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美德》第一章第一节概述教案

《传统美德》第一章第一节概述教案

人生几十年,儒家特别重视活好这辈子,活出模样来。举例:古代逆境积淀发酵,终成大器的例子!
3、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个人都追求有尊严的美好生活,特别是服刑人员期盼获得尊重的心理更加强烈。
•一个人如何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内求VS外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人必自尊然后才受人尊重。战胜“三无”(无用无助无望)感觉,绝不能自暴自弃。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换一种说法容易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为贵”意指人是万物之灵,把人与禽兽区别开来(大脑图片),既承认了人的作用和价值,又指出了每个人都有巨大的自我提升空间。
教学内容及进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时间分配
缺德事例(图片)导入:
这些问题严重吗?
追根溯源:审视当今个人和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一个源头——利益驱动,道德迷失。
在国际上中国的形象被说成这样,大家请看网络上的一则报道(兰德)。讲仁爱、重道义,以德服人的中华文明古国,怎么会是这样?
今天,我们就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背景下,学习、探讨一个话题:中华传统美德。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华传统美德
课题名称
传统美德概述
课型
新授课
民警教师
工作单位
海口监狱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题目(章,节或项目):
部局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传统美德概述
教材简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篇之讲,在课程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主要内容有三: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的内涵、弘扬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是传统美德的基石,人本主义是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对后面各章系统阐述传统美德的核心理论起到概况理解、引起兴趣的作用。
道德,简单说即“天道人德”,什么是天道,大自然的规律,何为人德,人顺天而为就是有德,逆天行事就是悖德。
2、传统美德是指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升华、凝聚的优秀民族精神,包括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民族品质、民族情感以及由此派生的行为习惯、礼仪规范、风俗习惯。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人性为本,别于禽兽。孟子: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生命来自父母、祖先,孝是爱心的原点,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触动内心柔软部位唤醒人性道德良知。孝触动心灵爱的开头)动物有没有五伦八德?
2.人有价值人有尊严
中国现世主义务实传统:把生活过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服刑人员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体验和认同,深刻认识传统美德对人的重要影响,提高服刑人员愿意弘扬传统美德的意识,树立法德并重的时代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2、教学难点: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人本主义是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
简介教材第一章内容,进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这是人类文明七大发源地,这是几千年前古墓出土的文字。说中国话,写方块字。传统文化是传统美德的基石,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灵魂)。要了解传统美德,先得了解传统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人,其实是一方文化养育一方人。
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我们从哪里来?)
2.整体观和民族观集中表现为爱国主义。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因此,传统美德高度重视整体主义和民族大义。以钱老榜样说明。“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有人会说,我能和这些大人物比吗?能!请问,有谁不是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介绍华传统文化三大支柱。
以“传统伦理思想演变”说明中华民族传统:修身重德立身治国,讲明白“我们从哪里来?”
文化有四个层面,物质、制度、行为变化很大,但精神内核相对稳定。中华文化的内核就是中华传统美德。
(二)传统美德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之服务。
由于服刑人员年龄结构复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心理失衡、道德缺失普遍存在,一些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我封闭现象严重,对强制性学习缺乏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服刑人员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事例的探究交流,使服刑人员理解传统美德的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辨析传统美德丰富内涵的能力;培养其传承美德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教学准备:统编教材、参考资料、教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服刑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其以往的生活经验,以丰富、新颖的信息来吸引服刑人员的注意力,缓解由单调、简单、固定的狱内生活带来的压抑感,体现了狱内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想改造性。
教案主页
结合事例提问导入法
激起思辨
简介框架
结构概述
指出重点
指出关键词
概念简介
流程图
简要概括
概念通俗化口语化
个读、领读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教学内容及进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时间分配
二、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我们是谁?)
(一)人本主义是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重点)
“人本”是相对于“神本”和“物本”来说的。这里所说的人本主义是一种精神,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充分注重、尊重人格尊严的精神。
“人本主义“对服刑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如果连自身的价值都得不到肯定,就失去了学习和提高的载体,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用才有希望,这一点对于服刑人员更具积极意义。
(二)注重整体主义和民族大义
1.从历代名臣看整体主义和民族大义。
历朝历代都有一些人,他们爱人爱己、爱国爱家的感人故事被传颂至今,他们有着标准的中国人的胸怀,他们胸怀天下,他们的人生路线图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图互动:找找名言中意思相近的字)
(一)传统文化
从语言和文字引入感受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介绍传统文化。
1、广义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从远古至清晚期(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典文化体系,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的积淀物。
2、狭义的传统文化:儒释道传统经典,是文化之核心。儒家伦理文化是主体,现世主义世俗幸福,修身重德,齐家家庭责任,达则兼济天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