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医院手术室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目录
一、常用手术体位放置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侧卧位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俯卧位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截石位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颈仰伸位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一)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的使用、取无菌溶液(二)打开无菌包、铺无菌盘、戴无菌手套(三)外科洗手操作及评分标准
(四)准备及整理无菌手术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五)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三、仪器设备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电动气压止血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二)高频电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常用手术体位放置流程及评分标准
放置体位原则:
1、病人安全、舒适、暴露良好。

2、放体位之前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者需要准备用物,做
到安全上齐全。

3、放体位时保证病人呼吸和循环不受影响。

4、放体位注意保护好肌肉、神经不受影响,防止术后发
生麻痹,同时充分暴露手术野。

5、视病人为整体,考虑病人的尊严和情绪,清醒患者做
好说服解释工作,不过分暴露身体,做好保暖工作。

6、肢体不能悬空放置,必须托垫稳妥。

7、妥善固定,方便观察及操作。

一、侧卧位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双上肢外展勿大于90,避免损伤臂丛神经。

2、双上肢自然伸展,有利于呼吸
3、固定肢体时松紧适中,以免过度压迫肢体。

4、肾脏手术时腰桥对准11-12肋,有利于肾区平坦。

5、注意肩、臀部固定不移动,防止身体过度前倾、前屈而压迫下位上肢,导致桡神
经损伤及头静脉和腋静脉回流受阻。

6、约束带固定,不宜过紧,以免引起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血容量减少,引起生命体
征改变。

避免压迫股静脉而诱发静脉血栓形成,男性应避免压迫外生殖器。

二、俯卧位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适用手术】适用于后颅凹、脊柱及背部手术、肛门直肠手术。

【注意事项】
1、翻转病人时,同时将病人头部移出手术台。

2、翻转病人时,应双上肢紧贴于身体头侧,防止翻转身体时牵拉扭伤。

3、减少对胸部及腹部的受压,以保证正常呼吸。

4、使小腿微曲,防止足背过伸。

5、使用传统头架时,应注意前额部和双颊部垫棉纸,防止面部、眼眶受压,保证血流畅通,避免压疮发生。

6、安置体位时动作要轻稳,协调一致,因为在麻醉药和肌松药的作用下,肌肉已失去保护脊柱的功能,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脊柱损伤。

7、男性病人注意保护会阴部。

三、截石位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目的】
1、使病人舒适、安全,充分暴露手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2、适用于会阴部手术及会阴联合手术。

【注意事项】
1、托手板上之手外展勿大于90°,避免损伤臂丛神经,
2、腘窝下不紧贴腿架,防止损伤腘窝血管神经及腓肠肌。

3、足部略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避免静脉血栓形成。

4、头低脚高10°,有利于暴露手术野;背板抬高5°,有利于呼吸。

5、妥善固定肢体,不使肢体悬空。

四、颈仰伸位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目的】
1、使病人舒适、安全,充分暴露手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2、适用于头部及颈部手术。

【注意事项】
1、约束带松紧要合适。

2、放置托盘时注意高度勿压迫气管插管,以免影响通气。

3、注意托盘上方金属柄勿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

4、头板放下应在病人麻醉状态下进行,注意颈部勿过度后仰,勿使头悬空。

一、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的使用、取无菌溶液
注意事项:
1、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

2、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

3、取用无菌持物镊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容器内壁。

使用
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内。

4、使用无菌特物镊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镊应连同容
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

5、无菌持物镊只能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
肤。

6、开包后无菌持物镊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7、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
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

8、使用无菌溶液时溶液不能溅到桌面。

9、使用无菌容器时,手不可接触边缘及容器内壁。

二、打开无菌包、铺无菌盘、戴无菌手套
注意事项:
1、无菌包内的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造成污染,需重新消
毒。

2、戴手套时应注意未载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

3、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

4、脱手套后,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5、开包后的无菌包有效期时间为24小时。

6、无菌盘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三、外科洗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目的】
1、去除手和手臂皮肤上的暂存菌及部分居留菌。

2、防止病人在手术中受到感染。

【注意事项】
1、刷洗原则为先手后臂、先指后掌、先掌面后背侧,并注意
指、指蹼、甲缘、甲沟的刷洗。

2、冲洗原则为先手部后前臂再上臂,指尖始终处于最高位,
肘部处于最低位,避免水逆流向手部。

3、刷洗时动作规范,用力恰当。

4、洗手刷应事先灭菌处理。

5、洗手时应控制水流,以防止溅到洗手裤上,若有潮湿,及
时更换。

四、准备及整理无菌手术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目的】
1、建立无菌屏障,防止无菌手术器械及敷料再污染。

2、加强手术器械管理,防止手术器械、敷料遗漏。

3、防止手术人员身体与服装所带的微生物感染病人。

【注意事项】
1、无菌包应在手术体位安置后打开。

2、打开无菌包时,第一层用手,第二层用持物镊,按照先对侧、
再左右、最后内侧顺序,检查包内指示卡(注意位置、颜色)。

手与未消毒物品不能触及包内面,操作时不能跨越无菌区域。

3、器械台布单要求平整,四层各边下缘平均下垂30CM以上。

4、手术器械台缘平面以下视为有菌区,物品不超过台缘,带无菌
手套的双手不得反持无菌台边缘。

凡垂落台缘平面以下物品,
必须重新更换。

5、术中污染的器械、用物不能直接放回器械台面,应放于弯盘内,
避免污染其他无菌物品。

6、器械护士应及时清理更换无菌台上器械及用物,以保持无菌器
械台清洁、整齐、有序,保证及时供应手术人员所需的器械及
物品。

7、各类物品放置有序,传出收回均心中有数,关闭胸腹腔(缝合
伤口)前,必须清点器械、敷料、缝针,并记录签名。

8、器械护士手不离湿纱布,及时擦净收回器械,湿的纱布敷料不
得放于无菌台面。

五、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防止手术人员身体与服装所带的微生物感染病人。

2、建立无菌屏障。

注意事项
1、穿无菌手术衣时应选择相对宽敞的空间,以免被污染。

2、手术衣大小长短合适,要求无污染、潮湿、破损。

3、拿取手术衣时,只可触碰手术衣内面。

4、已戴好手套之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内面,未戴手套之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5、穿戴好手术衣、手套后,不可将双手置于腋下或上举过肩、下垂过腰,不得
离开手术间,不触摸非无菌物品。

6、手术衣如有血液及体液污染,应及时更换。

仪器设备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电动气压止血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止血带。

2、清洁前必须将驱血带内的气体排尽,拆下布套清洗。

3、驱血套使用后可用肥皂、清水洗净,凉干备用。

4、正确使用止血器,选择合适的压力和时间。

5、肿瘤、感染、污染严重的手术禁止驱血。

二、高频电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在使用完毕应将高频电刀发生器关闭,其表面不得用液体浸泡。

2、不得在易燃性物质附近使用高频电刀。

3、在启动高频电刀发生器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和手术医生确认电刀的输出功率。

电刀应调
至有效杀死或切除病变人体组织的最低有效功率。

4、如果术中发现无法达到有效使用效果,应先检查电极板,然后检查导联线的连接,排除
了以上问题,再按需要逐步增大功率。

5、正确使用电极板粘贴部位,避免置于骨骼突出位置、瘢痕组织、脂肪较厚的部位、毛发
表面、承受重量和液体易于积聚的部位,避免高频电流环路中出现金属移植物、起博器、心电图电极、心脏等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