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共15张PPT)
⑶.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波动上升
图2.30 大气中 二氧化碳浓度的
增加
⑴.图中横坐标表示“ 年份 ”,纵坐标
数字表示“ 二氧化碳浓度
”,
单位为“ 10-6
”,黑色曲线表示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体积变化 ”。
⑵.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平均气温的
变化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者都呈上升趋势
⑶.人类哪些活动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
度不断增加? 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砍伐森林
等活动,皆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图2.31 因海平 面上升 而受到 威胁的 孟加拉 湾低地
⑴.请在图中分别找出孟加拉国、孟加拉湾和恒河。 ⑵.该地区的河流的流向大体上为自 北 向 南 流,
结合等高线海拔数值的向北 增大,判断该地区的 地势特征为 北 高 南 低(或自北 向 南 降低)。 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一般把海拔在200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称为平原。结合图中等高线海拔数值试 判断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所处地形类型为 平原 。 ⑷.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沿海地区都是经济发 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试猜想如果这些地区因全 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会造成怎样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再见
⑵.图中横坐标表示“ 气温 ”和“降水 ”。
⑶.图中红色曲线和பைடு நூலகம்色曲线分别表示距今几十亿 年以来的的全球平均气温和全球平均降水变化:
红色曲线越靠近左侧,表示全球平均气温越 冷 (冷、暖),曲线越靠近右侧,表示全球 平均气温越 暖 ;蓝色曲线越靠近左侧,表示
全球平均降水越少、越 干 (干、湿),曲线 越靠近右侧,全球平均降水越越多、越 湿 。
的后果? 经济损失严重
思考:气候变暖可能给下列现象带来什么影响?
①雪线高度;
( 上升 )
②陆地面积;
( 减小 )
③农作物种植的海拔高度;( 上升 )
④冬季采暖能耗;
( 减少 )
⑤夏季制冷用电量;
( 增加 )
⑥旱、涝灾害频次;
( 增多 )
⑦黄河上游补给量; ⑧台湾海峡宽度。
( 减小 ) (增大 )
随堂练习
1.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 B
体中的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氧化氮
2.全球变暖的后果有 C
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倍增
C.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D.高纬度地区会因气温升高而使降水减少
巩固练习: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
⑷.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气候一直处于 波动(直
线、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图2.29 近百年 来全球年平均气
温变化
⑴.图中横坐标表示“ 年份 ”,纵坐
标数字表示“ 气温变化
”,单位为
“℃
”,红色曲线表示
“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
⑵.在哪些时期,全球气温有明显上升?
1860~1870;1910~1940年;1980~2000年
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M
A.寒冷一温暖一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一寒冷一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一暖湿一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一干冷一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
最可能的是( C )
M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C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制作:高一地理组 陈裕东
课程标准
•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 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 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 了解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 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以人类活动的影响
图2.29 全球气候 的 长期演变
⑴.图中纵坐标数字表示“距今时间 ”,单位为 “ 亿年 ”,数字越小,表示距今(现代) 越 近 (远、近),数字越大,表示距今(现 代)越 远 ,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大约是 追溯到距今 46亿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