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团体心理工作坊主题活动设计书

团体心理工作坊主题活动设计书

团体心理工作坊主题活动设计书活动之一:有缘相识一、活动策略:带教师组织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的成员尽快相识,调动成员人际沟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认识同类人”1.全体成员领起手,围成一个大圈。

2.带团教师带领新成员认识同类人,同类人走到圈中间互相握手问好。

如:来自青岛的同学;喜欢打篮球的同学;生日在十月的同学;学习委员等。

(二)带团教师简单介绍本次团体的三个活动的内容、意义及团体规则。

(三)具体活动:1.分内外圈:1、2,1、2报数,数1的成员为外圈,数2的成员为内圈,内外圈的成员一对一,面对面。

2.内圈的成员认识所有外圈的成员:内圈的成员原地不动,外圈的成员按顺时针转动,一一向每位内圈的成员介绍自己。

3.问答:内圈的成员:“请问您是谁?”外圈的成员:“我是喜欢什么的某某某。

”两个人握手。

内圈的成员:“认识你真好!谢谢!”4.内外圈交换,同样进行一遍。

1.大家再领成一个大圈。

2.按人数不同分组:带团教师:“刚才我们每个成员已经认识了一半的新成员了,现在听我的口令,我说几个人一组,大家马上组成新的小组,新的小组的成员紧紧领起手来。

条件是每个小组必须男女生都有,看谁进入不了新的小组。

”带团教师:“现在开始:六个人一组。

”“八个人一组。

”“三个人一组。

”┄┄3.固定小组形成:带团教师:“五个人一组。

”如果这时有进入不了五人组的成员,请他谈谈此时的感受,然后问哪个小组愿意接纳他。

4.小组成员互相介绍:新成立的小组成员微笑握手,互相介绍。

活动之二:共解千千结一、活动策略: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冲突与矛盾,只要大家有诚心,做到细心与耐心,再复杂的矛盾也能解决。

这次领手主张男女生搭配领手,这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活动过程:1.人员组成:咨询教师和助手随机选几个成员解小结。

2.冲突产生:大家领手围成圈,转着圈唱首歌,然后每个成员记好自己的左右手是谁,松开手,在附近随便走,这时,咨询教师可以带着唱唱歌:《找朋友》。

突然,咨询教师喊:“停!”,大家原地不动,去牵自己的左右手,只能挪动一只脚。

3.开始解结。

1.大圈形成:全体成员男女搭配领手围成大圈。

2.咨询教师带领大家一起唱首歌,一烘托气氛。

3.咨询教师:“请大家记好你的左右手,由于种种原因,你们分手,个走个的路,忽然间,你感到他们的重要性,感到友情的珍贵,在人海茫茫中,你奋力地抓住了他们的手┄┄”4.解大结。

5.分享:刚才的一团乱麻一旦解开,大家会不由自主地鼓掌庆贺,体验出成功的喜悦。

这是咨询教师引导大家谈解结的感受。

四、咨询教师归纳与总结活动之三:信任之旅一、活动策略:盲行活动两人一组,最好男女生搭配。

角色互换,即每个成员都体验当“盲人”和助人者的角色。

最后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分享两种角色的感受及助人的意义。

二、活动过程:1.“盲人”产生:大家领成一个大圈,一半的成员到内圈为“盲人”,如:1、2报数;男生或者女生。

2.黑暗:外圈的成员帮助内圈的成员蒙上眼睛,帮助他们领起手来。

3.助人者产生:外圈的成员领起手按顺时针走走,然后停下来,每个成员去帮助正对着的“盲人”。

4.信任之旅:带团教师:“现在我们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在这个过程中助人者不能说话,只能用肢体语言帮助‘盲人’,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位助手在前带领到户外选择比较艰难的路线。

