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复习课教案
【2012年考纲】
1.能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运用这一知识对有关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3.0×108
m/s 。
3.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4.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现象。
5.能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光的反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并能作出光的反射现象的光路图。
6.能对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略)
二、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
1、 光源的辨别
正在收看节目的电视荧屏,正在放映的电影影幕、月亮、恒星、烧红的铁块 2、 光的三原色及光的色散实验
例.1、用放大镜看正在工作的彩色电视机,可以看到 三色。
如图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色,区域2应标 色。
例 2.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3、 举例说明光具有能量
例.植物光合作用将 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发电站将 能转化为 能。
若用放大镜在烈日下照射一根火柴头,一会儿,火柴头燃烧起来,则这里 能转化为 能。
4、 光的直线转播
(1) 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相关现象及应用
日食月食,影子的产生,瞄准射击、列队等
例 1、晚上,小明同学在街道上行走经过一盏路灯,路灯下小明影子的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是 。
例2.2004年6 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南通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
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在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小孔成象的探究
例1.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12中作出蜡烛AB 的像A'B'
甲 第4题 星轨地球
丁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
他测出了不同距离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3坐标中画出h 与s 的关系图像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h 与s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7.0cm ,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7.5m ,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
m ,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m 。
例2、如图所示,将易拉罐的主,部剪去 , 蒙主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 .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
C .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 .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5、 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探究
例1.在探究反射定律得实验中,如图,平面镜M 放在平板上,E 、F 是两块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 转动,
(1)如图甲,当E 、F 在同一平面时,让入射光线AO 沿纸板E 射向镜面,在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 ,量出∠BON ∠AON (选 “>”、“ =”、“ <” ),若AO 向ON 靠近,则OB ON 。
(选“靠近”或“远离”),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 向前或向后折,此时 看见反射光线(选“能”或“不能”),这个现象说明。
例2.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 度时,反射角变为40°
(2)作图
例1.小明要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中,请在图上做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例2.做出下图的反射光线,以及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例3.有一束光沿AO 射入一个暗盒中的平面镜上,如图,若要使反射光线从小孔B 射出,可将平面镜上、下、左、右移动,使移动后的镜面与镜面平行,试画出此时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例1.雨后的夜晚,路面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
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而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4)光路的可逆性
例1.如图,M 、N 两平面镜互相垂直,组成了一个角反射器,光线AO 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沿与AO 平行的方向“反向射回”,若入射光线AO 不动,将反射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反射光线O ′B 将 ( ) A .不发生偏转 B .沿逆时针方向偏转 C .沿顺时针方向偏转 D .无法判断是否发生偏转 6、平面镜成像
(1)实验探究
例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
面镜。
如图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 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 、B 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
所在的位置,A 、B 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
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例2.如图所示,小明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
烛放在它的后方的桌
面上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
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后方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他经过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
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2)作图
例1.在图中,根据物体AB 在镜中所成的像A ′B ′,画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例2.如图所示,S 为一个点光源,P 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 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 点的光路图
例3.平面镜上方放置有一竖直挡板P ,在AB 和CD 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见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的像。
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位置。
(3)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运用 1、 实像还是虚像
例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 是__________(选填器材名称),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_____.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
2、 等距性
例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 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 m ;人若以 0.5 m /s 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rn /s .
例3.夜晚,我们在池边可看到岸边路灯倒映在水中,若池水深2m ,路灯到水面的距离为8m ,则灯在水中的像到灯的距离应为 m 。
3、 等大性
例4.小明和母亲一起到商店买服装,他在平面镜前0.4m 处试穿衣服,则在镜中的像离他 m ,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4、对称性
例5.如图所示,张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 )
例6.如图,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
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盐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
【拓展与延伸】
1、同桌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试题研究》
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