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展军人风采演讲稿 关于军人演讲稿例文

展军人风采演讲稿 关于军人演讲稿例文

展军人风采演讲稿关于军人演讲稿例文优秀的演讲稿是演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能很好地为演讲增色增彩。

下面小编整理了展军人风采演讲稿,供你阅读参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展军人风采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展军人风采演讲稿篇一近日,驻守在湖北省荆门市城南郊区的武汉铁路局区段技术作业站——荆门南站的60多名退伍军人职工,在车站党总支开展的暑运立功竞赛活动中,争当安全生产排头兵,展现了退伍军人良好素质形象。

为干部职工群众树立了榜样。

针对车站退伍军人职工多、涉及车站各个工种岗位,在车站运输生产中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

在开展暑运活动中,该站退伍军人职工及党员群众决心做识大体、顾大局的工作模范,积极带头立足岗点、勤于奉献。

这个车站为确保今年暑运立功竞赛活动富于实效,坚持从占近全车站总人数70%以上的退伍军人职工中入手,以“确保安全强素质,退伍军人展风采”为主题活动入手,以促进各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充分带动他们发扬“退伍不褪色、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围绕他们所在的工作岗位情况,把当前开展的暑运立功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号召全站退伍军人积极投身到暑运安全生产中去。

该站退伍军人职工在暑运生产一线作先锋,当好主力军,积极在工作中争当“安全上的哨兵、生产上的尖兵、技术上的精兵、行为上的标兵、素质上的强兵”,在车站各项工作任务中形成了兵帮兵、兵带兵、老兵教新兵的浓厚活动氛围。

使退伍军人自觉地在生产一线带头学业务、学技术、强素质、展风采。

今年以来,该站退伍军人职工及党员群众共防止各类事故达二十多起,奖励表扬达十多人次,为车站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挥了在车站的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展军人风采演讲稿篇二盛夏时节,记者夜宿在海拔4617米的青藏兵站部五道梁兵站,真切体会到高原官兵的艰辛与不易。

晚饭刚过,月牙儿爬上昆仑山。

一阵急促的哨声突然响起,兵站官兵闻令而动,全副武装,冲出楼外列队紧急集合。

月光下,大风掀开了列队官兵大衣的衣角,飞沙打在脸上。

“兵站装上了远程指挥可视系统,像这样的战备拉动,青藏兵站部机关可随时抽点。

”指挥拉动的兵站领导介绍。

以往常说“兵站兵站,住宿吃饭”,如今的兵站不光是“天路”汽车兵食宿的驿站,还是守卫青藏铁路和当地安宁的“桥头堡”。

拉动结束回到宿舍,官兵给记者介绍起了新营区。

营区内锅炉房、制氧站、健身房、俱乐部一应俱全。

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在五道梁,风雪易斗,缺氧难改。

五道梁兵站地处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的风口,大风常刮、飞雪不断,即使是7月仍旧寒冷漫长。

记者刚到这里便有了头重脚轻之感,并很快发展为头疼。

一名老兵提前给夜宿兵站的记者“打预防针”: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空气含氧量不到内地50%,冬季夜里风大,含氧量更低,对于刚上高原的人来说,特别难熬。

怕记者单独睡觉出现危险情况,兵站领导特意将记者安排在炊事班寝室。

“先吸点氧。

”一进屋,班长郭利兵拧开了床头的氧气阀门,将氧气管递了过来。

记者看到,每名战士的床头都装有这样一个装置。

战士们说,每天晚上难以入睡时,就吸一会儿氧缓解不适。

夜渐深,记者越发感到头像炸开一样疼,喘不上气,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郭班长拿来红景天口服剂,服过后尝试趴在床上用枕头压着头,但难受劲儿还是不见缓解。

郭班长说:“我们在这儿服役多年,夜里也经常睡睡醒醒,头疼气喘是常事儿。

”战士们纷纷支招:把背包带紧紧扎在头上,压迫减痛;把枕头垫高,用鼻子和嘴巴一起呼吸……“在这里大家有什么心愿?”和大家聊天当中,对于这个问题,战士们陷入短暂的沉默。

还是郭班长先开了口:“身在高原当兵,不能回家照顾家人,祝愿脑瘤手术后的父亲能尽快康复,身体平安。

”士官况德祥说,盼着怀孕的妻子能顺利生产;士官赵江说,期待忙完这段时间的保障任务后回家结婚……“海拔高,矢志强军的追求要更高;氧气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缺。

”这是写在五道梁兵站墙上的两句话,更是刻在官兵心底的信念。

在这躺着都是奉献的地方,官兵不仅要透支身体,甚至还面临着牺牲生命的考验。

2013年,兵站一名干部刚从内地订婚休假回到格尔木,还没适应高原环境他就急着赶回兵站,结果就在当天发生心脏猝死,永远地离开了。

数字无言,但震撼心灵。

青藏兵站部部队上高原执勤61年来已有780多名官兵在高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00多公里青藏线,平均2.5公里就有一名军人壮烈倒下。

窗外,夜寒星澈,明月高悬。

对记者来说,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夜晚,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人难以入睡。

可对戍守在这里的官兵来说,记者的“这一夜”,不过是他们年复一年、千次百次中最为普通的一夜。

展军人风采演讲稿篇三军姿岿然,不动如山,铁骑驰骋,其疾如风。

7月27日,青海省军区某团野外驻训场上,来自西宁市城东区四大班子的领导干部观看了“军事日”活动表演,由该团官兵展示的特战分队特种摩托车驾驶等课目不时赢得在场观众如雷般掌声,充分展现了高原官兵过硬的军事素质和顽强的战斗作风。

