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事故案例分析
• 时间:2012年5月10日 • 地点:罗马尼亚首都 布加勒斯特 • 事件: 3列有轨电车 追尾事故,其中两列 脱轨
• 事故后果:50余人受伤 • 事故原因:当天早晨7时25分左右,一列有 轨电车因技术故障,停在了布加勒斯特西 部的一隧道内。随后一列有轨电车停在其 后等候。第三列有轨电车司机进入隧道时 发现异常情况紧急刹车为时已晚,撞上第 二列有轨电车,导致第二列车撞上第一列。
• 事故后果:有轨电车右侧保险杠撞掉半边, 吉普车中部被撞瘪。 • 事故原因:吉普车抢行 • 事故分析:一是市民头脑中对有轨电车在 路上运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二是提 示标识不够明显,外地来沈车辆和不熟悉 路况的驾驶员容易忽视有轨电车存在。
• 时间:2013年12月24 日 • 地点:沈阳浑南 • 事件:一辆标号为: 018,从后方驶来的有 轨电车与一辆停在前 方维修的有轨电车发 生追尾。
• 事故后果:“018”车前挡风玻璃破碎,前 脸瘪进去,大灯和保险杠掉落,车前门变 形,前车尾部受损严重。两车有20余名乘客, 6人受伤就医。 • 事故原因:后车司机瞭望不足 • 事故分析:此次事故是由于后车司机在行 车过程中疏于瞭望,而前车在维修时并未 与调度和附近车辆进行沟通,造成此次车 辆追尾事故的发生。
• 事件后果:列车救援 • 事件过程:N市**站至**站报间列车司机报, 列车产生紧急制动,无法缓解,经处理7分 钟后仍不能动车,OCC决定救援。后经检查 为司机在作业过程中,误碰紧急制动按钮, 未查明故障原因,未按照故障处理指南进 行处理。
• 事件分析:列车运行中,应严格按照标准 化作业流程作业,对自己的每一步操作均 应按照规定动作执行;列车发生故障无法 动车,一时无法判明原因时,应从制动和 牵引两个方面分别判断故障原因,检查 DDU显示、所有仪表、按钮、各断路器开 关位臵是否正常,尝试各种缓解列车制动 办法,确认是否因制动原因造成故障,根 据故障现象采取相应措施。
• 时间:2010年5月24日 • 地点:上海张江 • 事件:有轨电车从张 江高科轨交站驶出, 行至碧波路晨晖路路 口时,与一辆等待转 弯的红色雪铁龙私家 车相撞,后者被弹出 去数米撞到人行道台 阶后停住,车身损毁 严重。
• 事故后果:雪铁龙轿车被撞得弹出去数米, 碰到人行道路沿才停下,车头受损 • 事故原因:雪铁龙轿车侵线 • 事故分析:由于有轨电车和社会车辆为混 用道路,雪铁龙轿车在等待转弯时侵入有 轨电车线界,且有轨电车司机在通过路口 时对雪铁龙侵线情况预判不足,导致事故 发生。
• 时间: 2008年4月11日 • 地点:捷克俄斯特拉 发 • 事件:两列有轨电车 在同一轨道相向运行 并发生碰撞。
• 事故后果:4人死亡,35人受伤 • 事故原因:其中一辆有轨电车的司机未遵守驾 驶规则 • 事故分析:在列车运行组织过程中,发生突发 情况,需要同一条线路相向运行或转线折返的 情况时,除行车调度员须做好相关安排外,所 有列车司机均应重视相关列车运行调整信息, 加强列车运行监控,严格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遇道岔或折返时应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瞭望。
向轨道内投掷石块、金属类物体
人员滞留轨行区
车体高度超过接触网限定高度
乘客候车时越过站台的安全黄线
轨道通讯设备故障
车辆软、硬件故障
驾驶员操作失误导致
与调度的通讯存在歧义
极端天气影响
轨行区内非有轨电车事故
• 时间:2013年8月15日 • 地点:沈阳浑南 • 事件:一辆由奥体中 心开往沈抚新城的有 轨电车,与一辆左拐 弯的吉普车相撞。
• 时间:2015年10月22日 • 地点:江苏淮安 • 事件:河下古镇翔宇大 道与康马路十字路口, 一渣土车撞上了一名骑 电动车的男子。出事地 点恰好在有轨电车轨道 内,导致正在该处的有 轨电车被迫停止试运行。
