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 科 综 合 试 卷本试卷分卷I 和卷II 两部分;卷I 为选择题,卷II 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下列关于家庭防盗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制防盗门的材料属于合金B .隔着防盗门也能辨别说话的人,依据的是说话人声音的大小C .防盗门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远处,利用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 .防盗门锁内加少量铅笔芯粉末容易打开,铅笔芯粉末起润滑作用 13.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反复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B .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C .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D .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14.下列对图4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 c 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B .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C .③在冰面上小明推小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颗小铁钉重约为5 NB .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40 WC .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厚度约为6 mmD .去年我省北部的最低气温达零下60 ℃ 16.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玩电脑游戏时,人不会受到电磁辐射 B .移动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C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 .地震后,用音频探测仪能够搜集废墟中幸存者发出的电磁波信息 17.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图4CH 4 ① ② ③ ④ 浓氨水酚酞溶液a b cv 1 v 2A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C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D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8.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②火车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火车具有惯性③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④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锤头便套紧了,利用了物体的惯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9.图5是直流电铃的原理图。
关于电铃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铁有磁性且A 端为N 极B .电磁铁吸引衔铁,弹性片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C .小锤击打铃碗发出声音,是由于铃碗发生了振动D .小锤击打铃碗时,电磁铁仍具有磁性20.如图6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A .铅球由a →b 时,动能逐渐增大B .铅球在b 点的机械能大于a 点的机械能C .铅球由b →c 时,机械能逐渐减小D .铅球在c 点时动能最大21.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下列关系 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A .F1 > F2,η1 = η2B .F1 > F2,η1 > η2C .F1 < F2,η1 = η2D .F1 < F2,η1 > η222.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 = 1∶2。
只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R1消耗的功率为P1;只闭合S2时,R0消耗的功率为0.8 W ,R2消耗的功率为P2,且P1∶P2 = 9∶8。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12 VB .R0的阻值为40 ΩC .R2的阻值为20 ΩD .R0先后两次消耗的功率之比为3∶2 201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 科 综 合 试 卷卷Ⅱ(非选择题,共76分)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Ⅱ时,将答案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4分)总 分 核分人得 分 评卷人图8 R 2 S 2 R 0AR 1S 1 图5 弹性片铃碗 衔铁 A图7F 2 F 1abc 图623.电冰箱在结构上和工作过程中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图9所示)。
(1)问题:为什么要使用三脚插头?回答: 。
(2)问题:为什么要使用具有磁性的密封条?回答: 。
(3)提出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
24.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 (填写简单机械名称)。
如图10所示,当汽车在AB 路段行驶时,由于 (从光学角度回答),司机看不到BC 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 路段 的情况,人们利用 规律,在公路急拐弯 B 处装上凸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25.小明家的太阳能集热器中装有40 kg 、35 ℃的水,经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到45 ℃,水吸收的热量是 J 。
用电热水器对相同的水也加热到45 ℃,标有“900 r/kW·h ”字样的电能表铝盘转过了450 r (电路中只有热水器工作),热水器消耗的电能是 J 。
热水器消耗的电能比水吸收的热量多,其原因是:(答出一种即可)。
[c 水 = 4.2×103 J/(kg·℃)]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水的利用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海洋,开发利用海洋有广阔的前景。
潮汐是一种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现象,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
人们在靠近海的河口或海湾深处建大坝,在大坝中间装上水轮发电机组。
涨潮时,海水通过大坝流进河口,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退潮时,海水又流回海洋,从相反方向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
法国的郎斯潮汐电站年发电量达5×108 kW·h 。
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用于工业冷却用水的相关设备、管道防腐等技术已比较成熟。
部分沿海国家许多工业冷却水来自于海水。
(1)潮汐发电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应用 现象制成的。
(2)1吨煤燃烧后可发电2.5×103 kW·h ,郎斯电站每年的发电量可节约 吨煤。
(3)海水作工业冷却用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特性。
27.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彩色光束的现象叫做 。
(2)核能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能源,它是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上海世博会主题馆表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并网发电方式将电能传回城市电网。
请写出一条使用太阳能的优点: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 第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32.身边处处有物理。
利用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设计三个物理小实验,按照项目要求将表格补充完整。
添加一种器材主要实验过程和现象说明或研究 的物理问题图9冷冻室 电动压缩机液态制冷剂 蒸气 蒸气密封条三脚 插头冷凝器图10C AB 项目 内容 次 数图1533.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 的长度h1(如图14所示)。
④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ρ水=1.0 g/cm3,F 浮=ρ液gV 排 )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 。
(2)密度计是利用 条件工作的。
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不计铅丝体积)(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 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 cm3,盐的密度为2.6g/cm3,则盐水中含盐 g 。
(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34.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 V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两只滑动变阻器(20 Ω 2 A 、50 Ω 1 A ),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根据图15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小明按图15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
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
(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
图14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是正确的。
表一表二电压U/V 1.2 1.6 2.0 2.4 2.8 电阻R/Ω 5 10 15电流I/A 0.12 0.16 0.20 0.24 0.28 电流I/A 0.30 0.15 0.10(4)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 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 Ω、15 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
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
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5)小华在探究猜想③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
小华与小红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
【知识拓展】(1)小明实验时选择的是Ω电阻。
(2)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
35.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交流表达】(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