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古诗词中的愁
无形无味无色的愁,常被赋予了颜色、形状、数量与重量。
愁是长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是重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是多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愁是深的,“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愁是惨淡的,“千里烟波,冷落清秋”。
愁是分季节的,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将息,还有,喝完三杯两杯淡酒之后,将醉未醉,晚风一吹,最愁人哪!
愁是分对象的。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梅花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菊花说,我从不敢张扬,总是待到秋来九月八,百花开后我才开。
李清照说,只有流水知道,我做人是多么低调,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少年之愁,在于不知愁滋味。
老年之愁,在于韶华已逝朱颜改。
游子之愁是夕阳在山,故乡在山外。
亲人之愁是坟里坟外两茫茫。
情侣之愁是兰舟催发,执手相看。
怨妇之愁是千帆过尽,脉脉斜晖不见君。
愁是无可消弭的。
举杯销愁愁更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愁是绵延无绝的。
恰似一江春水,渐行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愁是永远的。
思悠悠,恨悠悠,愁到何时方始休。
愁是一团麻,剪不断,理还乱。
(《大河报·文艺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