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专项训练1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像如图,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0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10s末,甲、乙两车相距300mC.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相遇D.若乙车在前,则可能相遇两次2、如图中K、L、M为静电场中的三个相距很近的等势面(K、M之间无电荷).一带电粒子射入此静电场中后,依a→b→c→d→e轨迹运动.已知电势U K<U L<U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粒子带负电B.粒子在bc段做匀减速运动C.粒子在b点与d点的速率相等D.粒子在c点时电势能最小3、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距离为d,用导线、电键K与一个n匝的线圈连接,线圈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变化磁场B中。
两板间放一台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表面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
K断开时传感器上有示数,K闭合时传感器上恰好无示数。
则线圈中的磁场B的变化情况和磁通量变化率分别是A.正在增加,B.正在减弱,C.正在减弱,D.正在增加,4、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 5πt cm。
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列简谐波的振幅为20 cmB.这列简谐波的周期为5.0 sC.这列简谐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5 cm/sD.这列简谐波沿x轴正向传播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输出端接有一交流电动机,此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当原线圈两端接有正弦交变电流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P0,电动机恰好能带动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匀速上升,此时理想交流电流表A的示数为I。
若不计电动机的机械能损耗,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P0 B.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mgvC.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D.整个装置的效率为6、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
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的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另外,还应用到了其它的规律和结论,其中有A.牛顿第二定律B.牛顿第三定律C.开普勒的研究成果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7、如图所示,OO’是半圆玻璃砖的中心线,有两束与OO’平行且距离相等的单色光a和b,从玻璃砖射出后相交于OO’上方的P点,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a光在玻璃中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大B.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比b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大C.若b光照射某金属可以使其发生光电效应,而a光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若用这两种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的干涉图样,两个相邻亮条纹的间距较小的是a光8、某空间存在着如图所示的足够大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在磁场中A、B两个物块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带正电,物块B不带电且表面绝缘.在t1=0时刻,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块B上,物块A、B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相同的运动.在A、B一起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可以反映A所受洛仑兹力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B.图乙可以反映A对B的摩擦力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C.图乙可以反映A对B的压力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D.图乙可以反映B对地面压力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选择题专项训练21、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场是一种物质,它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它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方向互相平行C .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108m/sD .由于微波衍行现象不明显,所以雷达用它测定物体的位置2、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 ,A 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 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 .球B 对墙的压力增大B .物体A 与球B 之间的作用力增大C .地面对物体A 的摩擦力减小D .物体A 对地面的压力减小3、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设月球密度与地球相同,则绕月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探月探测器的运行周期约为( )A .1hB .1.4hC .6.6hD .24h4、图乙为一台小型发电机构造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像如图甲所示。
发电机线圈内阻为1.0Ω,外接灯泡的电阻为9.0Ω,则( )A .电压表的示数为6VB .在s t 2101-⨯=的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为零C .若线圈转速改为25r/s ,则电动势有效值为3VD .若线圈转速改为25r/s ,则通过早灯的电流为1.2A5、如图所示, 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
在该区域中,有一个竖直放置光滑绝缘圆环,环上套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
O 点为圆环的圆心,a 、b 、c 、d 为圆环上的四个点,a 点为最高点,c 点为最低点,bd沿水平方向。
已知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现将小球从环的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能越过与O等高的d点并继续沿环向上运动B.当小球运动到c点时,洛仑兹力最大C.小球从a点到b点,重力势能减小,电势能增大D.D.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6、一颗速度较大的子弹,水平击穿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大B.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C.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长D.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7、如图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且在图示范围内振幅不变)。
