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最新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阿地力沙塔尔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一、刺吸式为害的害虫1.蚜虫类的识别及其防治●同翅目属蚜虫总科 Aphidiodea。

识别特征:小型多态昆虫,同种间有无翅和有翅型。

触角3-6节,有感觉器。

跗节2节,第1节很短。

腹部常有腹管,末节背板和腹板分别形成尾片和尾板。

如有翅,则前翅比后翅大,前翅有翅痣。

蚜虫类的危害特点●危害嫩枝、幼芽、叶片及根部导致梢叶卷曲、变色或形成虫瘿或致煤污病,或传毒生物学特性主要种类主要种类主要种类蚜虫类的防治●在野外防治应在春秋季节等进行。

●一、结合园林树木修剪,冬季剪除有卵枝叶或刮除枝干上的越冬卵。

●二、园林树木萌发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兼治螨、蚧。

●三、在夏季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避免天敌昆虫活动旺盛时期大面积喷化学药剂,有必要施药时要局部施药(如根埋、涂干、注射)或选择施用对天敌安全的药剂。

蚜虫类的天敌蚜虫类的防治●四、药剂防治:●叶片有蚜率在30%左右、开始出现有翅蚜时即需进行防治。

●防治时可选用下列药剂:●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水剂2000倍液、●20%安克力乳油1500~3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25% 喹硫磷乳油600~1000倍液。

●此外还可以选用速灭杀丁、敌百威、灭蚜松等。

蚜虫类的防治●肥皂液:防治对象刺吸式、咀嚼式口器类昆虫及叶螨类。

●制作方法:150~300g固体洗衣粉加入10L温水,0.5L酒精,1汤勺食盐溶解均匀即可。

施用方法:每隔7天用药1次,连用2 ~ 3次。

●尿素合剂:防治对象(蚜虫、蚧、粉虱、红蜘蛛)●配方:尿素0.5Kg、洗衣粉0.15kg、水50Kg●风油精:(蚜虫、粉虱)风油精稀释600-800倍喷雾。

2.介壳虫类的识别及其防治●蚧属于同翅目蚧总科●识别特征:一般称为介壳虫,雌雄异形。

雄虫有1对膜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棍。

跗节1节。

雌虫无翅,跗节1-2节,3个体段常愈合,头胸分界不清,有的连腹部也分节不清。

常被有蜡质、胶质的分泌物,或有特殊的蚧壳保护。

生态学的特性●蚧虫一生大部分虫态和虫期都是营固定寄主,只有在初孵若虫阶段,由若虫爬行,扩散到新的寄主部位或新寄主上去,这个阶段称扩散期或涌散期,该期若虫称初孵若虫(浪荡若虫)。

一旦口器刺入寄主组织内,大多雌蚧虫终生不动,直到产卵完毕而死去。

雄虫则在羽化后,靠飞行寻雌交配,寿命仅1-2d。

●因此,蚧虫远距离扩散和传播常是被动地由人为传播和靠动物、风吹、雨水冲刷等方式进行。

●对蚧虫防治措施中实施检疫的作用就在于此。

主要种类枣大球蚧Eulecanium gigantean杨盾蚧(形态特征)杨盾蚧(Quadraspidiotus slavonicus Green)属同翅目,盾蚧科。

●分布及危害:分布于陕、甘、宁、青、新、内蒙、山西等北方地区。

危害杨、柳,以箭杆杨受害最重,严重时介壳布满枝、干。

●生活史及习性:●新疆1年 l~2 代,l 代者以 2 龄若虫在寄主枝干越冬,第 2 代仅发育到不能越冬的 l 龄若虫,至翌年 3 月树液开始流动时越冬若虫出蛰危害。

雄虫 4 月下旬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期较集中、约 4~5 天;6 月初出现 1 代若虫,部分发育到 2龄进入休眠状态并越冬;部分发育快的于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上旬为2代若虫活动高峰,但该代若虫发育缓慢,不能进入 2 龄。

