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媒产业的“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不协调
第一小点
我国目前传媒“产业功能”受“喉舌功能”的压制。喉舌功能是传媒产业的基础功能,无论 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弃。从传媒自身的本质特点出发,喉舌功能是保证,是为实现社会效益 服务的,产业功能则是为实现经济效益服务的,传媒如果只行使产业功能,不顾喉舌功能, 那它的产品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反之,传媒产业经济效益也要予以重视,如果没有资 金积累,自然不会有资源的改善和高质量、高水平、与时俱进的文化产品的产生,也就很难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传媒产业不可能得到持续地发展。
S & DESIGN
SCENERY & D
综艺节目相互模仿、复制
当真人秀相亲类节目诞生并打响第一炮获得高收视率作为回报时,其他电视台也争相 开设相亲类节目,甚至靠模仿复制节目来占领市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影响了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本应具有的丰富性。同时,同质化的节目往往引用他人的创意和形 式,并凭借更低的成本优势运作,代替原节目的部分甚至全部内容,吸引到受众,同 质化节目的创意盗取者轻易获得回报,这对于创新者和创新市场无意都是一个冲击和 破坏。就求职类节目而言,天津卫视有《非你莫属》,江苏卫视有《职来职往》,湖 北经视有《天生我才》,无论哪档节目,都沿用着“一对多”这一表现形式,而在结 构设置上又因为过于雷同导致原本该具有的个性化没有显现。
节目更新频率高、速度快,缺乏特色
受众欣赏标准提高快,而综艺娱乐节目又必然需要根据受众们的需求而设置,因而,多种多样 的综艺娱乐节目开始诞生,但却往往质量和技术水平较低,部分节目寿命较短,新旧节目更迭 快,部分节目不断改版,而受众在社会压力普遍较大的背景下,愿意通过电视节目达到放松的 目的,使得综艺节目的不断创作诞生与受众的不断接受或排斥构成因果。
第二小点
网络规模偏小、资源浪费
我国电视网建立在 “条块结合,以块为 主,分级管理”的宏 观管理体制和“四 级办广电”的发展 方针基础之上,导致 条块分割、地区封 锁、地方保护、无 序竞争的局面。 全国 4000 多个有 线电视系统大都自 筹资金建设,投资主 体分散导致“条块 分割,有系无统”, 在很多地方,网络分 割以区县甚至更小 的单位来进行,这导 致电视传媒无法形 成规模经济。
Thanks For WatchingBiblioteka 对此对策“限真令”的颁布
“限真令”的颁布
在江苏卫视《我们相爱吧》的停播整顿下,有关整顿真人秀节目的“限真令”一事 被炒得沸沸扬扬。 起初网络上流传“限真令”是指“一季度一个卫视只能有一档真人秀,一档真人秀 只能一年播一次”。 随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对该传 闻表示否认。但在当时已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将加大对真人秀节目监管力度的可能, 真人秀面临大整肃。 2015年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 的通知》,并对真人秀的节目模式、海外版权引进等方面进行相关要求。 《通 知》指出,真人秀节目要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价值引领作用,防 止把节目办成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无聊游戏,不能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萎靡 之风; 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创新创优,摆脱对境外节目模式的依赖心理。
少数节目通过其他形式来实现,这里面不乏有“滥竽充数”、“信口开河”“、格调庸俗”的低品位节 目和“快餐式”节目经常在屏幕出现。
第 四 我国高校新闻院系的专业课程中很少 小 有媒体经营管理类课程。激烈的竞争 点
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形势迫使电视传媒机构不得不引进业 外高级管理人才,但他们又很少具备我 国电视传媒专业的相关知识,所以我国 电视传媒业急需熟知中国电视传媒国 情,懂资本运作的专业经营人才。
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
立靠新闻,赢靠娱乐,随着电视综艺节目的增多和发展,为了在竞争中占据市场,一 些电视综艺节目或片面追求收视率,或在大量综艺节目的运作中把关不严,导致综艺 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
• 综艺节目相互 模仿、复制
• 节目文化品位降低
• 节目更新频率高、 速度快,缺乏特色
SCENERY & D
第三部分
电视综艺节目出现的问题
TH E S C E N E R Y H E R E IS E X C E P TIO N A L L Y B E A U TIF U L .
