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承台总结

桥梁承台总结

展龙坳大桥右幅0号承台首件工程总结中铁十七局四公司第四标段贵州省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第LJ4合同段桥梁承台首件施工总结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贵州省三穗至黎平高速公路第4合同段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桥梁承台施工总结根据总监办《三黎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办法》和施工标准化文件的要求,以及A监办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首件工程验收制度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为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我项目部在展龙坳大桥右幅0号桥台承台进行了试验性施工。

现将桥梁承台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性施工目的通过试验性的施工,使施工人员熟悉承台的质量控制要点,取得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本标段现场实际情况的桥梁承台施工工艺,为后续大规模的桥梁承台积累经验,用于指导施工。

二、工程概况展龙坳大桥为分离式路基桥,中心里程为ZK45+010、YK44+948.5,桥跨布置左幅为12孔20m,右幅为5孔2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全长左幅253.13m,右幅113.08m。

本桥为跨V型沟谷及改移省道310而设,地基基础地质为粉质粘土、强风化板岩、中风化板岩。

本桥左幅0号桥台为实体式桥台,明挖基础;其余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承台及挖孔桩基础;桥墩采用双柱式墩,挖孔桩基础。

上部构造采用预制T梁,机械安装架设;下部墩台采用现浇。

墩身及盖梁采用C30混凝土,台身及明挖基础采用C25片石砼,台帽及承台采用C30砼,台顶及基桩采用C25砼;T梁及湿接缝现浇采用C50砼。

三、施工工艺:3.1 施工工艺流程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3.2 场地平整、道路修筑桩基施工完毕后,清除残余泥浆,外运至弃土坑,平整场地并碾压密实,确保桥墩承台、桥台承台基坑开挖边坡稳定,以及施工机械设备运行安全。

根据现场情况修筑便道,保证吊车、混凝土运输罐车、装载机、施工指挥车辆能够安全、顺利通行。

3.3 放样及高程测量全站仪放出承台开挖的轮廓线,水准仪测量开挖轮廓线地面标高,用于控制开挖承台的范围和深度。

开挖完成后,在基坑壁侧准确放出承台十字轴线桩,用水准仪测量桩基顶高程,用于控制垫层施工范围和标高、桩头凿除标高。

垫层施工完毕后,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承台轴线和边线,并用墨斗弹出承台轮廓,用于控制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

测设基坑平面位置、标高 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凿除桩头检测桩基基底处理(浇筑垫层)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与墩台身接缝处理基坑防护制作混凝土试件集水坑抽水法混凝土拌制、输送3.4基坑开挖1、承台基坑经测量放样后,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整基坑。

2、开挖后的基坑若需要支撑挡护的,基坑不深的采用砂袋挡护,挡护砂袋应堆码整齐、稳固,层与层之间逐渐放坡,坡比为1∶0.3。

若需特殊情况,采用用木板围堰挡土,上层按1:0.4放坡。

3、基坑开挖后再由测量队放线确定,开挖后的基坑应保证四周不小于50㎝的工作面宽度,并能满足排水需要。

4、基坑开挖后,地下水丰富的应设50㎝×50㎝的集水坑排水,集水坑设在水源较大的一侧,不影响支模。

排水设备采用2.2KW潜水泵。

保证在承台施工浇筑砼及浇筑后一定时间内能正常抽水。

5、基坑开挖轮廓线用白灰洒出,基坑底边比承台每边各宽出50cm,作为施工平台。

6、机械开挖时,承台底留5cm人工清理整平。

基坑开挖完毕的土方外运或码方堆放,堆放时离基坑边缘至少保持2m的距离3.5、凿桩头在桩基砼灌注结束时,混凝土凝结前即挖除多余的桩头浮浆,但保留比设计标高一定距离的桩头砼。

基坑开挖完毕后,即用风镐凿除多余的桩头砼,凿除后的桩顶标高应比承台底高出10cm,桩头表面应大致平整。

3.6承台基底处理基底人工清理整平至承台基底标高下10cm,并浇筑10cm厚砂浆垫层。

垫层比承台平面尺寸每边大10cm。

有水承台基坑在砂浆垫层外侧10cm挖沟进行排水,并在基坑一角挖积水坑,用水泵抽出基坑外。

在基底垫层上放出承台边线,并画出钢筋绑扎的间距,用于控制钢筋绑扎和检查。

3.6钢筋加工、绑扎3.6.1钢材进场检查钢筋的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技术标准,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进场后进行进场检验,检验合格后待用。

3.6.2钢筋的切割和弯曲成型钢筋加工时,保证钢筋表面洁净。

钢筋弯曲成型前,应根据配料表要求长度分别截断,通常宜用钢筋切断机进行。

钢筋的弯曲成型用弯曲机进行。

3.6.3 钢筋的焊接和绑扎1、垫层完成后,由测量人员放线、定点。

施工员、班组均应挂线检查。

2、承台钢筋在钢筋加工棚集中制作,运至现场绑扎,同时将桩头伸入承台部分的箍筋进行安装,承台钢筋制作安装焊接工艺按现行有关施工规范及评定标准执行。

3、承台钢筋安装完成,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检查合格后安装承台模板,承台模板加固后,测量队进行复测,校正合格后放出承台四边中心,即为十字线,施工人员根据纵横十字线进行墩身钢筋预埋,预埋时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布置,定位准确。