带团教师随时观察:“盲人”的安全和助人者的助人方式,随时给与指导语。

如:“靠智慧去帮助别人。

”5.致谢:返回原地后,“盲人”感谢帮助自己的人。

6.角色对换:重新分组,与上面一样,再走另外一条路程。

1.大圈形成:全体成员领手围成大圈。

2.大家随意谈刚才不同角色的感悟。

(注意:带团教师启发与回馈不同的感悟。

)3.带团教师归纳与总结。

活动之四:手语歌:《感恩的心》一、活动策略:带团教师指导成员明确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关爱与帮助,大家应该学会感恩,通过学习手语歌《感恩的心》,令成员们进一步感悟。

一、活动过程:用多媒体,咨询教师与助手们一起带领成员们学习手语歌。

结束团体:(背景音乐《相逢是首歌》)1.全体成员分享感受。

2.成员填写心灵感悟。

3.带团教师总结:“今天大家在心灵花园里非常快乐,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在体验互助与解结中也有许多感悟,希望大家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走进心灵花园,我们关爱大家更好地健康成长。

”第二节青春纪念册——自我成长团体心理工作坊一、团体名称:青春纪念册二、团体目标:1.帮助成员了解自我,挖掘潜能。

2.促使成员增强自信,互相鼓励。

3.协助成员整合自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团体性质:高结构、愉悦式团体四、团体对象:想提高自我探索,规划生涯的学生(40人左右)五、带团者:咨询教师一人,助手若干人六、团体内容:1.独特的我2.我的书3.手语歌:《我很棒》七、团体地点:团体活动室(或教室)八、团体时间:两个小时左右九、团体材料:三个活动的宣传张贴,名片小卡片白纸,彩笔,4A白卡纸、铅笔,音响设备,多媒体,《我很棒》等。

十、团体设计大纲:青春纪念册——自我成长团体心理辅导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独特的我”、“我的书”、和“学手语歌”。

自我成长团体心理工作坊设计大纲如表4-2所示。

活动之一:独特的我一、活动策略:带团教师协助成员挖掘与表达自己的特质,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可能有的成员还要重新认识自己或调整自己的特质。

二、活动过程:(一)带团教师简单介绍本次团体的三个活动的内容、意义及规则。

(二)热身活动:“个性名片”助手发给每个成员一个空白的胸卡,成员自选彩色笔为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名片”,名片上可以图文并貌,不少于3条代表自己的信息。

成员将名片别在胸前。

(三)具体活动:1挑选卡片:助手在活动室中间的地上摆放着不同特质的卡片,(如:真诚,热情、善良、平衡、忠诚、智慧、真实、幽默、体贴、友好负责等),成员们围着这些卡片漫漫地走,观赏,最后选取一个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拿起来。

