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1、制定依据《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考试方式实际操作、仿真模拟操作、不定项选择题方式。

3、考试要求3.1、实操科目及内容3.1.1、科目一:安全用具使用(简称K1)、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的佩戴和使用(简称K11)3.1.2、科目二:安全操作技术简称K2)、平台搭设与拆除(简称K21)2、操作吊篮进行清洗作业(简称K22)、操作单人吊具进行清洗作业(简称K23)4、脚扣登杆作业(简称K24)3.1.3、科目三: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简称K3)、零部件判废(简称K31)3.1.4、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置(简称K4)、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简称K41)、创伤包扎(简称K42)3.2、组卷方式实操试卷从上述四个科目中,各抽取一道实操题组成。

3.3、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总分值为100分,80分(含)以上为考试合格;若考题中设置有否决项,否决项未通过,则实操考试不合格。

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的分值权重分别为20%、60%、10%、10%。

3.4、考试时间45分钟。

4、考试内容4.1、安全用具使用4.1.1、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的佩戴和使用、考试方式:实际操作。

、考试时间:5分钟。

、安全操作步骤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应符合规范要求,且完整无损,防滑鞋应选用高腰、系带、胶底类型。

安全帽应系紧下颚带,安全带应系紧系牢并选择正确挂点,防滑鞋应系紧鞋带。

、评分标准K11: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的佩戴和使用考试时间:5分钟4.2、安全操作技术4.2.1、平台支搭和使用、考试方式:实际操作。

、考试时间:30分钟。

、安全操作步骤(1)、放置平台轮子:轮子应有制动装置。

(2)、搭设立杆和纵、横向扫地杆。

立杆应与地面垂直,纵向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横向扫地杆应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

(3)、搭设纵、横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应保持水平,且与立杆连接牢固,横向水平杆距主节点不得大于150mm。

(4)、搭设斜撑:斜撑角度应为45°~60°。

(5)、铺设脚手板:脚手板应铺平铺严。

(6)、搭设爬梯:爬梯应牢固,间距不得大于300mm。

4. 2.1.4、评分标准K21:平台搭设与拆除考试时间:30分钟4.2.2、操作吊篮进行清洗作业、考试方式:实际操作。

、考试时间:20分钟。

、安全操作步骤(1)、安全警戒与检查。

正确设置安全警戒区,检查吊篮各部件的安全状况,并进行空载试验。

(2)、进入吊篮并做好安全防护。

携带清洗作业工具进入吊篮,系好安全带。

(3)、操作吊篮并完成清洗作业任务。

操作吊篮上升至指定位置,进行清洗作业;操作吊篮下降至地面。

(4)、安全撤出吊篮。

撤出吊篮时应携带作业工具,避免遗落。

、评分标准K22:操作吊篮进行清洗作业考试时间:20分钟4.2.3、操作单人吊具进行清洗作业、考试方式:实际操作。

、考试时间:20分钟。

、安全操作步骤(1)安全警戒与检查。

正确设置安全警戒区,检查吊具相关部件的安全状况,选择固定点并连接牢固,工作绳与柔性导轨须分别固定(2)座入吊板并做好安全防护。

入吊板时,先系好安全带,垫好衬垫,再挂上清洗用具座入吊板。

(3)操作吊板并完成清洗作业任务。

操作吊板上升至指定位置,进行清洗作业。

操作吊板下降至地面。

(4)安全撤出吊板。

收起吊具相关部件,并清理作业现场。

、评分标准K23:操作单人吊具进行清洗作业考试时间:20分钟4.2.4、脚扣登杆作业4.2.4.1、考试方式:实际操作。

4.2.4.2、考试时间:20分钟。

4.2.4.3、安全操作步骤(1)着装。

正确穿戴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劳保手套。

(2)检查脚扣、安全带。

检查脚扣、安全带、有无试验合格证,是否超期使用。

检查脚扣皮带、胶垫完好情况,金属部件是否腐蚀、变形等。

并对脚扣和安全带进行人体载荷冲击试验。

(3)检查电杆及基础部份。

查看杆塔基础周围变化情况,有无杆身基础下沉、开裂、损伤、洪水冲刷,杆身是否倾斜、变形,杆身是否有裂缝、剥落、钢筋外露。

(4)脚扣登杆。

使用变距脚扣时应根据电杆的大小不同把脚扣调到合适位置。

把脚扣皮带调到自己脚背合适位置,左、右脚方便穿入踩踏位置,系好安全带双手扶住安全带围带及电杆。

(5)脚扣登杆(单侧)。

脚扣登杆时系好安全带,上身不能贴近电杆根据自己用脚习惯抬起左或右脚,脚扣端平绕过电杆,脚扣前部分微朝上,脚扣微微朝脚后跟内侧靠,脚扣踩踏部分向下压卡住电杆。

人体重心向左或右脚转移,且趁势人体上升。

(6)登杆。

左右脚扣反复卡住电杆(左右脚脚扣操作方法同样),双手扶住电杆和安全带同时往上升,根据自己习惯翻动左右脚扣向上攀登,攀登到需要工作操作的位置时,人体站稳,左、右脚扣禁止交叉重叠。

(7)脚扣下杆。

下杆时上身保持平衡站稳双手扶住安全带围带及电杆,重心转移到不动的那只脚扣上站稳,迅速将另一只脚扣从电杆取下,上身贴近电杆,身体微微向下倾,将较高一只脚扣从电杆中取出,人体重心保持平衡。

