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修工程技术交底

大修工程技术交底


三.旧路结构层挖除、修补施工
2.3、施工工艺 (1)、根据现场情况对原有路面检查井、进水口、各种管线等附属设施进行保护性标记。 (2)、根据旧路面结构层,均应测定其设计标高并进行中桩定位,由测量员测量原有路面高 程与设计标高,并计算挖除高差。 (2)、根据计算的高差应在各个桩号进行测量记录。 (3)、旧路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挖除,必须根据现场试验段情况再最终确定挖除工艺。试验 段程度不宜低于200m,上基层挖除试验段开展时,先用维特根W2000型铣刨机在封闭 半幅内靠中间位置,横向和纵向各铣刨出一道深18-20cm槽口,观察槽口断面旧路上下 基层结合情况。之后用挖掘机在铣刨槽口位置,沿上下基层分界线,尝试反铲挖除上基层。 若因旧路当年施工时基层间粘结处理较差,则旧路上下基层比较容易成板体分离,采用上 基层结构采用挖掘机挖除工艺,若上下基层结合良好,用挖掘机难以有效剥离,则应该考 虑上基层挖除全部采用铣刨机铣刨施工。 (4)、组织挖掘机,装载车对拆除后的旧路面成块废渣进行集中清除,运至指定弃土场。
四.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与基层施工
4.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 项目部试验室应在拌合站设专人进行拌合质量控制。 (1)、碎石集料的质量控制 在拌和之前,应反复检视调整,使其符合级配要求,同时,每天开始拌和前几盘应做筛分试验, 如有问题及时调整。 (2)、水泥剂量的控制 施工用的水泥剂量考虑施工离散性的影响,较设计值增加0.5%,在拌合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混合 料拌和后的颜色,防止水泥堵塞不流动。 (3)、含水量的控制 每天拌和前应对石料进行含水量测定,加水量应按最佳含水量减去石料含水量进行控制。 4.4、混合料运输 (1)、混合料的运输采用20T车况良好的自卸汽车。发料时拌合站应认真填写发料单,内 容包括车号、拌和机出料时间、吨位,由司机带至摊铺现场,应由收料人员核对查收,严 格控制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完毕的延迟时间不超过6小时,否则,将全车料作废并卸在指 定地方。
2 5 3 4 1
5 2 3
4 1
四.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与基层施工
4.5、混合料摊铺 (1)、摊铺采用2台徐工ABG8620摊铺机进行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压实厚度18cm,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水泥稳定碎石松铺系数暂定为1.25,虚铺厚度施工时按25cm虚铺厚 度控制。 (2)、根据摊铺速度、厚度、宽度等因素调整摊铺机夯锤频度。 (3)、将螺旋送料器调整到最佳状态,使螺旋送料器中混合料的高度将螺旋器直径的2/3埋设, 以避免离析现象和大料在底面现象的发生。 (4)、当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至现场,根据摊铺机摊铺能力和拌合及运输进行计算,控制摊铺机 速度,防止运输车扎堆等待或停机等料。摊铺中观测控制含水量大小,及时反馈拌合场进 行适当调整。 (5)、开始摊铺3-6m长时,应立即检测摊铺面的标高和横坡,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适当调整 熨平板高度和横坡直到合格,再进行摊铺。正常施工时,摊铺机每前进10米,检测人员应 检测一次摊铺机的标高、横坡,并做好虚铺厚度记录,摊铺面上的泥块及大颗粒的石块应 由工人捡除,局部离析现象采用专人人工消除,应铲除局部粗集料“窝”,用新拌合的混合 料填补。严重部位按照“方补原则”进行换填,挖出深度不得小于15cm。在与老路基侧 向拼缝的部位,尽量用人工适当填补细料,以利于两个接触面的结合。
三.旧路结构层挖除、修补施工
2、沥青混凝土路面段结构层挖除、修补 2.1、施工方案方案说明 K0+000-K0+150段、K0+750-K13+850段、K14+315-K14+738段,长13.673Km,为原沥青混 凝土路面,原路面结构为30cm石灰土垫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8cm水泥稳定碎 石基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4cm西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旧路18cm水泥稳 定碎石基层+10cm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全挖除,且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局部出现坑 槽、沉陷等病害的,对存在病害的底基层进行挖补处理,设计挖补率6%。采用铣刨工艺 结合原设计挖除工艺进行挖除作业。 2.2、工艺流程 施工区半幅封闭断交→机械设备进场→W500型铣刨机外沿沿路面中心线位置铣刨一道10cm深 分隔缝→10cm沥青路面挖掘机挖除→通过试验段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剥离工艺,暂按 挖掘机挖除工艺拆除旧路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上基层底面清扫→检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 层病害分布情况,划定挖补区→底基层病害结构挖除→底基层病害挖除坑槽清理→底面标 高复测拟合→报验→底基层坑槽修补
结构层 28cm,同时挖补 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6% 挖补率),之后做
18cm水泥稳定碎石+6cm AC-20C沥青混凝土+SBS AC-13C沥青混凝土结构 层;水泥混凝土路面长 1.065Km,挖除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64cm,之后 做18cm垫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6cm AC-20C沥青混凝土+4cmSBS AC-13C 沥青混凝土结构层。路面工程沥青混合料约 11.7 万吨,稳定类基层粒料约 23.7万吨。合同工期5个月。
*****大修工程 技术交底会
·
