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说法的前提是A.任何事物都有机会成本B.认识自私的C.政府不总是补贴食品生产D.不应出现食品银行2.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作()A.经济物品 B.资源的稀缺性 C.机会成本 D.人类欲望的无限性3、在过去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候,人们购买许多物品都要排队。
对于这一现象,正确的分析是:A.这是因为供给太少或者需求太大导致的B.排队是资源配置的有效率方式,因为对物品评价高的人自然会早去排队C.如果允许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就几乎可以消除排队现象D.市场力量可以消除排队现象,但是对相反的物品积压现象则是无能为力4.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A.彩电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5.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6.()反应的是商品需求量变动与其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B.需求收入弹性 C.需求交叉弹性 D.供给价格弹性7.商品供给价格弹性是()A.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 B.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C.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D.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比率8.商品的均衡价格会随着()A.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商品需求的减少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C.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D.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下降9.政府运用限制价格政策,会导致( )A.产品大量积压B.消费者随时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C.黑市交易 D.市场秩序稳定10.适合于进行薄利多销的商品是()的商品。
A.需求缺乏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C.需求有无限弹性 D.需求完全无弹性11.在下列因素中,()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给量的变动A.生产技术 B. 原料价格 C.商品价格 D.居民收入12.下列组合中,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的是()A.香蕉和苹果 B.照相机和胶卷 C.汽车和收音机 D. 面包和方便面13.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为()。
A.正常商品 B.劣等商品 C.生活必需品 D.奢侈品14.假如汽车工人的工资得到较大的增加,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将会上涨,这是因为() A.汽车的需求增加 B.汽车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C.汽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D.汽车的需求减少15.某个消费者逐渐增加对M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M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D.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16.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曲线与横轴相交C.边际效用曲线上升 D.边际效用曲线与横轴平行17.某消费者处于消费者均衡中,这时消费点位于A.预算线上 B.一条无差异曲线上C.刚好与预算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18.恩格尔定律说明的是居民户()变动与总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
A.总支出 B.生活必需品购买支出 C.食物支出 D.奢侈品支出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的下降;D.边际产量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20、等成本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C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21、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划分取决于( D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2、等产量曲线上的各点代表了()A.为生产相同产量,投入要素的组合比例是固定不变的;B.为生产相同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生产相同产量的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D.为生产相同产量,成本支出是相同的。
23.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A.边际产量大于零; B.边际产量等于零;C.边际产量小于零; D.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24.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的相交点是在()A.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B.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25.某企业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显成本; B.隐成本; C.经济利润 D.会计成本26.固定成本是指:(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C、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D.厂商的可变投入27.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28.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29.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30.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C.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D.以上都不对31.在某一产量水平上,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则()。
A.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B.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C.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3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A.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 与横轴平行的线C. 与横轴垂直的线D.以上均不对3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是()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市场价格B.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市场价格C.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市场价格D.无法衡量34.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 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B. AC>MC中的那部分ACC.MC ≧A 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D.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35.厂商之间关系最密切的市场是()A. 完全竞争市场B. 寡头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36.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变化无定数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少。
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37.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B.与数量轴平行的线C.与数量轴垂直的线 D.向右下方倾斜的线38.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派生需求 B.联合需求 C.最终需求 D.直接需求39.市场失灵是指()A.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B.不能产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场过程C.以市场为基础的对资源的低效率配置D.收入分配不平等40.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问题就可解决。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41.解决外部不经济可采取()方法A.通过征税的办法 B.通过产权界定的方法C.通过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方法 D.以上各项都可行42.GDP一般包括()A. 当年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B.上年的存货C. 本国公民创造的全部价值D. 当年销售掉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43.下列那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二手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个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A.经济增长理论B.国民收入核算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通货膨胀理论45.当宏观经济均衡时,( D )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B.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C. 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D. 社会总需求量等于社会总供给量46.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的表达式为()A.总需求=消费+政府购买+投资+净出口B. 总需求=消费+储蓄+税收C. 总需求=消费+投资+出口D. 总需求=消费+政府购买+投资47.LM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使()。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48.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产品市场()。
A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 B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C和货币市场均处于非均衡 D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49.总供给曲线的水平区段为()。
A.凯恩斯区间 B.正常区间 C.古典区间 D.以上都不是50.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A.工资刚性B.总需求不足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经济结构的调整。
51.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增加失业()A.退休工人数量增加B.退出劳动力队伍的人增加C.离开学校找工作的人增加D.离开工作上学的人增加52.通常,失业()A.对经济中的不同阶层的影响是公平的B.对高技能高工资的人有较大影响,因为雇主可以从解雇他们当中节约更多的劳动成本C.对低技能、兼职工人有更大影响D.只对计件付薪者有影响53.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繁荣、萧条、衰退、复苏C.复苏、萧条、衰退、繁荣D.萧条、衰退、复苏、繁荣54.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A.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C. 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D. 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55.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增加财政支出 C.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税收56.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增加政府支出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D. 增加货币发行量57.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58.对利率变动反应最敏感的是()A.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 D. 三种货币需求的敏感程度相同59.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10000元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A.2000元 B.8000元 C. 50000元 D.10000元6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之一是()A.调节债券价格 B.调节利息率 C.调节货币供应量 D.调节货币需求量61.假定某个经济社会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