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维护保养规程
车辆维护保养规程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
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车辆完好检验基本技术要求第三章车辆维护保养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车辆应遵循《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的规定,按“保养为主,修理为辅”的原则进行车辆的维护保养,以降低设备故障率,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二条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使用周期及维护保养要求,车辆需进行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与换季保养。
在进行检维修保养作业时,应按规定进行上锁挂签。
保养完成后应运转、检查车辆的性能,保持最佳的技术状态。
第三条在用车辆每天应运转一次,运转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第四条建立健全车辆的终身技术档案,及时填写“车辆运转记录” 、“驾驶员自检保养记录” 和“汽车技术档案”;车辆二级维护、大修和重要的修理作业内容应在“汽车技术档案”中记录详细并存档。
第二章车辆完好检验基本技术要求
第五条漏水检查
在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散热器、水泵、缸体、缸盖、暖风装置及所有连接部位均不得有明显渗漏现象。
第六条漏油检查
机动车连续行驶距离不小于10Km,停车5min后观察,不得有明显渗漏现象。
第七条车辆外观
7.1车辆外观应整洁,各零部件应完好,联接牢固,无缺损。
7.2车体应周正,车体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应小于等于40mm。
第八条发动机
发动机应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怠速稳定,无异响,机油压力和温度正常,良好的启动性能。
第九条转向系
9.1 方向盘应转动灵活,操纵方便,无卡滞现象。
9.2车辆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洁的水泥或沥青路面行驶时不应跑偏,其方向盘不应有摆振、路感不灵或其他异常现象。
9.3转向节及臂,转向横、直拉杆及球销不得有裂纹和损伤,并且转向球销不应松旷。
对车辆进行改装和修理时,横直拉杆不得拼焊。
第十条制动系
10.1液压制动:制动管路不应存在渗漏(包括外漏和内漏)现象。
在保持踏板力为700N达到1min时,踏板不得有缓慢向前移动现象。
10.2液压行车制动在达到规定制动效能时,踏板行程应小于或等于踏板全行程的四分之三,且乘用车小于120mm,其它车小于150mm。
10.3气压制动:在气压升至600KPa且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工作3min后,其气压的降低值应小于等于10KPa;在气压为600KPa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制动踏板踩到底,
待气压稳定后观察3min,其气压的降低值应小于等于20KPa。
10.4发动机在75%的额定转速下,4min内气压表的指示气压应从零升至起步气压。
注:起步气压是指车辆制造厂家标明的车辆(起步后)能够满足正常(制动)工作要求的最小储气筒最小压力。
10.5气压制动系应装有限压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
10.6储气筒的容量应保证在调压阀调定的最高压力下,且在不继续充气情况下,车辆在连续5次踩到底的全行程制动后,气压不低于起步气压。
第十一条照明、信号装置和其它电气设备
11.1灯具应安装牢靠、完好有效。
11.2不得安装遮挡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透光面的装置,不得对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进行改装和加装。
第十二条行驶系
12.1同一轴上的轮胎规格和花纹应相同,轮胎规格应符合整车制造厂的出厂规定。
12.2专项作业车、工程仪器车、乘用车应装用子午线轮胎。
12.3乘用车轮胎胎冠上花纹深度应大于等于1.6mm;其它机动车转向轮轮胎胎冠上花纹深度应大于等于3.2mm,其余轮胎胎冠上花纹深度应大于等于1.6mm。
12.4轮胎的胎面和胎壁上不得有长度超过25mm或深度足以暴露
出轮胎帘布层的破裂和割伤。
12.5轮胎气压应符合该轮胎承受负荷时规定的气压。
12.6车轮螺母和半轴螺母应完整齐全,并应按规定力矩扭紧,至少每周紧固一次。
第十三条传动系
13.1离合器:应接合平稳,分离彻底,工作时不应有异响、抖动和不正常打滑现象,自由行程应与该车型技术要求一致。
13.2传动轴、伸缩花键、过桥支撑和万向节无裂纹和松旷现象,连接牢固,传动轴保护链完好。
13.4变速箱、分动箱、前后桥差速器无变形、裂纹和漏油
第三章车辆维护保养规定
第十四条日常维护,以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为中心,由驾驶员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维护周期为出车前、行车中和每次返回基地后一日内(收车后),维护内容如下。
14.1对车辆底盘、车轿、发动机等各部位进行全面清洁,保持车容整洁;
14.2对汽车各部润滑油(脂)、燃油、冷却液、制动液、各种工作介质、轮胎气压进行检视补给;
14.3对汽车制动、转向、传动、悬挂、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位和位置以及发动机运转状态进行检视和校紧,确保行车安全。
第十五条一级维护,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作业中心内容,并检查有关制度、操纵等安全部件,由驾驶员负责,必要时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维护周期为车辆每行驶600公里(或台上设备运行50小时)或执行任务回基地后,维护内容见表1。
表1 一级维护作业内容
机、进排气歧管、输油泵、喷油泵连接螺栓、进气管道、增压器、排气系统、燃油
箱、圈及胶垫应完
好有效
空压机、发电机、空调机皮带
检查皮带磨
损、老化程度,
调整皮带松紧
度。
符合规定
转向器检查转向器液
面及密封状
况,润滑万向
节十字轴、横
直拉杆、球头
销、转向节等
部位。
检查紧
固转向传动机
构各部位连接
符合规定
合规定
变速器、差速器、
传动轴检查变速器、
差速器液面及
密封状况,润
滑传动轴万向
节十字轴、中
间轴承,校紧
各部连接螺栓
和传动轴保护
链,清洁各通
气塞。
符合规定
10制动系检查紧固各制
动管路、制动
分泵、制动总
泵、分配阀,
检查调整制动
踏板自由行
程、制动器间
隙;润滑踏板
制动管路接头
应不漏气,液
压管路应不漏
油,支架螺栓
紧固可靠,防
尘胶套完好。
制动联动机构
应灵敏可靠,
11车架、车身及各
附件
部螺丝,润滑
车门铰销和驾
驶室翻转机构
钩、挂钩应紧
固可靠,无裂
损,无窜动,
齐全有效
12轮胎检查轮辋及压
条挡圈;检查
轮胎气压(包
括备胎),并
视情况补气;
检查轮毂轴承
间隙;检查轮
胎花纹深度和
划伤情况;检
查左右轴距
轮辋及压条挡
圈应无裂损、
变形;轮胎气
压应符合规
定,气门嘴帽
齐全;轮轴承
间隙无明显松
旷;轮胎花纹
深度、轴距差
符合使用规定
13悬架机构检查钢板、空
气弹簧、气囊、
筒式减振器、
扭力杆等部位
无断片、裂纹、无损坏、连接
第十六条二级维护,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况和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维护周
期为车辆每行驶12000-15000公里(或台上设备运行500-600小时),维护内容按《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的规定执行。
车辆二级维护完工后,由承修方开具车辆二级维护合格证,送修方存档备查。
第十七条车辆换季保养
17.1 检查冷启动及发动机加热辅助设备。
17.2 检查发动机、变速箱前中后桥等润滑油油质和油量,并注意其粘度级别适合冬、夏季节使用。
17.3更换冰点适当的防冻液。
17.4 车辆油品质量监控:定期对油水取样化验,作到按质换油。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
二〇一六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