• 事故后果:被撞男子当场死亡 • 事故原因:电瓶车闯红灯 • 事故分析:当地人员对有轨电车在路上运 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且交通安全意 识淡薄,导致事故发生。 • 对有轨电车而言,通过路口时应加强瞭望, 并方车辆驾驶员联系,以确保自身安全。
2016.2
近年来,有轨电车在中国各大城市逐渐 兴起。但受到路权问题影响,和有轨电车 相关的事故正逐渐成为交通事故中新的热 点。 本次课程将列出近年来所发生的各类有 代表性的轨电车事故做为案例,并对其中 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
机动车转弯抢行
行人横越轨行区
社会车辆在轨行区内行驶,停车
行人随意闯红灯
• 日期:2014年8月4日 • 地点:苏州有轨电 车一号线 • 事件:一列电车在 路口转弯时脱轨, 撞向了旁边的H形 钢柱。
• 事件后果:车厢破损,一根警示柱被撞断 • 事件过程:8月4日晚上7点半左右,苏州高 新区有轨电车一号线一辆正在试运行的列 车,在行至建林路与华山路路口转弯时脱 轨,撞向了旁边的H形钢柱,苏州有轨电车 脱轨造成车厢门破损,所幸未造成人员伤 亡。
• 事故分析:由于前方列车故障检修,未做 好防护工作,且后续列车在运行过程中, 司机未能够加强瞭望,导致3列车相撞、两 列脱轨。
• 时间:2006年6月13日 • 地点:日本东京荒川 线 • 事件:一辆从三轮桥 始发开往早稻田的有 轨电车(单节车厢) 追尾撞上了一辆试运 行电车。
• 事故后果:26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 • 事故原因:被追尾的有轨电车刚接受完三 年一度的常规检查,没有安装防追尾信号 设备或自动停车装臵(ATS)等安全装臵, 由驾驶员通过目视做出判断,当时最高时 速为每小时40公里。在试运行过程中突然紧 急刹车,后车刹车不及造成了追尾事故。
• 时间:2010年X月 • 地点:XX车辆基地 • 事件:场内调度安 排进路后,司机在 行车过程中发现列 车有异常跳动。
• 事件后果:发现道岔被挤 • 事件过程:工程车列(3节编组)准备转线 加油作业,司机向信号楼请求33道(实际列 车在34道)至D7进路,信号楼准好进路后, 无线电通知司机33道至D7信号准备好,司 机复诵后,启动列车。当列车开出20米左右 后,司机发现列车有异常跳动,立即停车 检查,发现33道道岔被挤,此时已有两辆工 程车挤过道岔。
• 事故分析:列车试验、调试应在车辆段试 车线内进行,须在正线进行时,不得在运 营时间内进行;必须在运营时间进行时, 列车应符合上线运行标准,须制定详细的 安全防护措施,且需对行车组织做好安排, 预防其他事件发生。 • 列车上线运行应确保各安全装臵作用良好, 严禁安全装臵不良、不全的列车上线运行。
• 事件分析:此次事故出现在试运营前的试 运行阶段,因此存在问题如下: • 1、司机通过道岔时速度较快 • 2、司机通过道岔前未确认道岔进路情况 • 3、信号机显示与道岔状态不一致 • 4、司机与调度之间沟通不畅
• 时间:2013年X月 • 地点:S市**终点 站 • 事件:DDU黑屏, 列车紧急制动不缓。
• 事件后果:列车救援 • 事件过程:列车折返后,DDU黑屏,列车 紧急制动不缓,司机处理时按照DDU故障 处理指南进行处理,1端无法处理,换端操 作后未按照处理流程进行处臵,仍然无法 处理。
• 事件分析:换端操作时,DDU黑屏的原因基本 为操纵端操作系统未被激活,“0”速继电器 在得电吸合状态,故同时伴有列车紧急制动不 缓现象。在进行故障处理时,应考虑到可能发 生DDU故障的各种原因和现象,如伴有紧急制 动不缓现象时,在处理DDU黑屏的同时,确认 制动缸压力为紧急制动时,按照紧急制动处理 流程进行处臵。
• 事件分析:调车司机在转线作业过程中, 无法确认前方信号时,未按规定下车确认 信号机显示及道岔位臵,简化作业程序, 未认真执行呼唤应答制度,没有实现安全 互控。臆测行车,造成编组工程车越过D34 信号机,挤上D33道岔。
• 时间:2015年X月 • 地点:N市XX站至 XX站之间 • 事件:列车产生紧 急制动,无法缓解, 经处理7分钟后仍不 能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