2.分组:自由结合,5-6人一组,分享自己的特质卡片和介绍“个性名片”。

1.小组表达:每个小组给其他组表演对每个成员特质的表达与鼓励。

如:一个成员的特质是“忠诚”,这位成员坐到椅子上,全组成员围着这成员走,走到他跟前的成员对他说:“某某某,你忠诚。

”2.成员谈感受:每个成员谈出自己被组员强调自己特质的感受。

3.全体成员分享:咨询教师引导成员分享过程中,是否有对自己重新的认识后调整自己的特质。

活动之二:我的书刘老师馨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作家。

”一、 活动策略:发挥成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成员设计书名、目录等。

然后组织成员之间在其他成员的书上留言,以此互相肯定与鼓励。

二、活动过程:设计书 1. 发材料:助手发给每个小组一盒彩笔,每人一张A4白卡纸,一分为二折叠。

2. 设计书:咨询教师:“今天,我们每个人设计一本书,首先设计封面,封面上可以图文并貌,写上书名、目录和作者的名字。

然后打开书,左页上写第一章及题目,右页上写第三章及题目,最后在底面写第六章及题目。

”3. 书展全体成员将自己的书摆放在对起来的桌子上面,大家浏览观看,随即提出感兴趣的书,由作者给大家讲解,介绍。

留言1. 组员留言:小组成员围坐一圈,每个成员的书往右传,每个成员在书的第一章下面留言,这样,每本书转一圈,留下了每个成员的留言。

2. 作者请人签名:作者可以向其他组的成员介绍自己的书并请他们在第三章的一页上留言。

3. 分享:部分成员可以向全体成员介绍自己的作品,宣读留言片段。

谈感受。

活动之三:手语歌《我很棒》书名作者 目录第一章第六章第三节朋友首日封——人际拓展团体心理工作坊一、团体名称:朋友首日封二、团体目标:1.帮助成员尽快认识更多的朋友。

2.培养成员积极主动的人际沟通与交往。

3.协助成员在人际交往中的合作意识。

三、团体性质:高结构、愉悦式团体四、团体对象:想拓宽人际交往,学会结交更多朋友的学生(40人左右)五、带团者:咨询教师一人,助手若干人六、团体内容:1.认识你真好2.志趣相投3.才艺展示七、团体地点:团体活动室(或教室)八、团体时间:两个小时左右九、团体材料:三个活动的宣传张贴,名片小卡片白纸,彩笔,4A白卡纸、铅笔,音响设备,多媒体等。

十、团体设计大纲:朋友首日封——人际拓展团体心理辅导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认识你真好”、“志趣相投”、和“才艺展示”。

人际拓展团体心理工作坊设计大纲如表4-3所示。

次序活动名称活动目标主要活动时间/分一认识你真好 1.了解与发掘自己的特质2.锻炼表达,体验团队反对凝聚力1.内外圈2.找家30二志趣相投 1.帮助成员了解自己2.促使成员积极主动地去找新朋友1.认识自我2.寻找知音30三才艺展示 1.帮助成员学会合作;2.体现团体的智慧。

1.小组创作2.争开斗艳45活动之一:认识你真好刘老师馨语“学会建立自己的人脉,善于储存自己的人力资源。

”一、活动策略:带团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协助成员尽快认识新成员,让成员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快乐。

二、活动过程:(一)带团教师简单介绍本次团体的三个活动的内容、意义及规则。

(二)热身活动:“初次见面”1.每个成员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助手将卡片收起来。

2.助手将卡片随机发到每一个成员的手里,如果有人领到了自己姓名卡,就立即与别人交换一下。

3.要求所有成员在1分钟之内找到姓名牌上的成员,相互说一句“初次见面,认识你真好!”(三)具体活动:内外圈略。

(参考《心灵花园》中“内外圈”)找家略。

(参考《心灵花园》中“动态分组”)活动之二:志趣相投刘老师馨语“扩大人际圈的一个好方法是寻找与你相同志趣的人。

”一、活动策略:帮助成员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新朋友。

认识自我1.发材料:助手发给每个成员一张印制的“志趣相投”卡片,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志趣相投”卡片喜欢写日记喜欢画画心直口快爱广交朋友喜欢旅游会一种乐器性格开朗爱看名著喜欢独处喜欢制作网页喜欢小制作喜欢唱歌喜欢看电影爱写作坚持长跑喜欢红色喜欢大篮球喜欢踢足球喜欢爬山爱看NBA赛2.每个成员先圈出最符合自己主要特征的那一项。

寻找知音1.成员拿着卡片随便走动,去寻找符合自己志趣的成员,请那位成员在最符合成员自己志趣的格子里面签字。

(注:每个成员可能有数项符合,但只需在最符合自己的那个格子里签名)。

2.咨询教师发出命令:“志趣相投的成员聚在一起(人数少的可以合并),大家微笑握手,可以熟悉,互相交流以下。

”3.全体成员分享感受。

活动之三:才艺展示一、活动策略:指导成员提高合作的意识,体验团体的内聚力和智慧。

体现团队精神和战斗力。

二、活动过程:集思广益:根据相同志趣为一个小组或合并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组的兴趣或特长,集体出一个节目、或创作一件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