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靠性运行分析
作者:刘雄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系统。
要求监控系统的运行必须稳定可靠。
需对监控系统进行合理化布局,明确管控方法,以此确保煤矿生产和人员生命的安全。
因此,煤矿开采工作之前需对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运行分析。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靠性;运行[1]
1 引言
众所周知,煤矿井下是一个十分特殊而复杂的工作环境,因其具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的可燃性气体以及腐蚀性气体溢出的特性,因此对煤矿开采效率以及人员生命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
在此情况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因煤矿监控系统本身具有特殊性,所以使得其需保障在煤矿开采中得以可靠运行。
基于此,本文就:“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靠性运行”进行分析。
2 简析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煤碳作为现今我国运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其基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现今的煤碳用于发电等下游产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煤碳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煤矿开采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大。
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我国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得以保障,但依旧存在隐患。
其主要潜在的隐患乃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粉尘等因素对煤矿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的影响。
基于此,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也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应用而生[2]。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不同于传统监控系统。
因煤矿开采工作的特殊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传统的监控系统中进行了升华。
其主要是为监测煤矿井下的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物质,如甲烷浓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风速,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等控制功能。
除此之外,还具有开关量,累计量采集,储存,传输,显示,打印等功能,是由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信息设备组成的系统。
主要设备有传感器,执行机构,电源箱,分站,断电器,主机服务器,打印机,UPS电源等。
利用多功能设备与监控技术相结合,以此最优化保障矿井工作的正常运作。
3 如何选取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前文提到,煤矿井下本身具有灾害性特征。
因此,安全选取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煤矿开采至关重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3.1 选择监控系统原则
煤矿开采具有多样性,因此,选择监控系统需对症下药,对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最优化降低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危险系数。
首先,要结合煤矿开采面积,然后对煤矿井下进行环境监测,确定井下的气体,通风结构,风速,煤矿粉尘浓度,温度以及压力程度等,以此确定选用该矿井下所使用的监控系统。
如若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则会导致在监控系统工作时,会使得准备工作不全面,从而发生不可估计的后果。
由此可见,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只有在符合煤矿井下情况时,才能最优化的发挥其优势,从而使得在确保煤矿开采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情况下,同时保障员工的健康。
3.2 合理选择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需在根据相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下进行选取。
首先,在进行监控安全时,需准备工控机两套(监测主机),以及显示器打印机,在开始之前需开启双机并热备,使其正常运转工作。
工控机在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显示以及打印的过程中,需让工控机不断工作,使其处于连续工作状态,并且能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随后生成所需曲线,数据,以及图像。
其次在工控机运转过程中,对该煤矿环境参数进行数据的统计,让各个分站的通讯运行状态保持正常,如若发生数据波动使得中心站能够立即进行控制。
最后,对监控分站进行多样化管理,以此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煤矿井下的具体情况,并对其进行反复分析 [4]。
与此同时,还需使得数据传输接口的传输正常运行,以此确保不会对井下的监控系统进行信息干扰,并且采用双回路供电保障系统的供电稳定。
3.3 传输设备以及器材选型
自然灾害是破坏线路等电子设备最不可恒定的因素之一,因此,为确保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能经受自然灾害的破坏,还要确保煤矿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防自然灾害系统,防雷技术是关键。
在此背景下,监控设备需设定特定的阻力,并做好解决措施,当其出现问题无法运作时,能够对症下药及时处理,确保井下监控的正常运行,保障井下工作的安全。
除此之外,井下使用大量的变频设备对监控设备造成很强的电磁干扰,需选取数字式抗电磁干扰监控设备以及辅助器材。
主传输采用独立环形网络结构,由光缆连接环网交换机形成监控系统主传输结构,连接传感器的分站接入环网交换机,以此构成安全可靠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4 如何保障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得以稳定运行
4.1 系统合理化
现今我国煤矿产业使用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都比较成熟,其主要是将计算机信息导入煤矿数据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并与监控系统相融合,在此基础下进项分布式结构整理。
这样的结构分布能使得分站的多种开关量以及传感器进行配接,使其能进行独立的信息采集工作,并能在极差的环境下稳定工作。
由此可见,监控系统的合理化,对煤矿开采工作有重要意义[5]。
4.2 保障设置地点,数目,种类以及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前文提到,监控系统应设置两台工控机,地点应设置在便于人员监控的调度室,应采用双回路供电,保证监控系统能够连续工作。
分站应设置在进风巷配电点。
众所周知,进风巷是煤矿井下新鲜风流进入工作面(下转第175页)(上接第172页)的主要巷道,环境较为良好,较为稳定。
基于此,将分站设置在进风巷是最佳选择。
传感器设置地点、数目和种类应根据具体地点环境而定,且须符合相关规定。
环网交换机应根据分站分布区域选择最佳设置地点,光缆一般敷设在成型稳定的主要大巷。
只有确保各类监控设备处于良好的环境,才能保障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
4.3 做好管理措施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其管理措施,一个好的管理措施能将一项工作不断整理归纳升华,从而确保其得以正常运转,煤矿监控系统也不例外。
为确保煤矿监控系统得以稳定性运转,确保其可靠性,做好管理措施是关键。
其主要表现在对矿下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在此背景下,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虽然我国现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但是煤矿管理技术的稳定性不仅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分析,还需对其进行系统化管理。
而管理措施不仅仅体现在对技术系统进行管理,还需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即提高工作管理的综合素质。
如若在监控系统运转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对细微的错误没有及时处理,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除此之外,还需对管理制度进行合理化管理。
制度管理是指在监控系统实施过程中,制定合理的制度计划,以此确保整个系统得以正常运转。
由此可见,监测系统的管理措施对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 结束语
煤碳开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其的特殊性,使得煤矿工作属于高危职业。
因此,为确保煤矿开采工作得以正常运转,良好的远程监控系统是根本。
由此可见,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员工生命安全的关键[6]。
参考文献:
[1]陈峰.浅析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靠性运行[J].新材料新装饰,2014(10):509-509.
[2]梁小爱.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靠性运行分析[J].煤,2012,21(9):60-61.
[3]宁福山.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可靠性运行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106-106.
[4]王新生,石岩.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探讨[J].硅谷,2008(17):54-54.
[5]杨晋花.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在贺西矿的应用[J].煤炭企业管理,2003(8):54-55.
[6]张涛.煤矿监测监控网络系统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