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北站基坑开挖技术交底1 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4-2008.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3]《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图。
2 基坑开挖技术要求(1)车站主体基坑长237.1m,两侧宽25.3m,中心处宽21.3m,深18.88m~20.93m,车站主体基坑土石方开挖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从上至下,对称平衡”的施工原则。
(2)遵守基坑开挖时空效应规律。
基坑的变形与土方开挖的时间、空间、开挖位置、无支撑暴露时间有关。
在基坑工程实践中,基坑开挖因某种原因暂停一段时间,变性会随时间不断增长。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适当减少每步土方开挖的尺寸,并减少未支撑前围护结构的暴露时间,有计划地对基坑中的土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划分:分层、分条、条块、对称、平衡地进行开挖,以期在每一时刻都利用土体的抵抗力形成的空间作用,加强对围护结构稳定的支撑,减少围护结构的位移,提高基坑的稳定性,因而也减少了周围地层的移动。
(3)基坑四周需预留三角上护坡,每层开挖厚度不宜超过3m,并应由人工开挖支撑沟槽。
(4)开挖沟槽底至支撑下0.5m处及时架设腰梁及支撑,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钢支撑的安装偏心应小于20mm,在支撑未达到正常使用前,不得超挖下层土方。
(5)开挖至距坑底300mm时应由人工开挖、找平并对坑底进行及时封闭,不允许欠挖,尽量减少超挖,一般控制在-50mm。
(6)基坑开挖施工时,围护结构周围的地面堆载不得大于20Kpa,且基坑周边2m范围内不得堆载。
(7)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采取措施避免碰撞。
基坑部分进入基岩段需采用爆破施工,需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爆破要求进行施工。
(8)基坑分段开挖施工时,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安全的纵向放坡坡度,雨天或长时间不开挖时应做护坡处理,应严防基坑内发生纵向滑坡。
(9)分段开挖时,保证每一施工分段内设有一集水井,确保及时排除基坑渗水。
3 基坑开挖方案3.1 施工准备基坑开挖的施工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所有材料、设备、运输作业机械、水、电等必须进场到位。
2、弃土地点必须落实,弃土线路畅通。
3、降、排水系统正常运转。
4、管线改移,支吊保护全部完成或落实好开挖过程中的加固保护措施。
3.2 开挖机械和运输机械根据本标段基坑工程的围护结构形式、基坑规模、地质条件、工期要求、场地条件及车站总体安排要求,选液压反铲挖掘机开挖为主,基本上采用小型反铲挖土机挖土,大型反铲挖土机负责装土方的传递方法进行挖土。
辅以推土机、装载机、桁架龙门吊等设备,弃土外运则以自卸汽车为主。
3.3 基坑开挖及支撑施工工艺及施工参数基坑从两端自西向东,由东向西,对称开挖至基坑中心处,纵向共分十二段,其中第一段和第十二段开挖长度为18.55m,其余各段开挖长度为20m,每段中又分七层,每层分成3m一小段,每小段挖方量约2003m,限在8小时内挖完而后即于4小时内再挖去3m一小段土方而暴露的围护结构旁的土尽快在4小时内安装1根Φ600×16mm钢管支撑,按设计施加支撑设计轴力的30%~50%。
开挖到基坑设计底面时,也分3m一条开挖,每开挖3m宽一条立即浇制一条宽3m的混凝土垫层,以起底撑作用,按此施工参数进行开挖支撑,地下围护结构的无支撑暴露时间限制在12小时以内,见图1-2。
基坑开挖中纵向土坡坡度的采用,系经过按条分法对纵向边坡抗滑动稳定性的验算,抗滑动安全系数Ks符合要求。
在宽度小于20m的车站深基坑中,此安全系数Ks>=1.2,在宽度大于20m的车站深基坑中Ks>=1.5。
经过验算,本次开挖坡度采用45度符合要求,安全系数Ks>=1.5,详见 6 边坡坡度稳定性验算。
当某开挖段做好内部结构后纵向边坡要保留较长时间时特别注意采取护坡措施,防止暴雨及地面水流冲刷边坡而引起边坡塌滑冲断支撑甚至导致基坑支护结构坍垮。
3.4 开挖和出土1、开挖步骤①第一层土方开挖:自地面分段、分层开挖到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底面标高,及时架设钢筋混凝土支撑,开挖高度1.2m。
②第二层土方开挖:自地面分段、分层放坡开挖至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底面标高下3m,放坡坡度为450,弃土直接装入自卸汽车倒运或外运,开挖高度3m。
③第三层土方开挖:自地面分段、分层放坡开挖至第二道支撑的底面标高,及时架设第二道支撑,放坡坡度为450,第三层开挖高度3m。
④第四层土方开挖:自地面分段、分层放坡开挖至第二道支撑的底面标高以下3m,放坡坡度为450,第四层开挖高度3m。
⑤第五层土方开挖:自地面分段、分层放坡开挖至第三道支撑的底面标高,及时架设第三道支撑,放坡坡度为450,第五层开挖高度3m。
⑥第六层土方开挖:自地面分段、分层放坡开挖至第三道支撑的底面标高以下3m,放坡坡度为450,第六层开挖高度3m。
⑦第七层土方开挖:自地面分段、分层放坡开挖到距基底标高以上0.3m处,开挖高度1.6m,留下30cm土体人工开挖。
2、基坑开挖工艺流程图如下图1-1 基坑开挖工艺流程图.3、基坑开挖及支撑施工流程示意图见图1-2,图1-3。
4、出土方法①对第一层土体,弃土直接装入自卸汽车倒运或外运;②对第二层土体,弃土用大型反铲挖土机直接装入自卸汽车倒运或外运;③对第三、四、五、六、七层土体,采用小型反铲挖土机挖土,选用大型反铲挖土机负责装土的传递方法进行,弃土传至地面自卸汽车倒运或外运。
