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 有机高分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又称高聚物,高分子是由一种或几种结构单元多次(103~105)重复连接起来的化合物。
所谓高分子化合物,系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2. 加聚反应:即加成聚合反应,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
加聚反应无副产物。
3.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引发聚合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剂效率。
4. 溶剂化作用:溶剂与溶质相接触时,分子间产生相互作用力,此作用力大于溶质分子内聚力,使得溶质分子分离,并溶于溶剂中,此作用称溶剂化作用。
溶剂化作用是溶剂分子通过它们与离子的相互作用,而累积在离子周围的过程。
该过程形成离子与溶剂分子的络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
溶剂化作用改变了溶剂和离子的结构。
溶剂化作用也是高分子和溶剂分子上的基团能够相互吸引,从而促进聚合物的溶解。
5. 结构单元:单体在大分子链中形成的单元。
6. 远程结构:又称为二级结构,指由若干个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的长度和形状。
7.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也称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助剂)所构成的材料。
8. 体形高分子:许多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高分子化合物。
这种网状结构,一般都是立体的,所以这种高分子既称为体型高分子,又称网状高分子。
9. 溶胀:溶胀是高分子聚合物在溶剂中体积发生膨胀的现象。
10. 聚合度: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简述高分子的溶解。
答:由于高聚物结构的复杂性,相对于小分子物质的溶解要复杂得多。
当溶剂分子通过扩散与溶质分子均匀混合成为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称为溶解。
其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使之膨胀,即溶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
2. 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答:水分散体是指以水为分散剂,聚合物以直径约50纳米—1.2微米的胶状颗粒悬浮的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的非均相系统,其外观呈不透明的乳白色,故又称乳胶。
通过将嵌段共聚物(Ⅱ)掺入到在含碱性化合物的水溶液内的嵌段共聚物(Ⅰ)的水分散体(Ⅰ)中,从而生产水分散体。
该嵌段共聚物(Ⅰ)由聚合物嵌段(A)和聚合物嵌段(B)组成,所述聚合物嵌段(A)主要由衍生于烯烃单体的构成单元组成。
3. 简述水分散体包衣成膜的机理
答:水分散体粘着固体表面后水分不断蒸发使聚合物粒子越来越靠近,包围在乳胶粒子表面
的水膜不断缩小产生很高的表面张力,促使粒子进一步靠近,并且发生因高分子链残留能量导致的高分子链自由扩散,在最低成膜温度以上,最终产生粘流现象而发生粒子间的相互融合。
4.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应用性能有哪些?(至少写出6种)。
答:粘合性,崩解性,稳定性,增粘性,乳化性,助悬性、成膜性等。
5. 常用的肠溶性材料有哪些?(至少写出4种)。
答:丙烯酸树脂肠溶性Ⅰ、Ⅱ、Ⅲ、Ⅳ,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HPMCP,纤维素醋酸法酯(又称醋酸纤维素钛酸酯)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