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发生率广西建工集团联合建设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万汇华府项目部人类补完计划委员会QC小组目录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QC小组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选择课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现状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目标设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分析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确定要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制定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对策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检查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巩固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总结和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活动成果报告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四、活动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南宁市秀灵路北东侧,地面以上1#楼为三十三层商住楼,底部两层商铺,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2#、3#、4#楼为三十四层住宅,地下两层车库和设备用房,负二层局部人防地下室,结构体系为框架-抗震墙结构。
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设计等级二级,抗震等级三级。
1#楼高度,2#、3#、4#楼高度;高层住宅采用预应力静压管桩+筏板基础,纯地下室分别采用静压管桩、柱下独基和墙下条基。
地下室建筑面积㎡,1#楼建筑面积㎡,2#楼建筑面积㎡,3#楼建筑面积㎡,4#楼建筑面积㎡。
本工程住宅部分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使用强度等级为C25的普通硅酸盐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方法为现场泵送。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浇楼板在浇筑完成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成为目前结构质量中最常见的“新生性”通病。
虽然绝大多数裂缝的宽度都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对结构的安全及使用功能影响不大,但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必将影响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及正常使用功能,因此裂缝出现后往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修复,既增加了建造成本,也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
为了降低楼板裂缝发生率,我项目部QC小组针对楼板裂缝问题采取了有力措施,大大降低了1#楼楼板裂缝发生率。
二、QC小组概况1.小组概况4. 小组活动计划横道图三、选择课题1、选题:开展QC活动,降低商住楼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发生率。
2、选题理由:(1)已竣工的2#楼主体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楼板存在较多的裂缝,部分裂缝贯通并伴有渗水现象,为了达到交房标准,对裂缝采用了环氧树脂注浆法进行处理,处理费用高达万元,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公司领导下达了指令,要求项目部成立QC小组,总结此前经验,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楼板裂缝发生率,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并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一套可以借鉴的方法。
(2)由于一般的购房业主对楼板裂缝出现的机理不甚了解,一经发现往往对其抱有较大的恐惧心理,甚至在交房过程中引发纠纷,一旦产生此类纠纷,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对建设单位和本单位的声誉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建设单位要求项目部必须设法解决楼板裂缝问题,避免在1#楼建设中重蹈覆辙。
(3)现浇楼板裂缝目前仍是建筑工程中的顽症,不容易根除,若能解决该问题,对公司施工水平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4)现浇楼板裂缝经过处理后一般不会对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带来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裂缝破坏了结构的整体性,并且裂缝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缓慢发展,从而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控制楼板裂缝发生率对提高建筑的可靠性是很有必要的。
(5)按合同要求达到合格结构主体,满足客户要求,树立企业形象。
(6)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现状调查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是商住楼工程的质量通病,为此,本QC小组通过对已完成主体施工的2#楼现浇楼板所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对发现的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部位进行了调查统计、归类、分析,得到如下统计表:调查统计表制表人:黄运辉根据上表数据绘制裂缝部位排列图:制表人:黄运辉分析:通过排列图我们看出:A类因素对应于累计频率0-80%是引起砼楼板裂缝的主要因素(第1、2项);B类因素对应于累计频率80%—90%为次要因素(第3);C类因素对应于累计频率90%—100%为一般影响因素(第4、5项),样本中裂缝发生率为%。
