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统训练老师工作总结

感统训练老师工作总结

感统训练老师工作总结篇一:感统总结10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感统设备使用培训班,为期5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总结。

进入特殊教育学校以来我常常听说感统训练,但一直并不了解其真正意义。

这次培训解开了我的疑惑,原来感统训练对于智障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天由南京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王辉教授给我们进行了全天的培训。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

感觉统合训练最适合于5、6岁至11、12岁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的儿童。

对于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有五个方面: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听觉、视觉。

感统训练就是通过运用一些专用的训练器材来帮助特殊儿童改善各系统的失调。

了解了基本理论我发现原来每一个特殊学校的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感统失调问题,感统训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午我们还对学生个案进行了感觉统合能力的评估,从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觉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大年龄的特殊问题,四个方面进行打分,利用评估能够非常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制定训练方案。

一天的培训让我对感统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有了理论的基础,第二天我们在王辉教授的带领下认识了感统训练的器材,还进一步了解了各种器材的训练方法。

王辉教授还分析了各种训练方法的训练目的。

比如万象组合中包括了呼啦圈、平衡木、小栏架等等器材,教师可以组合成不同的运动项目,如跳跃训练学生的上下肢协调,前庭系统;跨栏训练学生身体双侧的协调及平衡觉;平衡木还可训练学生的注意力;组合成障碍赛,又可训练学生的听指令能力以及动作企划能力。

训练方式可谓千变万化,让我大开眼见。

下午我们还亲自到感统室尝试了一下各种器材的运用,这些色彩明亮的运动器材让人眼前一亮,立刻可以激发玩的兴趣,有些项目还挺难的,比如旋转陀螺,如果不经过训练自己转起来很难。

我不由想到如果教会学生将会多么有成就感。

在玩的同时,老师们也不忘分析每一个运动项目的训练目的,如旋转陀螺,就可以同时锻炼到学生的前庭觉和本体觉。

这玩中的学问可真大。

第三天,特教学院的石晓辉老师给我们进行了感统训练活动设计的的讲座,有了两天的基础我们已经能够很熟悉的说出各种训练器材和训练方法了,通过第三天的巩固更加强了感统训练的实操。

培训的倒数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鼓楼区特教学校,并观看了两堂该校老师上的感统训练课。

通过实际听课以及王辉老师的点评,我对感统训练课如何上,如何组织活动有了深刻的理解。

作为体育老师更可以结合这些知识,从专业角度去锻炼学生的感统系统,使目标更明确,训练更有效。

下午我们南京组的老师上了一堂实操课,这堂课是我们南京9位老师智慧的结晶,每一个人都非常认真的准备,最后也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

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考试,从第一天开始就有点紧张考试,看后面的题库也不是很明白,但最终每个人都顺利拿到了结业证书,此时思路已经非常清晰。

我联系到体育教学中感统训练对于智障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我上课太多普小模式,并且不确定每一项运动到底给学生的帮助是什么,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这些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我组织活动也有了依据,不再那么迷茫。

我认为这次培训非常有意义,给了我一个专业成长的机会,不但学习了新的知识,还开拓了我的思路。

这次培训集合了全省各个特殊学校的骨干教师,通过互相的交流我也增加了见识,对培智学生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我感受到特教行业里有这么一大批爱岗敬业的老师,这条路并不孤单,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回去之后我将好好总结这次学习经验,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受益于其中。

篇二:感觉统合教学活动总结感觉统合教学活动总结11月22日到12月17日在三园进行了一项实验活动,内容是进行感觉统合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

背景:一直以来的感觉统合教学都在园中进行,但是很少得到园中关于幼儿训练成绩的反馈。

在12月份教研部进行课改,感觉统合教学将教学效果作为整体活动的重点环境,将幼儿成绩作为对教师的考核的其中一项。

在三月份新的教学内容实施前希望教师有具体的感受,所以选择这一时间在全园推行此活动,并配合训练后的竞技赛活动。

因为比赛活动从原有的每班选择一、二名幼儿变为每班抽取十名幼儿,这样操作更具有普遍性,更容易了解每个幼儿的训练成绩。

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后,也将进行此种教学效果的考评。

所以,可以说这次活动是教学转型前的一次热身活动。

目的:(1)了解幼儿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训练成绩提高的比率。

(重要、直接)(2)观察幼儿通过训练活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改善。

(次要、间接,但具有长远的意义)(3)三园的活动是对全园推进些活动提供参考。

(重要、间接)(4)为教学转型做好铺垫工作。

(重要、间接)训练内容:小班乌龟仰躺、中班静态飞机、大班趴地推球。

活动的准备:一、选择课题。

这是第一次操作实验课题,我们都没有更的实际经验,所以在选择内容时要把握两点原则。

一、附和要求,能够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

二、易于操作和观察。

经过思考后,还是选择了这三个训练内容。

原因是些三个项目不受场地的限制,不需要专业的器具,幼儿可以同时进行,占用的时间不会太长,动作的技巧易于幼儿和教师掌握。

而且这三项活动一直在园中进行,以有了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课题操作园。

幼儿的人数、场地、教师的水平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三园在10月份刚刚装修完成,环境有一定的优势。

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全园中属于中等,幼儿的人数是每班10到15名,在各园所中很有普遍性。