作为青海省军区的拳头力量,自1998年该团整建制转隶青海省军区以来,这个团就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青海繁荣稳定作为自身的神圣使命,始终奋战在维稳处突、抢险救灾第一线,同时还先后完成了青藏铁路险难路段施工、玉树抗震救灾、贫困州县援建等重大任务,并于去年被国务院授予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该团官兵连续机动16小时紧急驰援玉树,成为第一支从陆路抵达灾区的部队,并先后从废墟中搜救出19名各族同胞,为灾区群众带去了生的希望。

如今,该团官兵从废墟中营救出的藏族小伙索南江才也加入到这支部队,成为了一名守护高原的“金珠玛米”。

“驻守一方,温暖一方”,这是该团官兵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自觉的践行。

去年10月17日国家首个“扶贫日”活动中,该团官兵向对口帮扶群众捐款3万余元;在去年为省内院校执行学生军训任务过程中,该团向5个共建单位的20余名贫困学生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学习用品,并鼓励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今年2月12日,时逢农历小年,该团官兵同往年一样,赴驻地3个贫困社区,为贫困群众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进行义务劳动……战士们不断把爱心的小溪汇聚成暖流,流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第二故乡的热爱。

“你把人民装心里,人民把你心里装”,该团同驻地群众双拥共建所结出的累累硕果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每逢春节、建军节,驻地各级党政领导及街道社区群众都要来到这个团慰问官兵;为丰富官兵业余生活,青海图书馆定期开展“优秀书籍进军营”活动,累计免费为团队官兵借阅图书上万册;驻地社区多次组织“缘在军营”相亲活动,先后有十余名优秀女青年同团队官兵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驻地民政部门的积极协调下,该团多名随队失业军属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当兵就要当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兵”,这是该团官兵对守卫着的一方百姓永恒不变的承诺。

这个团紧盯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将练兵备战作为第一要务,结合驻地实际,每年将部队拉动至陌生地域组织野外驻训,在高原高寒条件下全面摔打锤炼部队;为积极适应新形势,这个团组建成立了特战分队,逐步完成特战化探索转型,反恐处突能力有效提升;同时,他们还以“老高原精神”为载体,持续激发官兵驻守高原、热爱高原的理想信念,“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顽强作风在该团官兵心中不断凝聚。

去年年底,在上级对该团军事训练考核中,该团凭借100%合格的优异成绩被上级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这也是该团连续4年获此殊荣。

“驻军神武,人民安居”——陈列在该团团史馆中的一副题字道出了驻地群众对这支部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展军人风采演讲稿篇四人类社会是一个世代更替的过程,如果没有前人的牺牲奉献,就没有今天社会的发展;而今天人们的牺牲奉献,又是在为后人的发展奠基。

因此,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在于它对自身有什么意义,最重要的是要看它的社会价值。

离开社会的需要,孤立的个人是无所价值的。

对于我们革命军人而言,当好兵,尽好义务,为人民勇于自我牺牲就是最大的奉献价值。

在革命队伍里,不论职务高低、资历长短、年龄大小,只要安心本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就能创造出人生价值。

军人的价值就在于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也就我来部队的最终目的。

我从小就羡慕军人,羡慕他们那种高大魁梧的形象,羡慕他们那无私奉献、为人们服务的精神,羡慕他们那身看似普通,却又不普通的绿军装。

所以我从小就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当兵,做一名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现在终于园了这个期盼以久的梦啦。

人们常说:“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我们军人之所以光荣,是与我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分不开的。

从建军之日起,我军就把为祖国、为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甘愿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军人的牺牲岂止在战场,岂止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

由于军人肩负的特殊使命和军事生活的特点,决定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离开战斗岗位去谋求“先富”,不能荒废保卫祖国的本领而一心钻研未来就业的知识技术中,不能像一般公民那样更多地自由安排业余生活。

为了祖国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当人们沉浸在甜蜜的梦乡时,我们军人却要警惕地坚守在哨位上;当同龄人在灯红酒绿的卡拉ok厅尽情“潇洒”的时候,而我们却要顶风冒雨在大街小巷执勤巡逻。

艰苦的军事生活和繁重的执勤任务,使我们难尽子女之孝,难享天伦之乐,难负顾家之责,这种牺牲奉献,远比一般公民要多得多。

其实我们军人也就是在这种牺牲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可以说,没有我们军人的无私奉献,就没有人们的幸福生活;没有无私奉献,也就不存在军人的价值。

奉献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军人职业的鲜明特点。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吃亏我一人,幸福千万家”,这正是我们革命军人人生观的具体体现。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讲,无私奉献是很难持之以恒的,但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一时的无私奉献,就能给大家带来许多便利。

所以我们要把奉献二字,当成是一种责任,当成是一份工作来完成。

只要能给别人带来快乐,那也就是我们的最大幸福和快慰之事。

虽说无私奉献本身是无所回报的,但我们还是有许多收获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回报。

无私奉献是种考验,也是磨练我们自己意志的良好机遇。

只要为别人付出了,那首先肯定的一点就是我们已得到用金钱所买不来的收获,既锻炼了自身综合素质,同样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何乐而不为呢?可以想一想,我们当兵只有短短地两年时间,就算在这两年时间中天天无私奉献,那必定也是有限的。

而从我们出生开始,别人就已对自己无偿的奉献了。

我们保卫人们两年,而人们保卫我们却是一辈子,那我们又会抱怨什么呢?我们军人也就是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赢得民心的。

我想我们多数人来到部队的目的,就是想实现一个转变,而这个过程中,无私奉献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军人的最光荣之处,更是我们每名军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