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南开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3 / 10
课程学习要求和建议 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相关要求及学习建议,字以内
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相关要求及学习建议简单概述如下: .仔细听讲,做到不缺课,不迟到,不早退。 .仔细、细致地进行理论学习。 .要做到课堂听讲,课后不断学习补充。 .要多交流,多询问。 .要推广应用,如在百项工程、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中大胆、正确地使用 所学知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抓住每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 .做好笔记。 .要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知识为我所用,知识自我掌握,知识 听我指挥的能力和技能。
本课程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夏商周至南北朝时期的考古及相 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建设理论框架。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 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考古内容有所认识,对城市、聚落、墓葬、手工业及民族 考古、对外物质文化交流考古等有全面认识,在学习课程后,使学生产生对 这一时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热爱,树立民族自豪感。在学习过程中,除 基本的考古知识和内容外,还要讲解与考古相关的社会内容及其他内容、内 涵。同时该课程还要促使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考古资料,进行相关研究工 作。
第四节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学时)
一、黄淮下游 二、长江下游 三、长江中游 四、四川盆地、汉中及峡江地区 五、关中地区 六、甘青地区 七、晋中、内蒙古中南部和晋陕高原 八、燕山南北地区 九、辽中和辽东半岛 十、闽、粤、桂地区
第五节 西周文化(学时)
一、先周文化的探索 二、西周文化的分期和年代 三、西周都城遗址 四、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墓地 五、西周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 六、西周时期的文字和艺术
本课程是考古学、文物博物馆学的基础和必修课程,无论学习过程之中, 还是今后从事考古文博事业的实际工作,或是进行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都 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一课程还对南开大学考古学、文物博物馆学 专业其他课程的辅助和参考,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考古学课程 是考古及文物与博物馆学科的基础,其开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主要改革措施:一是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二是更新讲课内容,三是多方 面地促进理解和认知,四是提高兴趣,五是坚持与实践相结合。
考核方式 明确说明考试、平时成绩(讨论、作业、测验、出勤等)、实验实践所占总成 绩比重,以及考试的形式(闭卷、开卷),字以内
本课程的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考试,闭卷,百分制,占总成绩的。 .平时成绩,主要是教师布置与课堂讲授及理论知识架构培养有关的作 业,学生上交纸本作业,百分制,占总成绩的。
南开大学本科课程教案大纲
开课学院:(公章)历史学院 Nhomakorabea课程名称
中国考古(上)
英文名称
China
课程编号
学分数
总学时
讲授学时
实验、上机、习题等学时
授课语言(单选) ■汉语 □英语 □双语 □其他:
成绩类型(单选) ■百分制 □等级制(通过不通过)
课程负责人
刘尊志、贾洪波
职称
教授副教授
课程组成员
张国文、陈畅
授课专业
文物博物馆学
课程类型(可多选)
□□■□□
所需 .考古学导论 先导 .物质文化史 课程 .文物学概论

作者

作者

张之恒
考 中国社会科学
书 院考古研究所 目 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
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自编教材 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中国考古通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4 / 10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列出课程主要章节的标题,在每个标题下写出主要内容的细目及学时数。 2. 各教案环节(习题、实验、课堂讨论、写作、社会调查、测验、考试)的
内容和时数。 3. 实验课程要详细列出每个实验的名称、内容、学时数、实验性质(验证性、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类别(选做、必做)和实验的分组情况等。 4. 实践教案课程要写出相应的时间、地点、方式、教案内容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 10
教案目标 详细说明学生学习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的状态,陈述应力 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字以内
本课程是针对考古及文物博物馆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随着考古学成为 一级学科,考古学教案日显重要。中国考古是考古学教案中极为重要的组成 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对中国古代考古及相关内容有全面的认识 和理解。就中国考古而言,它对于其他课程的开设还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大大提高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的热爱及学习,很多学 生学习兴趣高涨,如通过努力和不断深入,对于南北朝之前的考古产生浓厚 兴趣,对促进科研及今后的工作均有较大帮助。另外,外专业选修和旁听的 人员增多,说明这一课程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课程在学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其在教案计划中对学生培养的作用,字以内
第一章 夏商周考古
第一节 概论(学时)
一、夏商周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二、夏商周考古的特点 三、夏商周考古的分期
第二节 夏代文化(学时)
一、夏文化的探索历程 二、二里头文化 三、二里头文化与夏代文化关系的探讨
第三节 商代文化(学时)
一、先商文化的探索 二、商代文化的分期和年代 三、商代城址 四、商代墓葬 五、商代的经济、技术、文字和艺术
2 / 10
主要教案手段和方法 为完成教案目标而采用的主要教案方法和手段,以及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情况, 字以内
为完成教案目标而采用的主要教案方法和手段主要是课堂讲授理论与实 践教案、启发教案及课堂讨论、参观学习等相结合,注重每段考古的理论知 识与最新考古资料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启发思考与创新,培养 兴趣与爱好等。
在教案计划中对学生培养的作用十分必要也突出明显。首先,作为考古 学或文物博物馆学方面的本科生,必须要学习中国考古的相关内容;其次, 对学生进行创新工程、学年与毕业论文的撰写、就业及攻读硕士学位等均有 重要作用;第三,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及科研作用较大,能够使他们很好、 更快地融入实际工作之中;第四,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课程融 会贯通。
第六节 春秋文化(学时)
一、春秋文化的分期和年代 二、春秋时期的王城、都城和其他城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