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课程设计报告(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除尘技术题目:电除尘器设计院系:环境学院班级:环工1201 学号: 3学生:何德瑞指导教师:吕建燚设计周数: 1 周成绩:日期: 2016年1 月17 日目录一、待除尘电厂基本情况 (4)二、电除尘器简介 (4)1、电除尘器的分类 (4)2、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5)3、电除尘器特点 (5)(1)优点: (5)(2)缺点: (6)三、设计正文 (6)1、设计要求 (6)2、主要参数选择 (6)(1)电场风速 (6)(2)收尘极板的板间距 (7)(3)电晕线的线间距 (7)(4)粉尘的驱进速度 (7)3、电除尘器主要部件的结构形式 (7)(1)集尘板 (7)(2)电晕线 (8)(3)集尘极及电晕线的振打 (8)(4)进气烟箱与出气烟箱 (8)(5)气流分布板和槽型板 (8)(6)壳体 (9)(7)灰斗 (9)(8)梁柱的布置形式 (9)(9)集尘极与电晕极的配置 (9)(10)计算所需的收尘极面积 (10)(11)确定电场数 (10)(12)烟气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电除尘器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10)(1)初定电场断面 (10)(2)电场高度 (11)(3)电除尘器的通道数 (11)(4)电场有效宽度 (11)(5)实际电场断面 (11)(6)电除尘器的壁宽度 (11)(7)单电场的长度 (11)(8)柱间距 (12)(9)高 (12)(10)电除尘器壳体壁长 (12)(11)进气箱进气口面积 (12)(12)出气烟箱 (13)(13)灰斗排灰量 (13)(14)灰斗 (13)(l 5)电除尘器总体外形尺寸 (13)(l 6)供电设备选型 (14)(17)整流器额定电流 (14)四、除尘器图纸设计 (14)五、参考文献 (15)一、待除尘电厂基本情况某重点地区电厂要求设计与350MW 汽轮发电机组相配套的电除尘器,其中锅炉岛为1175t/h 亚临界强制循环汽包型燃煤锅炉。
该锅炉为单炉膛、Π型布置、切圆燃烧、固态排渣。
所提供的原始资料如下:表1、煤质分析表2、灰分析二、电除尘器简介1、电除尘器的分类电除尘器有多种类型,根据集尘极和放电极在电除尘器中配置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单区电除尘器:粒子的荷电和捕集是在同一个区域中进行的。
即收尘极系统和放电极系统都在一个区域。
工业烟气除尘多用这种除尘器,因而“单区”两字通常被省略。
单区电除尘器按其结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类型:按烟气在电场中的流动方向分为立式和卧式电除尘器;按清灰方式可分为干式和湿式电除尘器;按电极形状可分为板式、管式和棒式电除尘器;按电极距离大小分常规电除尘器和宽间距电除尘器。
(2)、双区电除尘器:具有前后两个区域。
前区安装放电极,称为电离区,粉尘进入此区首先荷电。
后区安装收尘极,称为收尘区,荷电粉尘在此区域被捕集。
双区电除尘器的电压等级较低,通常采用正电晕放电。
它主要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的进气净化。
近年来,利用双区电防尘器的原理设计的电除尘器用于工业皮气的净化,例如用于沥青烟尘和高炉煤气的净化。
2、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含有粉尘颗粒的气体,在接有高压直流电源的阴极线(又称电晕极)和接地的阳极板之间所形成的高压电场通过时,由于阴极发生电晕放电、气体被电离,此时,带负电的气体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板运动,在运动中与粉尘颗粒相碰,则使尘粒荷以负电,荷电后的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亦向阳极运动,到达阳极后,放出所带的电子,尘粒则沉积于阳极板上,而得到净化的气体排出防尘器外。
电除尘器的除尘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气体的电离;(2)、粉尘获得离子而荷电;(3)、荷电粉尘向电极移动;(4)、将电极上的粉尘清除到灰斗中去。
3、电除尘器特点(1)优点:○1、处理烟气量大,可达105~106m3/h;○2、阻力小,耗能少,大约0.2~0.4kWh/1000m3。
一台处理烟气量为400000m3/h的电除尘器,由于烟气进入电除尘器后既不转弯,又不与其他物体碰撞,加之流速较低,气体阻力很小,压力损失一般为200Pa。
与袋式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或文丘里洗涤器相比,电除尘器的阻力仅仅是它们的1/5、1/8。
因此大大节约电力消耗;○3、收尘效率高。
初期除尘效率能达到99%。
能捕集1um以下的细微粉尘,设备部件寿命较长,所以只要设计得当,并能正常进行维护保养,电除尘器能长期高效运行;○4、适用围广。
电除尘器甚至能捕集到0.1μm的细颗粒粉尘;粉尘浓度允许高达每立方米数十克至上百克;能适应400摄氏度以下的高温烟气。
可在高温或强腐蚀性气体下操作;可用于高温(可高达500℃)、高压和高湿(相对湿度可达100%)以及高含硫(硫3%以上)的场合,能连续运转,运行稳定,不结露,不爬电,故障率极低;○5、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费用低。
电除尘器采用微机可以实现全盘自动化。
由于其运动零部件少,在正常情况下维修工作量较小,可以长期连续安全运行;○6使用寿命长至少使用 8-10 年以上。
(2)缺点:○1一次投资大。