4、钢筋制作安装应符合如下要求:A.钢筋进场前应检验钢筋的力学性能,其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499-8484的规定。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

B.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C.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D.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E.钢筋的接头根据设计采用焊接,焊缝长度、宽度及厚度严格执行规范要求。

F.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

G.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尽量做成双面焊缝,当不能作成双面焊缝时,才允许采用单面焊缝。

H.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而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I.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表下表的规定。

钢筋绑扎搭接最小长度J.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配置在搭接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搭接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K.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L.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混凝土垫块,垫块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承台混凝土,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M.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的偏差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3.7 模板安装1、承台基础模板选用大块钢模,现场用吊车进行安装,在内侧设置拉杆,模板外侧用钢管做纵横肋,用方木在坑壁与模板间支承。

2、承台模板选用定制的钢模板,现场人工安装,接缝处使用双面胶粘结,缝隙处使用填充剂填充。

模板外侧使用钢管、小槽钢稳定支承,确保混凝土施工中不发生胀模现象。

3、模板拼缝应严密,由于模板支撑于坑壁土上,容易变形,考虑到整体的稳定性,支撑点要多,支撑要坚固,不松动,经过雨天之后尚未浇筑砼的支撑需要重新检查。

安装的质量标准符合规范要求。

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施工中使用同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垫块作保护层垫块。

4、支模后尺寸和高程应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3.8 砼浇筑1、验模、验筋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砼。

2、砼采用由1#拌合站集中拌制、砼罐车直接运送至基坑边,采用溜槽入模(有条件时)或吊车带上料斗吊装入模,事前应铺设好行车便道,确保不陷车。

3、桩头处因钢筋较密,应人工铲运砼。

4、砼浇筑后承台顶面应收浆、整面、抹平。

5、凝土浇筑的基本技术要求a、混凝土的拌和合物材料均匀、浇筑密实。

b、结构位置、外形尺寸偏差不超出允许范围。

c、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符合要求。

d、混凝土与基底连结紧密、粘结牢固。

e、钢筋骨架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如有偏差,不超出允许范围。

f、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

6、浇筑混凝土前的检查浇筑混凝土前应由有关部门对基底、模板、钢筋、预埋件、各机具设备等进行检查,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安排就序后,才能开始浇筑混凝土。

7、混凝土的浇筑a、混凝土在现场搅拌,坍落度宜控制在90~110mm,由罐车运输送至现场,卸入模板内。

b、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浇筑中应注意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以前浇筑完成其上层混凝土。

c、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

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为宜。

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尽可能保持一定的规律,防止漏振或过振。

插入式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应超过振动棒长度的2/3~3/4倍。

振动时应不断的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在分层浇筑中,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以使上下层混凝土紧密地连结。

d 、插入式振动器在每一振动的位置的振动时间,一般可从下列现象判断:振动时混凝土不再有显著的沉落;不再出现大量的气泡;混凝土表面均匀、平整,并已泛浆。

振动时间不可过短或过长,过短时混凝土振不实,过长时混凝土可能产生离析现象。

在一般情况下,振动的适宜时间约为20s~30s,任何的情况下也不宜少于10s。

e、振动器在一个部位振动完毕后,须缓慢地、匀速地边振动边上提,不宜提升过快,以防振动中心产生空隙或不均匀。

8、当砼达到2.5mPa强度(拆模时),混凝土顶面浮浆应及时凿除。

3.9 拆模1、在砼浇注完毕后,初凝后即可浇水养生,砼强度达5Mpa的抗压强度,即可拆侧模,拆模时应注意,千万保证砼构件不受破坏。

根据本地平均气温,在浇注完毕24小时即可拆模,拆模后应尽快洒水养生。

砼的洒水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砼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2、拆模后,应由质检工程师、监理等检查确认。

3、成品确认后,可安排进行基坑回填。

4、拆模后应对使用的模板进行清理、整修,现场堆放整齐。

3.10 质量标准1、外观要求:无空洞、漏浆现象,线型顺直,麻面面积少于2处。

2、质量标准: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承台实测项目四、施工组织4.1 人员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我项目部成立质量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总工原葆全面负责,并组织机械及人员施工,质量管理由项目安质部长王兵负责;现场施工放线由测量队长刘允负责;试验检测工作由项目试验室李智负责。

质量领导小组人员到位情况:承台施工人员已进入工地现场,其中钢筋工6人,模板工8人,混凝土工6人,普通工人4名,共计24人,施工人员已经通过上岗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现场管理人员1人,技术管理人员1人,材料员1人,测量员1人,试验员1人,安全员1人,共计6名管理人员。

4.2 材料进场情况详见后附的建筑材料报验表。

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材料进场,使材料在现场的存放时间较短,减少材料的堆积。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至工地现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