以真人秀为例浅析我国电视节目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32
电视综艺节目现状
12 28
15
32 12
12
12 21 28
真人秀节目是综艺节目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电 视为媒介,以普通人或明星以普通人的身份参 与到节目组预先设定的规则形式中进行表现并 被记录,进行艺术加工后进行呈现。如今真人 秀节目发展大行其道,是电视屏幕上综艺节目 最常见的形态。比较典型的如婚恋节目《非诚 勿扰》,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亲子节目 《爸爸去哪儿》等,表现出电视综艺节目类型 的明显多样化,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 主要问题
三 人 小 组 出 品
传媒产业问题
目录
CONTENT
细说电视产业 案例 对策
TH E S C E N E R Y H E R E IS E X C E P TIO N A L L Y B E A U TIF U L .
第一部分
中国传媒产业链问题总述
THE SCENERY DESIGN
自《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节目收视率持续走 高,真人秀已经成为电视台占据绝对分量的节目类型,但随 之而来的却是节目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且过于依赖 引进海外版权等问题。在业内看来,广电总局通过下发《通 知》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真人秀节目提升质量,同时能 激发节目制作团队的创新意识,研发独创的新节目,避免一 窝蜂式的盲目引进,促进真人秀节目的良性发展。
第二部分
电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NO .1 NO .2 NO .3 NO .4
事业单位企 业化管理
网络规模偏小 、资源浪费
电视节目制 作能力低下
经营管理人 才匮乏
第一小点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电视传媒因对政府负责,所以节目偏向使领导满意而观众不满意。且事业单位 没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难以独立行使权利,许多电视台盲目投资、多元化经 营,造成了资金上的很大浪费。同时,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根据需要扩大了 职工数量,致使大量临时人员保险和晋升等福利和政治待遇得不到相应保障, 职工积极性不足,制约了事业发展。
节目文化品位降低
在“限娱令”影响下,一味追求高收视率,一味贪图经济效益,导致节目低俗 化严重,主要包括:部分电视节目以满足受众窥探、猎奇等心理为目标,或因 诸如收视率、关注度等为诱因而通过不雅语言、动作等感官表现或节目本身定 位’环节设置而反复呈现出来一种“审丑”特征。电视节目创作的目的是获得 受众认可进而收获传播效果,过于强调“教化”自然无 法获得受众认可,但若通过低级大胆方式来吸引眼球博取高关注度同样不可 取。
《通知》还对真人秀过度明星化的问题提出要求,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纠正单纯依赖明星的倾 向,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高片酬、高成本的不 良风气;要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真人秀节目不应变成低俗娱乐秀场,不 得设置违背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的节目规则与低俗噱头等。
传媒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第四小点
媒体的工作本应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培养大众辨别能力,从而使我们生 活环境更透明。因此,对真实的追求,对真相的探索,应该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 但是现在有很多媒介从业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造假煽情,错误引导大众,严重阻碍了我国 传媒产业的发展。
TH E S C E N E R Y H E R E IS E X C E P TIO N A L L Y B E A U TIF U L .
TH E S C E N E R Y H E R E IS E X C E P TIO N A L L Y B E A U TIF U L .
我国大部分传媒产业管理不够规范 表现在:
第三小点
一是没有规范的传媒理论或标准做指导,缺少相应的行业规则和法律规范. 二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致使存在严重的行业垄断,资源浪费现象频频出现。全国有不少媒介 也曾尝试开展多元化的经营,但由于经验不足,介入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领域,结果投资的分 散不仅没有收到规模经营的效果,反而累及主业的发展。 三是传媒管理人才出现断层现象。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传媒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 我国从业者中,符合传媒经营管理条件的人却屈指可数。没有好的管理者,何谈有规范的管理 与合理的运作,这必然会阻碍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第三小点
电视节目制作能力低下
根据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广电媒介经营发展战略” 调研课题《电视节目市场研究技术报告》 的数据显示
62.4%
63.8%
85%
11%
有 62.4%的电视,其 11%以 上的节目来源于购买
11-50%
有 68.3%的电视台,其 11~ 50%的节目来源于自制
50 %
超过 85%的大多数电视台,其 自制节目不到播出节目的一半
TH E S C E N E R Y H E R E IS E X C E P TIO N A L L Y B E A U TIF U L .
我国传媒产业背离传媒职业道德
第二小点
传媒传递的信息必须满足受众的需要,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但是,当前我国传媒出 现一个误区,在处理广告商和读者的关系上,盲目地为广告商服务,而不重视文化信息产品 的质量,致使一些低俗节目层出不穷,如真人秀节目的同质化。《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 来了》,《花儿与少年》和《花样姐姐》。不但模式雷同,笑点雷同,炒作方式雷同,就连 名字听上去也有很多相似。这种同质化中,只看得到“拼明星”和“拼炒作”,看不到任何 真正的创新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