***工程项目经理部 工程部
技术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总平面图 三、旧路结构层挖除、修补施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与基层施工
五、透层油施工 六、下封层施工 七、粘层施工 八、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 九、重点、难点问题讨论处理 十、路面标线施工
一.工程概况
****工程,全长14.738km,起止桩号K0+000-K14+738,本大修工程主 要为旧路面结构层挖除及新路面结构层加铺工程,全段分水泥混凝土路面 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处理大修。原沥青混凝土路面长13.673Km,挖除旧
三.旧路结构层挖除、修补施工
2.4、施工要点与技术措施 (1)、旧路结构挖除或铣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施工扬尘,但洒水降尘时必须防止洒水过量 导致病害挖补坑槽出现积水浸泡现象。 (2)、采用维特根W500型铣刨机外沿沿着中分线进行1道10cm厚50cm宽沥青路面铣刨时,必 须保证线性顺直,且铣刨内边线基本位于双黄线中心位置,以便于保通车道宽度控制以及 后续路面结构层摊铺质量控制。 (3)、路面平交口4cm路面挖除,必须采用铣刨机铣刨,铣刨完成后洒布粘层油前,必须对铣 刨面彻底清理干净。 (4)、旧路结构层挖除或铣刨过程中,机手必须在工长的指导下,小心谨慎作业,防止挖掘破 坏旧路路缘石、水篦子以及检查井。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挖除时,必须确保挖除的坑槽边界明显,若坑槽底部挖除后出现水 泥稳定碎石薄结构夹层,则必需辅助人工清理干净。 (6)、若机手在作业过程中,不慎扰动破坏了旧路路缘石、泄水井、检查井等,则在新路面结 构层摊铺前,必需修复完毕。
三.旧路结构层挖除、修补施工
1.4、施工要点与技术措施 (1)、选用合理功率的破碎锤及挖掘机。若破碎锤、挖掘机功率太小,则破碎、挖掘效 率太低,甚至难以进行有效破碎挖掘作业。 (2)、破碎机挖掘过程中,必须通过适当洒水控制扬尘,但必须确保基底不能因洒水过 量而出现积水浸泡现象。 (3)、破碎过程中,破碎锤必须距离路侧路缘石保持30cm以上距离,防止破碎锤冲击震 动破坏路侧路缘石结构。 (4)、挖掘出渣过程中,挖掘机手必须在工长的指导下,小心谨慎作业,防止挖掘破坏 旧路路缘石及石灰土垫层基底。 (5)、灰土垫层挖除过程中,挖掘机不能一次挖掘至底部,底部存留少量废渣,采用挖 掘机配合平地机平铲清除。 (6)、若机手不慎对石灰土垫层基底造成扰动或破坏,或出渣完成后基底本身便存在不 平整情况,则必须在铺筑级配砂砾垫层前必须完成基底平整处理。 (7)、基底平整完成,测量人员应对基底标高进行认真复测,并与设计基底标高出具进 行拟合,若偏差较大,则应第一时间上报监理及设计人员进行处理。
四.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与基层施工
1、施工方案说明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工艺基本相同,根据本施工项目为城市道路大修工程的特点, 且根据按照原设计,旧路路缘石保留使用,同时很据“分时分段半幅断交”施工特点,水 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时,计划采用两台ABG8620路面专用摊铺机前后并排进行 半幅路面摊铺,并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的施工方案。 2、施工机械组合 根据规范要求以及工程特点,每个摊铺班组机械组合如下:ABG8620摊铺机2台,轮胎式压路 机2台,重型振动式压路机6台,小型振动式压路机1台,洒水车1台,自卸车15台。 3、主要工艺流程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混合料拌合→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 混合料初压→混合料复压→混合料终压→养生与交通管制→检测及交验 4、施工要点与技术措施 4.1、准备下承层 (1)、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摊铺前一定要对下承层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高程、横坡 度、宽度、平整度及表面清洁情况,特别是下承层的松散材料要彻底清除,决不能留下软 弱夹层。
三.旧路结构层挖除、修补施工
2.4、施工要点与技术措施 (7)、底基层病害坑槽挖除完毕,应留存影像资料,且若计算挖补率超过6%,应及时上报监 理、业主及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8)、旧路结构铣刨或挖除完成,测量人员应对基底标高进行认真复测,并与设计基底标高进 行拟合,若偏差较大,则应第一时间上报监理及设计人员进行处理。 (9)、旧路结构挖除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底基层病害处治坑槽挖除完毕,应及 时完成坑槽填筑施工,防止雨季降雨浸泡旧路基底。 (10)、沥青混凝土与水泥稳定碎石铣刨料应专门安排场地分开存放。
二、施工总平面图
本项目段内共含机动车道平面交叉口共13个,其中十字交叉口5个,T形交叉口8个,相 邻两交叉口间段落间距从0.4km到1.8km不等,平均间距约1km。
三.旧路结构层挖除、修补工程
1、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挖除工程 1.1、施工方案说明 K0+150-K0+750段、K13+850-K14+315段,长1.065Km,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原路面结 构为18cm石灰土垫层+20cm二灰碎石基层+26cm水泥混凝土面板,总厚64cm设计全挖除。 采用先破碎后整体挖除的方案进行施工。 1.2、工艺流程 施工区半幅封闭断交→机械设备进场→破碎路面洒水湿润→液压式破碎锤破碎→挖掘 机挖掘装渣→装载机平整清渣→平地机及人工基底平整处理→基底标高复测拟合→报验 1.3、施工工艺 (1)、根据旧路面结构层,均应测定其设计标高并进行中桩定位,由测量员测量原有 路面高程与设计标高,并计算挖除高差。 (2)、根据计算的高差应在各个桩号进行测量记录。 (3)、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液压式破碎锤对旧路面实施点对点的打孔成缝,使之开裂。 (4)、组织挖掘机,装载车对拆除后的旧路面成块废渣进行集中清除,运至指定弃土 场。 (5)、对根据设计标高形成的新路基应进行复测,复测后,对新路基表层进行碾压并 调平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