3.5 挖土机械配备和出土量①第一、二层土方共214103m,施工配备3台1.03m挖土机,14辆15t自卸汽m,约24天可完成。
车,日出方量在9003②第三、四、五、六、七层土方共703483m挖土机4台,m,配备1台1.030.33m挖土机4台,14辆15t自卸汽车,日出土方量在m挖土机8台,0.523m,约140天可完成。
6003m,完成时间共计164天。
③总出土方量共计91757.73④各挖土机械性能参数详见8 挖土机械性能参考图。
4 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措施为确保土石方开挖施工的安全、顺利,特制定以下的施工技术措施。
(1)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市政管线的保护。
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对需要支吊管线的保护。
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应该做到:开挖暴露前调查清楚(包括具体里程、埋深等)、标明位置,开挖过程中留有保护距离、人工挖掘暴露,暴露后加以悬吊保护,不得碰撞。
管线附近土石方采用垂直运输的方法。
(2)土石方开挖到各层钢管支撑底部时,应及时施作钢管支撑,如不能及时施作支撑的区段应注意抽槽开挖、留土护壁。
(3)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坑内降水井的保护,确保降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4)运输便道应设专人修整,确保运输安全、提高效率。
(5)机械开挖的同时应辅以人工配合,特别是基底以上15~30cm的土层应以人工开挖为主,以减少超挖、保持坑底土体的原状结构。
(6)在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和监控工作,以便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并通过监测反馈及时调整开挖程序。
5 主要施工技术难点原因:坑内的钢管支撑水平净距只有2.4m,上下净距约5.4m~5.265m,采用一般作业方法时,挖掘机容易造成挤压、碰撞钢支撑。
解决方法:在施工工作平台,预留钢管支撑槽,并采用小型与大型反铲挖土机接力传递的方式传送弃土至自卸汽车。
6 边坡坡度稳定性验算6.1 理论方法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计算。
如图7-4所示土坡,取单位长度土坡按平面问题计算。
设可能的滑动面是一圆弧AD,其圆心为O,半径为R。
将滑动土体ABCDA分成许多竖向土条,土条宽度一般可取b=0.1R,图土坡稳定分析的条分法费伦纽斯条分法假设不考虑土条两侧的条间作用力效应,由此得出土条i上的作用力对圆心O产生的滑动力矩Ms及抗滑力矩Mr分别为:而整个土坡相应于滑动面AD时的稳定安全系数为:6.2 计算参数参考设计图纸DK26+919~DK28+300明挖围护结构图设计说明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岩土名称岩土状态内摩角(度)粘聚力(Kpa)质量密度(g/cm3)粉质粘土硬塑20.2 15 1.786.3 计算数据及过程1、圆心确定方法:采用费伦纽斯近似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圆心位置的方法。
图费伦纽斯近似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圆心位置的方法土坡坡度坡角角α角β1:1.0 45°28°37°1:1.5 33°41′26°35°1:2.0 26°34′25°35°1:3.0 18°26′25°35°1:4.0 14°03′25°36°2、各计算参数见表一、表二、表三表一序号水平距离a(mm)半径R(mm)sinθ=a/R 弧度α角度θcosθ1 3888.59 4314.55 0.9012736 1.1227002 64.32598 0.433252 3416.01 4314.55 0.7917419 0.9136553 52.34859 0.6108563 2943.43 4314.55 0.6822102 0.7507813 43.0166 0.7311564 2470.85 4314.55 0.5726785 0.6097695 34.93722 0.819785 1998.27 4314.55 0.4631468 0.4815425 27.59035 0.8862826 1525.69 4314.55 0.3536151 0.3614331 20.70859 0.9353917 1053.11 4314.55 0.2440834 0.2465744 14.12767 0.9697548 580.53 4314.55 0.1345517 0.134961 7.732697 0.9909079 107.95 4314.55 0.02502 0.0250226 1.433689 0.99968710 364.63 4314.55 0.0845117 0.0846126 4.847947 0.996422表二表三3、求稳定安全系数(见表四)表四4、结论基坑开挖中纵向土坡坡度的采用,系经过按条分法对纵向边坡抗滑动稳定性的验算,抗滑动安全系数Ks符合要求。
在宽度小于20m的车站深基坑中,此安全系数Ks>=1.2,在宽度大于20m的车站深基坑中Ks>=1.5。
经过验算,本次开挖坡度采用45度符合要求,安全系数Ks>=1.5,7 车站地表及基坑排水7.1 地表排水为了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在基坑开挖轮廓线外侧0.5m左右设截水沟,每隔20~30m左右设一集水井,将截水先排至沉淀池后排放,截水沟尺寸如下图所示7.2 基坑排水1、基坑降水以管井井点降水为主,排水沟明排为辅,井点间距10米,共需设21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