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总结必背条目(精华版1)行政党的三大作风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市场机制主体市场经济缺点生产要素的构成党的四种监督五位一体技术创新体系政府四大职能政府四大政治职能政府社会职能行政内部监督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建设法治中国派出机关派出机构国家赔偿义务主体国家赔偿责任主体公务员考核事业单位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基本思路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事业单位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活动原则党的建设三个方面行政职能转变关键构建和谐社会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行政领导职能运行行政管理特点1、选任制2、委任制3、考聘制4、聘任制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协调职能4、控制职能1、政治性2、服务性3、科学性4、法制性1、执政能力建设2、先进性建设3、纯洁性建设政企分开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核心)、竞争机制1、自发性2、盲目性3、滞后性1、劳动2、技术3、资本4、管理1、党内监督2、民主监督3、法律监督4、舆论监督1、经济2、政治3、文化4、社会5、生态文明1、以企业为主体2、以市场为导向3、产学研相结合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社会职能1、军事保卫2、外交3、治安4、民主政治建设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领导职能4、控制职能1、直辖监督2、行政监督3、审计监督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依法治国2、依法执政3、依法行政1、街道办事处2、区公所1、派出所2、税务所机关国家德、能、勤、纪、廉德、能、勤、纪1、优秀2、合格3、基本合格4、不合格1、合格2、不合格1、政事分开(政治和事业单位)2、事企分开(事业单位和企业分开)3、管办分离1、脱钩2、分类3、放权4、搞活1、全额预算2、差额预算3、自收自支1、公益性2、公立公有性3、知识密集性4、服务性民主集中制行政职能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类型社会保障原则村委会居委会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社会职能1、人本原理2、激励原理3、能级原理4、系统原理5、权变原理6、效益原理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3、社会福利(最高)4、社会优抚5、社会互助1、公平和效率相结合2、生存和发展相结合3、权利和义务相结合4、适度原则自治组织,和政府没关系,政府不是上级,政府起到指导、支持作用公文广义公文狭义公文公文三个特点公文作用公文三个特性收文发文公文处理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秘级公文紧急程度党政机关专用公文形式会议记录作用1、法定公文2、专用公文3、事务文书1、法定公文2、专用公文1、法定作者2、法定效力3、特定形式1、领导直到2、规范言行3、宣传教育4、处理公务5、凭据依据1、时代性2、及时性3、效用性1、签收2、登记3、初审4、承办5、传阅6、催办7、答复1、复核2、登记3、印刷4、核发1、公文拟制2、公文办理3、公文管理1、起草2、审核3、签发1、收文办理2、发文办理1、绝密2、机密3、秘密1、特急2、加急3、平件1、信函格式2、命令格式3、纪要格式1、文件作用2、素材作用3、史料作用(重要的会议记录都要在记录末尾签上主持人和记录人的名字,以示负责)会议记录三个特点简报作用简报分类计划三要素计划特征决定用于总结作用调查报告作用调查报告的特点规章制度特点规章制度种类贺词特点1、依据作用2、素材作用3、备忘作用1、反映情况2、指导工作3、互通信息1、工作简报2、动态简报3、会议简报1、目标2、措施3、步骤1、前瞻性2、总结性3、回顾性1、文件依据2、决定事项3、执行要求1、深化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2、加强工作指导的有效性3、促进经验信息的交流1、提供决策依据2、交流工作经验3、开发深层信息1、强烈针对性2、反映问题客观性3、面对工作上的指导性1、约束性2、条款性3、严密性1、法规性规章制度2、规范性规章制度3、公约性规章制度1、祝贺性2、电信性事务文书(非正式文件)1、计划2、总结3、简报4、记录5、调查报告通知形式用于公布法规和规章公文的灵魂1、印发性通知2、事务性通知3、指示通知5、任免通知6、批转性通知(下级行文)7、转发性通知(上级行文)决定公文的主题道德道德的功能道德怎么评价人的善恶道德的基本职能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内容职业道德特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特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核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内容1、爱岗敬业(核心和基础)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6、奉献社会1、鲜明行业性2、适应范围有限性3、表现形式多样性4、一定的强制性5、相对稳定和连续性6、与物质利益直接关联性1、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统一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1、尊来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核心原则基本要求着力点基本特征基本内容1、认识功能2、规约功能3、调节功能4、教育功能5、激励功能6、评价功能7、服务功能1、社会舆论2、内心信念3、传统习惯调节作用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社会公德2、职业道德3、家庭美德1、基础性2、全民性3、相对稳定性4、简易性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经济市场三要素市场经济三要素市场机制核心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市场经济配置方式在经济发展中起最大进步的是市场主体市场经济缺点1、生产者2、经营者3、消费者4、政府1、自发性2、盲目性3、滞后性1、市场主体2、市场客体3、市场行为1、市场主体2、市场体系3、市场机制价格机制1、货币资本2、生产资本3、商品资本1、一般商品市场2、生产要素市场1、等价交换机制2、竞争机制3、风险机制4、信息机制科技进步参加分配的要素新型企业制度特征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原则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内容财政政策(通过投资)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区别通货膨胀分类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扩大内需消费政策措施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基本形式我国开放最大、开放层次最高的WTO原则经济全球化积极影响1、劳动2、资本3、技术4、土地1、产权清晰2、权责明确3、政企分开4、管理科学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3、社会福利4、社会优抚1、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原则2、普遍性原则3、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4、公平和效率相结合原则5、城乡有别原则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社会供给和总需求平衡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收入分配政策4、消费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2、紧缩性财政政策1、税收2、预算3、补贴4、公债1、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钱减少)2再贴现(提高—钱减少)3、公开市场业务(扩张—卖债券)1、实施主体:财政—政府、货币—中央银行1、需求拉动型2、成本推动型3、结构性通胀1、投资2、消费3、净出口1、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加强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建设3、稳步发展热点消费1、对外贸易2、对外资本交流3、对外技术交流4、国际劳务合作5、国际旅游业保税区1、无歧视待遇原则2、最惠国待遇原则3、国民待遇原则1、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2、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3、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生产力提高4、促进