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九章算术》和珠算、《石氏星表》和浑仪、《伤寒杂病论》和《本

人教版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精选对点训练:《九章算术》和珠算、《石氏星表》和浑仪、《伤寒杂病论》和《本

《九章算术》和珠算、《石氏星表》和浑仪、《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关于珠算在明清时期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珠算的普及和发展主要基于商业的繁荣B.人们尚无法运用珠算法解决开立方运算问题C.海禁政策的实行使得珠算法没有传播到国外D.清朝时期珠算法开始传播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2.下列关于《九章算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约成书于战国②汇集了包括田亩、粮食、仓窖、土方、赋税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③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④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

但韩信很快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

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D.《黄帝内经》4.下列属于《九章算术》中所记载的,且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的是()A.割圆术B.十进位值制记数法C.极限思想D.精确的圆周率5.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②以算筹为计算工具③以算盘为主要计算工具④以十进位值制记数系统为计算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数学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有一部著作记载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这一数学著作应该是()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C.《缀术》D.《齐民要术》7.在汉代,某人要修建储存粮食的仓窖,他可以参考()A.《九章算术》B.《黄帝内经》C.《授时历》D.《石氏星表》8.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美丽的天宫在这一年也将分外多彩。

日月食、流星雨、地内行星大距、地外行星冲日等精彩天象会在2011年轮番登场。

某校在介绍有关天文知识时搜集了以下信息,正确的是()①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②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关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的国家。

④战国时期,中国已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某校学生历史兴趣小组拟组织“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展览”。

下列图片中与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简仪同类陈列最合适的是()10.甲乙两位同学来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陈列馆,看到了下列两幅名叫“浑仪”的照片,有了如下一段对话,他们的判断比较接近史实的一项是()A.甲:这一组雕塑作品表达了科技是生产力的寓意B.乙:不对,这一组雕塑作品是想证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C.甲:如果是科技仪器的话,应该是张衡的测量地震的仪器D.乙:它给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应当是天文观测的仪器11.归纳是复习历史、活化知识的重要方法。

某同学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归为一类。

按其归纳标准,他还可以选择()A.《离骚》B.《石氏星表》C.《四书章句集注》D.《红楼梦》12.周杰伦在《本草纲目》中唱道:“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赞美了中医学B.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C.涉及的药物学巨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D.《本草纲目》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13.据百度百科介绍,中国古代有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科学巨著,其资料被达尔文《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引用。

这本科学巨著是()A.《授时历》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14.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主要是因为()A.记载的药物种类多B.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C.分类方法先进D.对世界影响巨大15.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的,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齐民要术》16.古代中国是一个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许多门类的学科与近代西方科学原理相通,不过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难以用西方理论进行系统解释,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不太相容。

但是在今天的“非典”和“禽流感”中中国古代文明却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授时历》17.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著作是()A.氾胜之的《氾胜之书》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C.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8.电视剧《大国医》获得观众好评,出品人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认为,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能够获得多方青睐,除了主创人员的出色表现外,主要原因在于国人对中医国粹文化的渴求和回归。

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九章算术》19.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

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应该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天下郡国利病书》答案解析1.A【解析】明清时期人们可以运用珠算法解决开立方运算问题;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以至世界其他地区,故只有A项正确。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记忆能力。

《九章算术》成书于西汉末到东汉初年,其余选项说法正确。

3.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这应是数学方面的成就。

A项是天文学方面的成就,B项是数学方面的成就,C项是农学方面的成就,D项是医学方面的成就,故选B。

4.B【解析】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重要成就,它用有限的符号可以表示无穷无尽的数,而且简捷明快、方便运算,所以马克思称之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5.B【解析】《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其突出特点就是上述的①②④,而算盘应用直到明清时期才得到普及和发展,③不是古代数学体系的特点。

6.B【解析】此题属于识记性题目。

《周髀(bì)算经》乃是算经的十书之一。

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原名《周髀》,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缀术》是祖冲之父子所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

故只有《九章算术》正确。

7.A【解析】修建储存粮食的仓窖需用到计算,《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因此答案为A项。

8.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成就。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制作了测量天球面坐标的浑天仪。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关于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等的记载。

9.B【解析】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分析,A项为司南,B项为张衡制造的浑仪,C项为中医练习针灸的铜人,D项为活字印刷的模板。

郭守敬的简仪和浑仪同为测量的天文仪器,故B项符合题意。

10.D【解析】图一是西汉或西汉以前的浑仪,图二是元代郭守敬革新的简仪,二者都是当时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故D符合题意。

11.B【解析】题干中的归类是按照古代中国科技划分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属于古代科技,A、C、D三项分别属于文学、思想、文学类。

故选B。

12.D【解析】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故答案为D项。

13.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大成就从达尔文的著作《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可以推断出引用的资料与动物和植物的记载有关。

而这一系列著作中对植物做了详尽的描述的为《本草纲目》,故答案只能为B。

14.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百科全书”和所学史实可知指的是学科涉及动物学、植物学、化学等。

1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只要能准确识记教材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写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故本题答案为C。

有些同学易误选B项。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写,它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誉为“万世宝典”。

A项《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D项是农学著作。

故排除A,B,D三项。

16.C【解析】从材料中“非典”和“禽流感”可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应该是医学的著作,选项中A项是数学著作,B项是农学著作,C项是医学著作,D项是天文学著作,故选项A,B,D均不正确,只有C 项正确。

17.C【解析】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该书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

18.B【解析】A项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B项系统论述了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C项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D项是数学专著,故选B。

19.B【解析】《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 000年前的秦汉时期,不符合材料中“公元后的两个世纪”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时间属于历史上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于210年写成的医书,故B项正确;《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医书,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末清初顾炎武关于地理方面的著作,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