五、目标设定1、目标值分析及确定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允许出现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
三级裂缝控制根据构件的不同使用环境选择,其中一类环境最大允许值为,其他类别为。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对现浇混凝土结构缺陷处理作了简要说明,构件出现裂缝且必须处理时,处理方案实施前应得到设计单位认可。
本次QC 活动的对象为1#楼处于一类环境中的楼板,在查阅了各类规范后,并未发现有关楼板裂缝发生率的硬性要求,仅对裂缝宽度及处理措施略有说明,本次活动仅涉及裂缝发生率,在综合考虑了建设方要求、目前的施工条件、本公司以往承建工程的相应数据和节约处理成本3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等因素后,目标值估算如2、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现浇楼板的裂缝问题是在施工中的通病,也是质量控制的难点,裂缝一般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通常不会影响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功能,但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维权,肉眼可见的楼板裂缝易在交房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本工程为公司重点控制工程,我QC 小组成员技术力量强,人员素质高,有着较丰富的施工经验、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并且获得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
此外,建设单位对现浇楼板裂缝非常重视,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多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一些措施,避免楼板裂缝的发生。
六、分析原因QC 小组结合本工程及南宁在建住宅楼项目调查数据分析,得出造成裂缝出现的原因见以下图。
影响砼楼板出现图2:因果分析图制图:廖伟业七、确定要因QC小组结合调查材料总结得出要主因如下:制表:杨鹏八、制定对策在对影响混凝土楼板施工质量的要因分析研究后,QC小组结合施工经验和实际施工条件研究制定了以下对策,见下表:九、对策实施实施1:浇注混凝土时采取二次抹压法,混凝土在由初凝转为终凝直至增长强度过程中,由于组成混凝土结构自身材料性质的影响以及混凝土大量的脱水,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较多的微裂缝,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这些裂缝可进一步开展,进而成为混凝土表面裂缝甚至贯通裂缝。
因此尽可能在终凝前消除这些裂缝,是控制裂缝的有效方法。
“二次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时,进行第一次振捣和表面抹压,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混凝土初凝时左右,内部已产生微裂缝时,再进行第二次振捣和抹压,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晶体重组,消除初期产生的混凝土裂缝,达到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减少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具体操作如下:1.施工工艺流程: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图机械抹压施工工艺流程图2 操作要点人工粗平:在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技术工人紧跟浇筑进度,采用自制长木搓板按照平线进行大体找平。
保证无多余混凝土堆积。
人工精平:混凝土浇筑一段距离,在人工粗平后,混凝土技术工人采用铝合金刮杆严格按照平线对浇筑面拉线找平,特别加强在柱根、墙根处混凝土平整度的控制。
人工第一次抹压:在人工精平后混凝土初凝前,混凝土技术工人对面层先进行第一遍抹压。
机械抹压:人工抹压后,技术人员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当时大气温度、混凝土塌落度及上人采用机械开始抹压的时间(混凝土硬化程度)做详细记录。
经多次比较、讨论分析,制定出不同条件下开始机械抹压的时间标准。
采用机械抹压时,操作工人应双手握紧机械,根据抹压平整度及抹压后的效果,及时调整抹压角度,达到良好的抹压效果。
毛化处理:在机械精抹后,面层平整、密实,这时采用人工对面层再次抹压,达到光滑程度要求,采用40cm宽硬质毛刷进行毛化处理,毛化是施工人员脚踩300*200面层保护板,以防抹压留有脚印,加强成品保护。
混凝土养护:在人工毛化后的混凝土面层上不能立即覆盖薄膜,等面层混凝土硬化(留有轻微脚印)时进行覆盖,既防止过早失水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又达到良好的效果。
劳动力组织:劳动力组织一览表实施2:针对施加荷载时间过早的问题,项目部规定混凝土浇筑完成后8~12小时即砼强度未达到以前,严禁在其楼板表面施加荷载,包括在上面踩踏、堆放周转材料、安装模版支架等。
在混凝土浇筑后至少14天后才可以拆除底模,期间除正常养护外,不得施以大的动荷载和集中堆载,如必须进行,应做好缓冲措施。
赶工期时,利用局部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差,先对早完成的部位放线和搭设下一层模板支撑,禁止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8小时以内向楼板施加荷载,此时砼强度不足,极易产生裂缝。
实施3:本工程混凝土养护采取自然洒水养护和覆盖相结合的办法。
在混凝土初凝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楼板在混凝土初凝以后开始覆盖养护,在终凝后(12小时后)开始浇水,覆盖物主要选用塑料薄膜,混凝土覆膜养护期间,应采取覆盖,淋水浇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并保证模板边缝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24-48小时后可微松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至规定龄期(7天)。
混凝土去除覆盖物及模板后应对混凝土楼板采用浇水,蓄水及继续覆盖等措施进行养护,覆膜期间应保证覆膜的完整,内表面具有凝结水珠,并尽量延长混凝土养护时间。
养护时间与水泥品种及有无掺加剂有关,常见水泥正常温度下应不少于7天;掺有外加剂或抗渗抗冻等要求的项目,应不少于14天。
十、检查效果在实施了上述措施后,项目部对1#楼楼板进行了抽查和记录,共计59处,在抽查过程中仅发现10条裂缝,样本裂缝发生率由%降为%,现浇楼板质量明显提高,楼板裂缝率明显下降,现浇楼板的裂缝控制达到了将裂缝率控制在19%以下的预期目的,节约裂缝处理费用约为C=25000**%/%)=308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