(8)脚扣登杆下杆(单侧)。

根据自己用脚习惯将另一只脚扣从电杆上取出,左脚扣或右脚扣向下迅速端平脚扣绕过电杆,脚扣前部分微朝上,脚扣微微朝脚后跟内侧靠,脚扣踩踏部分向下压卡住电杆,脚扣卡在合适位置,下杆时脚扣别挂得太低。

左右脚扣禁止交叉重叠。

(9)下杆。

待人体站立稳定后将另一只脚扣向下翻动,用同样的操作方法进行翻动脚扣下杆,至需要操作的位置或地面。

(10)上下电杆的基本要求。

人体站稳不得左右摇晃,双手扶住电杆及安全带,脚扣上下电杆时每步保持均匀大约40—50厘米,直上直下尽量避开电杆的接头位置,脚扣登杆时全过程系好安全带。

防止登杆过程中脚扣脱落。

4.2.4.4、评分标准K24:脚扣登杆作业考试时间:20分钟4.3、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4.3.1、零部件判废、考试方式:不定项选择题。

、考试时间:5分钟。

、安全操作步骤(1)从钢丝绳实物或图示、影像资粔中随机抽取2件(张),列举出钢丝绳磨损、断股、锈蚀、麻心挤出、断丝、硬弯等问题,由考生判断其是否存在缺陷或达到报废标准。

(2)从卸扣实物或图示、影像资粔中随机抽取2件(张),列举出卸扣裂纹、磨损、本体变形达、销轴变形达、螺栓坏丝或滑丝、不能闭锁等问题,由考生判断其是否存在缺陷或达到报废标准。

、评分标准K31:零部件判废考试时间:5分钟4.4、作业现场应急处置4.4.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4.4.1.1、考试方式:实际操作。

4.4.1.2、考试时间:3分钟。

4.4.1.3、安全操作步骤(1)观察四周环境,确定安全。

操作者眼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扫视,查看周围是否安全,大声说:“现场环境安全!”(2)判断意识。

双手拍打病人双肩,同时接近患者双耳,大声交替呼叫伤员:“喂,喂,你怎么了?能听见我说话吗?”,观察2秒,确定无意识,口述“患者无意识”,大声呼叫:“快来人,抢救伤员;拨打120。

”(3)摆放体位:病人的复苏体位正确(头、颈、躯干、下肢在同在一直线上,上肢位于躯干两侧;打开伤员衣服(暴露胸壁)。

施救者的体位正确(施救者位于病人右侧,靠近病人,双膝跪下,与肩同宽,左膝与伤员肩部同一直线。

(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方法:用食指从对侧口角往施救者方向勾挖);压额抬颊方法::左手小鱼际压前颊,右手食指及中指远节指腹抬起颊部的骨性标志。

(5)人工呼吸(正常吸一口气后用嘴唇封住伤员的口周向伤员吹气):判断自主呼吸动作:将脸颊靠近伤员口鼻,距离大约3cm。

通过眼看(胸廓有无起伏)、耳听(有无呼吸音)、面感(有无呼吸气流流出)三步骤完成;判断时间5~10秒后,报“没有呼吸”;人工呼吸动作要点:保持气道开放、不漏气、吹气及放松时间均为1秒、有胸廓起伏、做到捏/放鼻、观察胸廓起伏,五个循环后判断复苏效果。

(6)胸外心脏按压:检查颈动脉搏动方法:左手小鱼际压前额以保持后仰,右手食指、中指触摸甲状软骨,后将指尖往施救者方向下滑至胸锁乳头肌前缘深面,两指与身体纵轴垂直,并与颈动脉平面呈45度;判断时间5~10秒,后报“没有心跳”;按压姿势:一手掌根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重叠压在前一手腕背上,双手手指平行交叉,不触及胸壁,肘部伸直,上肢垂直,以髋关节为支点,靠肩部力量,垂直向下用力、连续、规则地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动作要点:按压部正确(胸骨的乳头水平)、姿势正确、深度(4~5cm)、频率(100次/分)、按/松比(1:1)、观察病人面色,五个循环后判断颈动搏动是否恢复。

(7)复检:判断颈动脉搏是否恢复,判断呼吸是否恢复;报判断结果“伤员心跳恢复、有自主呼吸、抢救成功”。

4.4.1.4、评分标准K41: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考试时间:3分钟4.4.2、创伤包扎(病例: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中央有喷射状出血)4.4.2.1、考试方式:实际操作。

4.4.2.2、考试时间:7分钟。

4.4.2.3、安全操作步骤(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操作者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上下扫视后;报“现场环境安全”;快速走向伤员,小声说:“我是急救医生,我来帮你,请你不要着急,请你配合我们!”。

(2)快速戴上乳胶手套。

(3)认真检查伤员情况及出血情况。

报“右前臂有大片皮肤裂伤,动脉出血。

”(4)快速止血:操作者立即将伤员右前臂抬起(超过心脏高度,大声说“抬高,2分钟”),用右手拇指压在右前臂肱动脉止血。

同时指导伤员用健肢左手拇指在右上臂肱动脉协助指压止血;接着在右上臂上1/3先加布垫保护皮肤,再上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右前臂桡动脉搏动),用标牌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5)快速包扎:认真检查右前臂的伤口,报“没有异物和骨折!”;操作者用右手拿无菌纱布一面(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损伤创面),盖在右前臂伤口创面上;再用弹力绷带先在敷料远端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圈适度加压压住上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要整齐,美观、大方(也可用八字法包扎);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三角巾打平结,留出手指末端),并检查止血效果。

(6)报评委“报告评委,急救止血包扎操作完毕”、评分标准K42:创伤包扎考试时间:7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