波速为2m/s,波长为0.4m,E点是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是振动减弱点B.E点是振动加强点C.B、D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8cmD.t=0.05s时,E点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2cm8、如图所示,一细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光,取其中的abc三种单色光,并同时做如下实验:①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双缝间距和缝屏间距均不变)②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照射锌板③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垂直投射到一条长直光纤维的端面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如果b种色光能产生光电效应,则a种色光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B.c种色光的波动性最显著C.c种色光穿过光纤的时间最长D.a 种色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选择题专项训练31、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其中有,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竖直向上发射升空阶段和返回地球的向下减速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航天员所经历的运动状态是( )A.超重、失重 B.超重、超重C.失重、超重 D.失重、失重2、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 向b 传播,相距10.5m 的a 、b 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中a 、b 所示,则( )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cm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8.4m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l0.5m/sD.该波由a 传播到b 可能历时7s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压力、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具有一定的影响②.从同种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③.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要吸收能量④.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只有相近核子之间才存在核力作用A.② ③ B.③ ④ C.② ④ D.① ③4、a 、b 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束如图所示.用a 、b 两束光( )A .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由此确定光是横波B .先后照射某金属,a 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b 光照射时也能逸出光电子C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b 光不能进λ空气,则a 光也不能进入空气D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 光的反射角比b 光的反射角大 5、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 施加一水平力F ,F-t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两物体在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则 ( )A .2~3s 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B .A 对B 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力F 的方向相同C .2s 末时A 对B 的摩擦力对B 做功的瞬时功率最大D .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F A B F t/s10 -10 1 2 3 4 5 6 图甲 图乙6、如图所示,Ⅰ、Ⅱ、Ⅲ是竖直平面内三个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k 为轨道最低点,Ⅰ处于匀强磁场中,Ⅱ和Ⅲ处于匀强电场中,三个完全相同的带正电小球a 、b 、c 从轨道最高点自由下滑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k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k 处球b 速度最大B .在k 处球c 对轨道压力最大C .球b 需时最长D .球c 机械能损失最多 7、如图所示的电路,a 、b 、c 为三个相同的灯泡,灯泡电阻大于电源内阻,当变阻器R 的滑片P 向上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灯中电流变化值等于c 灯中电流变化值B .a 、b 两灯变亮,c 灯变暗C .电源输出功率增大D .电源的供电效率增大8、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
t=0时,乙电荷向甲运动,速度为6m/s ,甲的速度为0。
此后,它们仅在相互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速度(v )一时间(t )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A .甲、乙两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 .t 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C .0~t 2时间内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一直增大D .t 1~t 3时间内,乙的动能一直减小高考选择模拟题4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B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则条纹间距变宽C .光导纤维的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D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ab c P R 0v ka kb k cB E E ⅢⅠⅡ2、我国在今、明两年将发射10颗左右的导航卫星,预计在2015年建成由30多颗卫星组成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此系统由中轨道、高轨道和同步轨道卫星等组成.现在正在服役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而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000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质量必须相等B.GPS的卫星比“北斗一号”系统中的卫星周期短C.“北斗二号”中的每颗卫星一定比“北斗一号”中的每颗卫星的加速度大D.“北斗二号”中的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高轨道卫星的线速度3、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沿顺时针方向做以Q点为焦点的椭圆运动,O为椭圆的中心,M、P、N为椭圆上的三点,M和N分别是轨道上离Q点最近和最远的点,则电子在运动的过程中()A.在M点的速率最小B.在N点的电势能最小C.在P点受到的库仑力方向指向O点D.椭圆上N点的电势最低4、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此后A和B分别经过最短时间0.1s和0.7s回到该时刻位置.则()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C.图示时刻A点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D.图示时刻B点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5、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m B,由于B球受到风力作用,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B.B球受到的风力F为m B g tanθC.杆对A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D.A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 Bm A+m B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长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生的光频率最小C .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60 eVD .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1.11 eV7、如图所示为一台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400匝,n 2=800匝,如果导线的电阻忽略不计,那么可以确定 ( )A .这是一台升压变压器B .副线圈两端电压是原线圈两端电压的一半C .通过副线圈的电流是通过原线圈电流的一半D .变压器输出电功率是输入电功率的一半8、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线圈所围的面积为0.1m 2,线圈电阻为1Ω.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I 的正方向从上往下看是顺时针方向,如图(1)所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 )A .在时间0~5s 内,I 的最大值为0.1AB .在第4s 时刻,I 的方向为逆时针C .前2 s 内,通过线圈某截面的总电量为0.01CD .第3s 内,线圈的发热功率最大选择题专项训练51.北京奥委会接受专家的建议,大量采用对环境有益的新技术,如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将采用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