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读读背背》及《趣味语文》中的的成语解释和近反义词1.博览群书【解释】: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出自】:《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
……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近义词】: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反义词】: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目不识丁【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识渊博的人2.孜孜不倦【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自】:《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示例】: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汉语注音】口头读作:zī zī bú juàn 。
书面写作:zī zī bù juàn 【成语注释】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孜孜:勤奋。
不倦:不知疲倦。
【成语用法】作状语、谓语或者定语,用于工作和学习。
【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结构】并列式【词语结构】AABC式【近义词】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如饥似渴、乐此不疲。
【反义词】好逸恶劳、拈轻怕重、游手好闲、饱食终日。
【出处】①《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1、《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英文】persevere成语示例2、《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3、他常常孜孜不倦学习到深夜。
4、孜孜不倦的学习是我们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之一编辑本段成语故事远古时期,洪水滔天,百姓流离失所,禹奉命带人打猎把兽肉分给百姓吃,又带领大家疏通沟渠江河,把大水引入海中。
还教导人们播种庄稼,让人们按需要交换物资,使天下太平。
禹对舜帝说:“予思日孜孜。
”3.勤学好问勤学好问,意思是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发音】qín xué hào wèn4.学而不厌学而不厌xué ér bù yàn【解释】: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近义词】:手不释卷、虚心好学【反义词】:骄傲自满、好为人师【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5.坚持不懈坚持不懈jiān chí bù xiè【解释】:懈:松懈。
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自】:《清史稿·刘体重传》:“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州。
”【示例】:这些都证明我们对于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政策来进行抗日战争的这种方针,是~的。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近义词】:锲而不舍、坚持不渝、持之以恒【反义词】:半途而废【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做事持之以恒6.业精于勤业精于勤yè jīng yú qín【解释】: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
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近义词】: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反义词】:一曝十寒、好吃懒做【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学业精深在勤奋7.专心致志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解释】: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示例】:不由我不~搞这一套。
◎叶圣陶《招魂》【近义词】:聚精会神、专心一志、一心一意【反义词】: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8.聚精会神聚精会神jù jīng huì shén【解释】:会:集中。
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
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自】: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示例】:看校样时的~,就和在写作的时候一样,因为我的目的要使它没有一个错字。
◎邹韬奋《经历·一个小小的过街楼》【近义词】: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反义词】:心不在焉、神不守舍、心神不定【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9.废寝忘食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解释】: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出自】:《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
”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示例】: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近义词】: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发愤忘食【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刻苦努力10.竭尽全力竭尽全力jié jìn quán lì【解释】:竭尽:用尽。
用尽全部力量。
【出自】:《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近义词】:声嘶力竭、尽心竭力【反义词】:养精蓄锐【语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做出最大的努力竭尽全力的英文翻译1.to exert all one's strength; to throw in one's whole might; to try one's best; to spare no effort; to do one's utmost; to do all one can2.at full stretch; full speed ahead; with might and main; to the best of one's ability11.锲而不舍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解释】:锲:镂刻;舍:停止。
不断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示例】:夫固谓一人~,则行美于本性矣。
◎章炳麟《菌说》【近义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反义词】:半途而废、知难而退【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锲而不舍的英文翻译1.[Literal] to keep on carving unflaggingly2.to work with perseverance12.脚踏实地脚踏实地jiǎo tà shí dì脚踏实地的中文解释【解释】: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出自】:宋·邵雍《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示例】:他们渐渐丢了那空架子,~向前走去。
◎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近义词】:足履实地【反义词】:好高骛远【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脚踏实地的英文翻译1.to plant one's feet on solid ground; to have one's feet planted on solid ground; to stand on solid ground; to have one's feet on the ground13.开门见山开门见山kāi mén jiàn shān开门见山的中文解释【解释】:打开门就能看见山。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出自】:唐·刘得仁《青龙寺僧院》:“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示例】:说话要~,谭兄之意,欲以世兄读书之事,烦潜老照管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近义词】:直言不讳、单刀直入【反义词】:旁敲侧击、闪烁其辞【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写文章开门见山的英文翻译1.to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to declare one's intention right at the outset; to talk or write right to the point14.大材小用大材小用dà cái xiǎo yòng大材小用的中文解释【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
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出自】: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示例】:~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业。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近义词】:大器小用、明珠弹雀、牛鼎烹鸡【反义词】: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知人善用【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人事安排不当大材小用的英文翻译1.one's talent wasted on a petty job2.to misuse of good materials for minor purposes15.一举两得一举两得yī jǔ liǎng dé一举两得的中文解释【解释】: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出自】:《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示例】:一则免楚之患,二则激晋之来,岂非~?◎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近义词】:一箭双雕、事半功倍【反义词】: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一举两得的英文翻译1.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to attain two objectives or gain two advantages by a single move16.三长两短三长两短sān cháng liǎng duǎn三长两短的中文解释【解释】: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特指人的死亡。
【出自】:明·范文若《鸳鸯棒·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