与其他除尘设备相比,电除尘器结构较复杂.消耗钢材多、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2技术要求高:电除尘器对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水平、安装精度要求较高;○3对粉尘比电阻有一定要求。
三、设计正文1、设计要求1.1 设备名称:电除尘器1.2 型式:干式、卧式、板式1.3 数量:每台炉配两台除尘器1.4 每台除尘器入口烟气量: 220 m3/s1.5 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 120℃1.6 除尘器入口含尘量: 21.0 g/m3(设计煤种)1.7 保证效率:≥ 99.78%1.8 本体阻力: < 300 Pa1.9 本体漏风率: <2.0 %1.10 气流均布系数: < 0.21.11 阴极线振打加速度: >50g阳极板振打加速度: >150g1.12 电场数: 5 个1.13 每台除尘器烟气进口数: 2 个( 水平烟箱,接口尺寸3500 × 2300 )烟气出口数: 2 个( 水平烟箱,接口尺寸3500 × 2300 )1.14 每台除尘器灰斗数量: 10个2、主要参数选择(1)电场风速为防治积灰的二次飞扬,电场风速大小的选取,一般在0.4~1.5m/s围。
这里取V=1.0m/s。
(2)收尘极板的板间距电除尘器收尘极板的板间距,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从电除尘器的各个方面考虑,若ω= f(2b),当ω曲线的导数为正值时(即ω>0时),加大极间距合理,反之不合理。
b = (m+1)ΔbΔb是施工误差和极板积灰产生的误差之和,可取25mm~40mm,这里取最大误差值40mm,m一般为 4~5之间。
b = (4+1)40=200mm b = (5+1)40 =240mm因此极板的板间距为 400mm~480mm,这里取极板间距为400mm。
(3)电晕线的线间距(2c)电晕线的线间距对电晕电流的大小会有一定影响,电晕线距太小,由于屏蔽作用,电流值降低,甚至为零;电晕线距太大,电流密度降低,影响除尘效率。
经试验,最佳线距与电晕线的形式和外加电源有关。
一般取0.6~0.65倍的通道宽度为宜。
当极间距为400mm时,线距取240mm。
(4)粉尘的驱进速度粉尘的驱进速度与很多因素有关。
因此,驱进速度的确定,既复杂又十分重要。
依据煤质和灰理化分析,依据用户对电除尘器的要求和类比计算,考虑在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时所应采取的有利于提高驱进速度的措施。
实际上用户所要求的除尘效率是选取驱进速度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用户要求的效率越高,选取的驱进速度越小。
一般情况下驱进速度的设计值是根据经验选取的。
当板间距取300mm时,驱进速度取5~6cm/s;板间距为400mm时,驱进速度为板间距300mm时的1.1~1.3倍,取ω=6×1.2=7.2cm/s。
3、电除尘器主要部件的结构形式(1)集尘板卧式电除尘器的集尘极目前多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小C形极板;2、波纹形极板;3、CW形极板;4、鱼鳞板状极板;5、网状形极板;6、ZT形极板;7、工字形极板;8、Z形极板;9、大C形极板等。
目前的电除尘器多采用Z型或大C形极板,名义宽度为400mm或500mm。
这里采用大C型极板。
(2)电晕线电晕极按放电形式分为三种:1、点放电型,如RS管形芒刺线、新型管形芒刺线、角钢芒刺线、锯齿线、鱼骨针刺线等;2、线放电型,如星型线、麻花形线、螺旋线等;3、面放电型,如圆电晕线等。
电晕极的固定方式有垂锤式和框架式两种。
这里选用芒刺线。
(3)集尘极及电晕线的振打目前的振打方式主要有:顶部绕臂锤振打;中部绕臂锤振打;下部绕臂锤振打;侧部绕臂锤振打;顶部电磁锤振打等。
这里采用下部绕臂捶打装置,为保证正确的振打制度,采用单边振打。
电晕极振打选用中部绕臂振打装置,每个电场、每个框架两侧都装设振打装置。
(4)进气烟箱与出气烟箱电除尘器的进出气烟箱做成喇叭形,进气箱下部设置灰斗,以避免由于分布板分离出的大量粉尘在进气箱底板堆积或大量流入第一电场前的振打装置。
(5)气流分布板和槽型板气体的导流和分配部件主要是控制气流分布,实现均流措施。
为使气流沿电场均匀分布,在进气箱设置气流分布装置。
分布板的形式采用多孔分布板,这种分布板结构简单,且有较好的均布作用。
为使气流均布良好,多孔板的层数应不少于两层,这里取三层。
在出气烟箱处设置槽型板装置。
(6)壳体壳体的作用是引导气体通过电场,支撑电极和振打设备,形成独立的收尘空间,它应该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稳定性,不能有改变电极间相对距离的变形,要求严密,漏风率在5%以,本设计要求漏风率小于2%。
由于烟气中有二氧化硫等腐蚀性气体,壳体采用耐腐蚀钢材制作,采用箱形钢结构,壳体的顶盖采用户外式。
(7)灰斗壳体下部灰斗有四棱台状和棱柱状两种,根据排灰方式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四棱台状灰斗多适用于顺序定时排灰,棱柱状灰斗适用于连续排灰,这里采用四棱台状灰斗,采取顺序定时排灰,灰斗的出灰口装设密封性良好的排灰阀。
(8)梁柱的布置形式根据集尘极在顶梁的固定形式的不同,梁柱的布置形式也不同,分为不均匀分布的立柱结构形式和均匀分布的立柱结构,前者是将相邻的两根柱和两根梁并在一起因此有较大的横向刚度。
后者的结构有利于烟气加热整个顶梁,这样可以减少整个顶梁由于上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
这里采用均匀分布的立柱结构。
(9)集尘极与电晕极的配置在电场设计中,集尘极与电晕极的配置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尘极高度大于电晕极,而电晕极的宽度略大于集尘极这种形式,这种配置形式的电晕极多制成框架式,电晕极的振打可以设置在框架中部,有较好的清灰效果,其缺点是:除尘器的长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