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公有制经济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部分法律法律主体法律创制形式法律作用法律客体法的渊源立法原则法的实施法律制裁宪法规定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法人1、制定2、认可指引、评价、预测、教育、评价物、行为、人生利益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1、合宪原则2、民主原则3、科学原则1、法的遵守(守法)2、法的执行(执法)3、法的适用(司法)1、民事制裁2、刑事制裁3、行政制裁5、违宪制裁三个社会主义+1个爱国1、社会主义事业劳动者2、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3、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4、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宪法基本原则宪法构成宪法宪政基本精神我国国家政权基础人身权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原则行政处罚原则行政处罚决定程序处罚行政处罚刑事处罚行政处分(内部)行政诉讼法律事件代理物权效力订立合同的形式著作权内容刑法原则劳动争议解决方式股东权利仲裁原则(合同、财产纠纷)刑事诉讼回避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死刑司法工作的原则宪法基本原则行政法基本原则刑法基本原则民法原则人格权身份权1、坚持党的领导2、人民主权原则3、人权原则4、法治原则5、分权原则及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不采用西方的几方制约原则)1、序言2、四章四部宪法、四次宪法修正案建立有限政府工农联盟1、生命权2、身体健康权3、姓名权4、肖像权5、名誉权6、隐私权1、荣誉权2、亲属权3、监护权1、权力机关2、国家主席4、国家行政机关5、国家军事机关6、国家审判机关7、国家检查机关1、民主集中制原则2、法治原则3、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1、处罚法定原则2、公开、公正原则3、一事不再罚4、处罚和教育相结合5、保障权利原则6、职能分离原则7、救济原则1、简易程序2、一般程序3、听证程序1、拘留2、罚款3、没收财物4、责令停产5、吊销许可5、警告1、罚金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4、管制5、拘役6、有期徒刑7、无期徒刑8、死刑1、警告2、记过3、降职4、撤职5、开除不适用于调节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1、法定代理2、指定代理3、委托代理1、追及效力2、优先效力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3、推定形式(一方用行为表示邀约)1、著作人身权2、著作财产权1、罪刑法定原则2、人人平等3、罪行均衡原则1、和解2、调解3、仲裁4、诉讼1、收益权2、表决权3、知情权4、其他权利1、自愿原则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合理解决3、独立仲裁原则4、或裁或审原则5、一裁终局原则1、审判人员2、检查人员3、侦查人员4、院长5、检察长6、公安机关7、书记员8、翻译人员9、鉴定人员1、分工负责2、相互配合3、相互制约由最高人民法院1、正确2、合法3、及时4、合理及公正1、人民主权原则2、基本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权力制约原则1、合法原则2、合理原则1、罪刑法定2、人人平等3、罪责刑相等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等价有偿原则4、公平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5、公序良俗原则政治否定之否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性几大时间要点1、自我发展,自我完善2、前进行和曲折性相统一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建国前最后一次是中国七大、2、开到六大(苏联)遇到围剿,没开什么会议3、建国后第一次是八大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5、十八大2012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矛盾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一国两制最开始主要是为了解决坚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建设法治中国党的建设物质基础依法治国根本前提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体性质我国选举基本原则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原则消费者权利社会建设两个重点内容开放型经济体系性要求我国发展全局战略决策服务性政府基本要求密切联系群众1、时代性2、实践性3、民族性4、开放性1、普遍性2、平等性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4、秘密投票1、增强党和国家活力2、调动人民的积极性1、自愿2、平等3、公平4、诚信1、安全权2、知情权3、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6、结社权7、获得相关知识产权8、监督权9、民族风俗获得尊重1、改善民生2、创新社会管理1、互利共赢2、多元平衡3、安全高效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2、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1、职能科学2、结构优化3、廉洁高效4、人民满意1、全覆盖2、保基本3、多层次4、可持续1、绿色发展2、循环发展3、低碳发展1、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依法治国2、依法执政3、依法行政党的组织有法可依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坚持党的领导2、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公平正义城乡一体化发展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台湾问题1、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政治体制改革目标1、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2、调动人民积极性党的民族工作主题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国策现阶段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行政体制主要改革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党建目标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商业秘密具有依法治国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区别人大代表如果要被逮捕需经过三民主义核心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主要方式国家最多的大洲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死刑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2、共同繁荣发展1、节约资源2、保护环境1、推进现代化建设2、完成祖国统一3、维护世界和平1、政企分开2、政资分开3、政事分开4、政社分开1、节约优先2、保护优先3、自然恢复为主1、学习型2、服务型3、创新型十四大实用性1999宪法修正案1、性质不同2、内容侧重点不同3、发布方式不同全国人大主席团民权价格机制非洲1、工作内容2、工作地点3、社会保险死刑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缓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缓也是死刑一种,而不是缓刑,因而死刑都需要最高院核准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有死缓一国两制核心毛泽东思想提出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三个代表核心充分就业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提出反帝反封建纲领夫妻双方有单位犯罪主体合同无效把什么放在首位总供给问题归结于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发刊词》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有意愿的百分之百就业十四大中共二大抚养的义务1、政党2、公司3、企业1、损害国家利益2、欺诈胁迫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或国家利益实现文化改革奋斗目标,社会效益就业问题民事法律三要素1、主体2、客体3、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