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箱分类及优缺点
电控液压自动变速箱(AT)
AT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自动变速箱之一,神奇的是他的前身是液压自动变速箱,不需要电控即可完成自动换挡。
主要结构: 壳体、变矩器、油泵、阀体、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轴、密封圈、滤网、ATF
垫片等。
特点:换挡频率高,换挡舒适性好,减缓驾驶疲劳;传递效率不高,经济性较低;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制造成本高。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AMT)
常见的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主要装在小排量车型(如奔驰SMART名爵3,雪佛兰
小赛欧等),他基于手动变速箱演变而来,通俗的讲就是手动变速箱的排挡机构变成了电子
控制,从而降低了驾驶疲劳感。
AMT充分结合了手动和自动的优势,未来小排量车型的优势产品。
主要结构:壳体、齿轮、轴、同步器、结合套、离合器、电子排挡机构、电子油泵、电磁阀
组等
特点:传递效率高,结构简单易生产,提高了驾驶舒适性;维修成本相对较高,换挡顿挫感明显,有坡道溜车现象等。
电控无极自动变速箱(CVT)
电控无极自动变速箱是一款全新概念的变速箱。
CVT类似于山地自行车的变速原
理,他依靠主动棘轮和从动棘轮与钢带之间接触,钢带与棘轮轴心距离的大小实现速比的变
化。
与众不同的是CVT的速比变化是线性的,不像传统变速箱那样受到齿轮齿数的约束,通过精密的电子控制实现了换挡平稳,驾驶者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已达到理想的行车速度。
主要结构:壳体、前进挡离合器、倒档离合器、主动棘轮、从动棘轮、钢带、变扭器(日产系列)、阀体、电子元件等。
特点:传递效率较高,行驶平稳,燃油经济性好,结构简单; 传动扭矩有限,造价高,
维修成本较高。
电控双离合自动变速箱(DSG)
电控双离合自动变速箱自然含有两个离合器,且两个离合器集成为双离合器总成,有干式和湿
式两种,同轴同心传递来自发动机的动力。
离合器一控制奇数档位,离合器二控制偶数档位,通过离合器的精密控制实现了档位的预结合,从而实现档位的无缝连接,充分爆发发动机的完美
性能,快速平稳。
主要结构:壳体、齿轮、轴、同步器、结合套、换挡机构、机电控制单元、双离合器、油泵
(湿式)、电子元件等。
燃油经济性好,换挡快速平稳,完美操控,性能稳定;造价高,维修费用高,技术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