度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检测参数包括齿轮基本参数及齿形、齿向检测、 评价起终点参数,各参数应准确,评价齿形时应注 意。 2、齿轮检测时放置方向必须按修形指南零件简图 的方向放置,绝对不允许颠倒放置。 3、齿轮检测(除大孔大规格零件,如主减外)不 得使用工装检测,必须将被测零件安装在检验芯轴 后,并启动纠偏心软件进行检测。 4、当出现前面所讲的不良齿形齿向时需慎重考虑。
2、齿向检测图详解(见附图二): 附图二:齿向检测图形(左旋)
1)齿向图纵座标:齿轮宽度方向的检测点长度尺寸,检测时齿轮放置的上端 为0基准(0~B齿宽度)。 2)齿向图横座标:检测的计数齿数信息、左右齿面信息、齿向误差。
标准齿向线:标准齿向线为一垂直于 横 座标的直线; 实际齿向线:在齿形某一圆柱面内所测的 实际螺旋线轨迹; 齿向中线:对实际齿向曲线以最小 二乘 法确定的齿向曲线; n:所检测的第n齿; left:左齿面;Right:右齿面; L1:齿向检测起点(齿轮检测面上端), L1=0 ; L2、L5:齿向倒角起点(磨棱、挤棱形 成) ; L3:齿向误差评价起点; L4:齿向误差评价终点; L6:齿向检测终点(齿轮检测的下端), L6=B。
四、几种应避免的不良齿形、齿向形状
在对修形齿轮剃齿或磨齿等精加工齿形的评判时,在各项齿 形齿向误差需符合要求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看齿形齿向形状趋势, 因为有些不良齿形齿向形状对产品装机噪音将产生不良影响,因 这些不良齿形齿向形状对评价齿形齿向误差影响又较小或不在评 价范围,往往会被忽略。 1、局部齿形齿向中凹量过大(接近形状误差规定值以上)中凹 区域过长(超过1/4检测区域长度以上),特别是齿形中凹区域 出现在齿轮根部附近时或齿向中凹出现在齿的两端时,热处理变 形将会加大该部区域的中凹量。
齿向螺旋角误差fHβ 有正、负之分,正负判定方法见第二项 中第2点。
Cβ—齿向鼓形量:齿向中线两点间连线到齿向中线之间的 最大距离,有正、负之分,齿向中线弧高向齿轮实体外偏离 为“正”如图示,反之为“负”即齿向中凹。
齿向螺旋角误差变动量:齿向螺旋角误差最大值 与最小值之差。该项误差即是我们常讲的齿向乱 不乱的问题,在齿向误差数据表中没有反映,需 评判人员计算,从该项误差可以反映齿轮加工过 程中刀具装夹和修磨误差、工装端跳和零件端跳 是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