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小玉诉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陈 斯)

刘小玉诉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陈 斯)

刘小玉诉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案
陈斯
上传时间:2004-4-28
案情
上诉人(一审原告):刘小玉。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东莞市大岭山医院。

1998年2月1日,刘小玉到大岭山医院妇产科门诊检查,诊断为“早孕42天”。

刘小玉要求给予终止妊娠,妇产科门诊医士叶衬开开具药物进行药物流产处理,服药后十多天反复有阴道流血,叶衬开认为“药流不全”,遂于2月18日对刘小玉施以“清宫术”。

手术后第16天,被上诉人再次为上诉人行“清宫术”。

1998年4月3日,被上诉人将上诉人转入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

4月18日,上诉人出院,继续门诊综合治疗。

在此期间,所有的医疗费10113.1元皆由被上诉人支付。

自1998年3月16日至同年4月29日,被上诉人共支付上诉人生活费13600元。

被上诉人亦对主要责任人叶衬开作了处理。

1999年2月21日,东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对此次事故作出《关于刘小玉清宫术致子宫穿孔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结论书》,认定本次事故属三级乙等技术事故,主要责任人是大岭山医院妇产科医生叶衬开。

但未对上诉人的身体损伤程度作出鉴定。

刘小玉自行到广州南方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为两侧输卵管梗塞,但大岭山医院对此结果不予认可。

因当事人双方就损害赔偿事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故上诉人于1999年6月16日诉至原审法院要求解决。

1999年7月26日,上诉人请求原审法院委托法定鉴定机构重新鉴定。

该院经与多家医疗机构联系拟对上诉人的损害程度进行鉴定,但均遭拒绝。

最后于2000年5月30日委托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医对原告的伤残情况作鉴定。

同年8月8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刘小玉伤残等级鉴定书》,认定刘小玉的损伤为十级伤残。

二审期间,法院根据上诉人的申请,前往南方医院调取刘小玉在该院检查的档案,但南方医院以档案遗失,无法找寻为由未予提供。

审判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本案属民事赔偿纠纷范畴,其对该案有当然的管辖权。

由于被告的技术问题,造成原告生殖器官受损,被告对此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从公平合理和全面赔偿的原则及司法实务来看,本案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本案中的医疗事故致原告十级伤残已由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鉴定。

故被告对原告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应参照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处理。

据此判决:一、由被告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支付给原告刘小玉18785.76元,扣除被告已支付给原告的生活费13600元,被告实应给付原告5185.76元。

二、驳回原告刘小玉的其他诉讼请求。

刘小玉上诉认为:一、一审判决对《南方医院疾病诊断证明书》只字不提,有失偏颇。

二、一审判决认为本案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悖事实和法律。

三、一审判决认为本案不应适用《国家赔偿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相矛盾。

四、一审判决认定被上诉人给予上诉人的赔偿金额明显偏低。

请求:1、撤销原判;2、判令被上诉人依一审原告诉请
赔偿上诉人因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失。

东莞市大岭山医院答辩称,原审认定事实清楚,处理正确,请求维持原判。

东莞市中级法院认为,本案由于被上诉人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医生的过错造成上诉人刘小玉的生殖器官受损,侵害了上诉人的身体健康权,因此,被上诉人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而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只有精神损害赔偿一项有理,可以支持,其他则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驳回。

判决如下:一、维持东莞市人民法院(1999)东民初字第1380号民事判决第一项及诉讼费的判项;二、撤销东莞市人民法院(1999)东民初字第1380号民事判决第二项;
三、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2万元给刘小玉;四、驳回上诉人刘小玉的其他上诉请求。

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上诉人刘小玉所受损害的程度以及赔偿的标准问题。

关于上诉人受损害的程度问题,经二审法院调查,南方医院无法向法院提交有关刘小玉的原始诊断资料。

因此,对南方医院的诊断结果只能视为一种证据加以参考,不能作为判决的最终依据。

况且,南方医院的诊断结果只能说明刘小玉检查当时的情况,不能说明现在的身体状况。

至于上诉人提出南方医院与东华医院在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的差距问题,由于这只是当事人主观的推测,并无客观依据,不能成为判定鉴定结果是否真实的依据。

同时,亦不能由此推断东华医院所作的诊断是错误的。

东华医院作为正规医院,具备检查刘小玉损害程度的能力,东莞中院法医亦具有对刘小玉的伤残程度作鉴定的资格,其所作出的鉴定书从证据效力上看,并不存在瑕疵,因此,原审法院对其鉴定结果予以认定是正确的。

关于赔偿标准问题,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伤残等级,二是法律适用。

对于伤残等级,二审法院法医已经作出鉴定,故赔偿标准确定为十级是正确的。

至于法律适用问题,上诉人提出应适用《国家赔偿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从本案的主体来看,并无国家机关,显然不存在适用《国家赔偿法》的问题。

同时,由于我国医院目前仍然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其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不属完全的交易关系,因此,尽管医院也具有盈利性的特点,但在性质上不能将其划归纯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经营者范畴。

故对医疗事故的处理不宜套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确认的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进行处理,本案也不宜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原审根据《民法通则》确定的赔偿原则和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是可以的,但原审对刘小玉主张的精神损失害赔偿既不认定也不作说明,而从本案的情况看,由于被上诉人医生的过失不仅给刘小玉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同时还给她造成明显的精神痛苦,被上诉人应支付适当的精神损害慰抚金。

至于数额,虽然上诉人在一审时曾经提出70540.90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计算依据,但其实际主张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数额为2万元,该数额并无超出合理范围,故该请求可以支持,原审不作认定是错误的,应予纠正。

二审法院改判增加2万元精神损害赔偿是正确的。

东莞法官2001年第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