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教学要点】1、依据课标,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练落到实处。
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过程和步骤】一、导入: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
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二、知识结构1.辨析病句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类型。
其次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
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
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2.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首先要查出句子的毛病所在,再进行妥善的处理。
修改时既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
修改时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
三、病句的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①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领属+数量+动词短语+形+名)②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③这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要按逻辑排顺序)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定语误放状语位置)(2)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例:①我为表敬意昨天在电台又为你点了一首歌。
(目的+时间+地点+副词+形容+对象)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
(“对兰花”应放“进行”前)(3)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后面)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判不及格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判不及格,不是作品判不及格。
)2.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例: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②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①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②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注: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搭配不当常常出现在联合短语中。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5)前后词语顺序搭配不当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菜篮子”工程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菜篮子”产品由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品种丰富多样、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折。
(“长期短缺、品种单调”与“品种丰富多样、供求基本平衡”不搭配)3.成分残缺或赘余A.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使用介词“由于、鉴于、使”等容易造成缺乏主语。
)②三月三日,抱着向王平超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错题也开始积累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错题”,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开始积累错题了”。
)(2)缺谓语例: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3)缺宾语例:认识禽流感,了解禽流感,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禽流感进行预防,减少禽流感造成的损失。
(“达到……的目的”)B.赘余(1)堆砌词语例: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关注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关注”应删去。
)(2)重复例: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非常酷爱”“否则不这样”等也是类似的错误。
)(3)可有可无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例: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4.结构混乱(句式杂糅)高考常考的类型之一。
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①多年来曾被应试教育思想束缚下的同学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段丝连: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①我们向学校提意见是学生的责任。
(把“我们向学校提意见”和“向学校提意见是学生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改换主语,重来一句。
例:迷茫失望,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世界充满了怨言与不满的人,零永远是一个令人消沉的符号。
(4)反客为主: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①你们的父母省吃俭用,为你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却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他们吗?②当匪徒们偷袭警察的时候,被警察反包围,抓获了很多黑社会成员。
(“被警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徒”,但“抓获了无数黑社会成员”的主语只能是警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
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丢盔卸甲,损伤过半”等语,这样是接着“被警察”下来的,就连贯了。
)5.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倒是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指代不明)(2)有歧义例:他请几个班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几个”修饰“班”还是“干部”?)6.不合逻辑: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1)自相矛盾例: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滥用否定造成矛盾。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2)范围不清例: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例: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4)主客倒置例:①我生在崂山,长在崂山,石老人的传说对我并不陌生。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四、辨析病句歌辨析病句要认真,雾里看花莫慌神;基础知识先到位,再察病源记类型。
语序颠倒结构乱,搭配失调意不明;成分残缺或累赘,逻辑荒唐理不真。
辨识从来有标准,合符规范当乎心。
或凭语感漫审读,多年经验不可轻;或将枝干勤疏理,删繁就简看得清;或造样句多类比,伪装识破现原形;或推事理查判断,偶向逻辑求救兵。
见到长句莫心急,定状叠加有章程;见到短句莫大意,赘语多从此处生;见到“是”“否”找对应,小心双提与单承;见到“无”“不”快相乘,多重否定迷宫深。
语修逻上功夫到,确保辨句不失分!五、解答六种病句类型的技巧第一部分:牢记六种病句类型的特点一).语序不当方法1、记典型句子各一个,找出对应词性,逐一套用――查中心词前多层修饰语的语序(中心词可以是全句的主谓宾,也可以是句中的某个带修饰语的名词或动词)2.多层定语的次序。
(记句子――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牢记类句: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