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1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2.“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普遍性B.物质性C.规律性D.连续性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A.时间的有限性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D.时间的相对性6.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世界是由两个本原构成的B.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C.世界是由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D.世界是本来就有的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C.形而上学运动观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8.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其中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个是()A.对立统一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19.“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这是一种()A.唯条件论观点B.外因论观点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10.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同一性B.绝对性C.特殊性D.客观性11.古语说:“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渐,避免出现类似蚁穴溃堤的现象。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2.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可知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1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A.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B.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C.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谬误是主观自生的D.真理具有绝对性、不变性,谬误具有相对性、可变性16.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思想文化B.人口因素2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A.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实现的B.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实现的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的D.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的19.在下列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A.仓储设备B.运输设备C.生产工具D.通讯设备20.从职能上看,国家区别于无阶级社会的社会管理机关的特点是()A.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B.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C.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D.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21.下列各项中揭示社会意识本质的是()A.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B.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C.它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活动过程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2.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A.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23.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A.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一种形式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让步D.自下而上的社会变革形式24.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的观点,是()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资产阶级人性论观点C.历史宿命论观点D.唯意志论观点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B.优先发展公有制经济,兼顾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C.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加强宏观调控26.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杰出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人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7.就其本质来说,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A.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B.科学家获取知识的方法C.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部门D.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C.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D.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2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决定于()A.人的先天禀赋B.人的心理素质C.人的后天社会实践D.人所处的地理环境30.在历史观上,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道路B.两种不同的体制C.两种不同的趋势D.两种不同的状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其内容有思维和存在()A.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B.谁是本质谁是现象的问题C.谁是必然的谁是偶然的问题D.谁是真实的谁是虚假的问题E.有无同一性的问题32.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A.才能正确理解事物的多样性B.才能理解事物分化的根本条件C.才能理解事物的稳定性D.才能理解物质的绝对运动E.才能区分开不同的事物33.下列选项中,表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A.高下相倾,长短相形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祸福相因,难易相成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E.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34.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A.对症下药B.掌握火候4C.适可而止D.注意分寸E.因材施教3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实践不断()A.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D.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E.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36.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外,还有()A.生活方式B.人口因素C.民族构成D.地理环境E.政治制度37.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的有()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E.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非完全同步性38.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叫作技术社会形态。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A.古代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E.现代社会39.下列各项属于交往的社会作用的有()A.交往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交往可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C.交往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D.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E.交往可以使某—个地方的发明向其他地区扩展40.社会进步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的原因是()A.人们认识的片面性和行动的失误B.旧的社会关系的制约C.社会发展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D.落后的习惯和传统的消极影响5E.反动阶级的顽强抵抗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41.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7分)42.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分)43.简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6分)44.简述社会革命的根源和作用。

(6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2分,共24分)45.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12分)46.试述社会进步标准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2分)47.说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12分)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