三、培训及物品的准备当选择好了内容和园所之后,我将本次活动的想法与解经理、党园长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她们的认可和支持。

在活动开始前,我先后去过两次三园,与幼儿园的老师做了认真的探讨。

对物品的准备,环节的设计都做了细致的安排。

并最终敲定负责的三名教师,小班尤丹老师、中班高嘉老师、大班赵春阳老师。

当一切准备做好之后,我们研究决定将活动的时间由12月初提前到11月底,这样多出的一周可以进行总结,并为对全园的教师培训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样三园感觉统合实验活动就开始了!9144活动的过程:一、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工作。

利用月底家长会的时间向家长介绍了本次活动,并在家长会上请全体幼儿进行展示,使得家长对幼儿当时的表现有所了解。

而且老师还向家长介绍了标准的动作及进行此项活动的意义,这样可以促使让家长回到家中与幼儿继续练习。

中班的高嘉老师从本班的幼儿中选择陈泊宇小朋友做个案,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家长非常支持宝宝进行这一活动,并在家中对宝宝进行了训练。

老师发现每周一,幼儿的成绩都会进步。

二、每天进行训练从第一天开始,每位老师都加强了幼儿的训练。

训练开始的时候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小班。

小班当时有十几名幼儿,只有两名幼儿是班内的原有儿童,其他幼儿多是上月或本月新入幼儿。

带领他们进行训练,首先是要让幼儿配合、愿意参与。

小班的尤老师想出了很多好点子,如:以情境的活动进行,让小朋友和小动物一同进行活动。

这样增加的趣味性,宝宝们都愿意参与了。

由于本次活动是在正常教学外增加的训练内容,所以原有的一切活动都不能够受到影响。

老师们只好利用下课后、吃水果前短暂的时间进行活动。

大班的赵春阳老师只有一个人带班,11月还是她申请晋升中级参加考核的时间,日常的工作非常的繁忙。

而且在三位老师中只有她接受过感觉统合的培训,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她给两位老师的帮助也是今天取得成绩的一个主要原因。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还要车头带"。

党园长每天都在关注着孩子的训练,有时在班中和孩子一块儿做训练,有时在旁边给孩子们加油。

并在老师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向老师提供一些指导。

实验活动就在党园长的督促下顺利的进行着。

三、幼儿的观察及记录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幼儿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每天的记录中体现出来。

此方面主要做了两项:(1)展示板每班都有一个大的展示板,记录着幼儿每天的成绩。

小班和中班展示板设计的既美观又实用。

一个是"小乌龟赛跑",一个是"小飞机起飞了"。

每个幼儿都有一个小标志,每天的训练后都会留下一个小脚印,这样会很容易的看出每天宝宝的成绩提高了多少。

大班的展板是表格的形式,由幼儿记录自己的每天推了多少个球。

到后期孩子都会看这张大表了,知道自己每天的成绩,也会和其他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谁是今天的第一名。

孩子的自信心就在每天成绩的提高和老师的鼓励中建立起来了。

(2)记录本为了了解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改变,每位老师手中还有一本记录。

为了减少老师的压力和负担,在训练之初我们一块儿在每个班内选择了两名幼儿。

整个观察和记录就围绕这两名幼儿进行,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记录本上记录了幼儿的自然情况、训练前表现、每天的训练表现、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这样了记录让我们的老师可以学会观察孩子,并进行思考,从孩子的表现中找到原因,对教师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

四、训练后总结在训练进行的第三周快结束时,我又给老师安排了一个任务,就是每人写一份总结性的实验报告。

要求将操作的整个环节进行阐述,包括:准备、指导、个案、家长工作等内容。

利用一周的时间,老师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我手里有了这三份报告。

记得我是在晚上8点多看完这三份报告的,因为非常兴奋,当时就给党园长打了电话,表达了我的感激之情,并对她们的工作进行了肯定。

因为通过这三篇文章,我看到了每位老师认真而努力的工作。

除此之外还给了我非常深的感受,就是教师能力的提高。

特别是小班尤丹老师,她刚从校门走出来不久,对感觉统合知识几乎没有了解的新老师。

可以说,当时选择由她来负责训练,我的心里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但是通过报告可以看出,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她对幼儿进行乌龟仰躺活动的指导、活动的意义、对幼儿表现分析方面的技能已经非常的纯熟了。

就在前一段时间,我还一直在思考如何对园内教师进行感觉统合内容的培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三园的几位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希望。

现在实验活动结束了,总结本次活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很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幼儿操作些三个训练项目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如:小班汪展鹏小朋友训练前无法按标准动作抬头,不会做。

训练后可以动作标准进行55秒。

中班陈泊宇小朋友训练前不能按要求完成,姿势不正确。

训练后进行45秒,动作规范。

大班何乐唯小朋友训练前两分钟推球89次训练后两分钟推球185次。

由于幼儿基础的不同,操作此项活动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多数幼儿成绩提高较快。

也存在个别幼儿改变不明显的情况。

(2)幼儿的日常行为活动可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得到改善。

在老师的记录中都可以反应出这一点。

主要表现在幼儿身体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注意力方面。

幼儿通过进行活动,提高了颈背部的肌肉张力和全身的控制能力,让宝宝坐的更稳,而且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前庭神经系统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