雌虫胎生或产卵生殖,卵期很短,单雌怀卵 14~15 粒 ( 新疆 ) 。

先孵若虫常在母体介壳尾部固定取食,后孵若虫则爬出母体介壳寻找光滑的枝干固定取食,若虫固定 l~2 天后即分泌蜡壳。

第 1 代若虫常危害叶片,第 2 代仅危害枝干。

蚧类的防治●一、强化检疫,严禁携虫花木、接穗调运和引进。

●二、生物防治:对当地天敌应加以保护利用。

蚧类的防治●三、化学防治:(要抓住浪荡若虫期)●喷药、灌根、涂干、注射等方式施药。

●涂干:3月初树液开始流动时,树干离地面30厘米处注射或涂抹药剂,常用的药剂有50%的久效磷乳油、 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吡虫啉乳油等药剂(一般稀释到5~10倍左右用兽医针筒注射、或树干韧皮部上涂抹施用)。

蚧类的防治●喷药:在初孵若虫阶段,即若虫爬行,扩散到新的部位或新寄主上去(扩散期)可选用下列药剂:●40%速捕杀乳油1000~1500倍液●5%蚧螨灵乳油1500~2000倍液●40%速蚧克乳油1000~1500倍液●10%康福多(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醋盐合剂(食醋5ml,食盐10g,水1000ml),●烧碱溶液(20%烧碱溶液15ml、洗衣粉15g、水1000ml)以上药剂对绵蚧、粉蚧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叶蝉类及其防治●识别特征:体长3-15毫米。

单眼2个,少数种类无单眼。

后足胫节刺毛列是叶蝉科的最显著的识别特征。

此外,该科昆虫有横走的习性。

不仅危害园林植物,而且还传播植物病毒病。

●常见的有大青叶蝉、榆叶蝉和葡萄二星叶蝉等。

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星叶蝉又名葡萄斑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

●葡萄二星叶蝉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背刺吸汁液,使叶片出现失绿的白色小斑,严重时叶片苍白焦枯。

除为害葡萄外,还为害梨、桃、樱桃、山楂等。

●生活史防治方法●①秋后要彻底清扫国内落叶和杂草,减少严冬虫源。

●②加强田间管理,使架面通风透光良好。

●③抓住5月中下旬若虫发生盛期,第一代成虫尚未出现之前这一关键时期喷布20%速灭杀丁、2.5%功夫菊酯、2.5%溴氰菊酯等菊酯类1500~2000倍液。

4. 温室白粉虱●识别特征:触角7节,第2节膨大。

跗节2节,等大。

两性均有翅,翅上有白色蜡粉。

若虫、成虫腹部末端背面有管状孔。

刺吸植物汁液,是木本植物及温室中栽培植物的主要害虫。

常见的有烟粉虱、温室白粉虱等。

温室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其寄主寄主温室白粉虱的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1.5毫米,淡黄色。

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卵长约0.2毫米,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淡绿色变褐色,覆有蜡粉。

●若虫体长0.3-0.5毫米,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

温室白粉虱生活习性●原产于北美西南部,其后传入欧洲,现广布世界各地。

在北方,温室一年可生10余代,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危害。

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地区的越冬虫态不同,一般以卵或成虫在杂草上越冬。

●繁殖适温18~25℃,成虫有群集性,对黄色有趋性,营有性生殖或孤雌生殖。

卵多散产于叶片上。

若虫期共 3龄。

各虫态的发育受温度因素的影响较大,抗寒力弱。

早春由温室向外扩散,在田间点片发生。

防治措施(1)把好育苗关,培育无虫苗。

育苗前熏蒸温室除去残余虫口,清除杂草残株,在温室通风口加一层尼龙纱避免外来虫源。

(2)生产中打下的枝杈、枯老叶及时处理掉。

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花卉类整枝时适当摘除部分老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种群数量。

(3)利用黄板诱杀成虫,黄色对白粉虱成虫有强烈诱集作用,在温室设置黄板(每亩用32-34块),诱杀成虫效果显著。

(4)药剂防治:当平均每株成虫3头时用3%天达啶虫脒乳油12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5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1-2次。

5. 螨类●成若螨危害寄主的叶、芽、嫩茎、花、幼果等,吸食汁液初期呈现微小褪绿斑点,后变褐色斑块或叶面卷曲,严重时叶、花、果脱落。

不易发现,繁殖快,难防治。

山楂叶螨、苹果红蜘蛛、朱砂叶螨苹果红蜘蛛朱砂叶螨朱砂叶螨的识别特征●雌成虫:体长0.28-0.32mm,体红至紫红色,•在身体两侧各具一倒“山”字形黑斑,体末端圆,呈卵圆形。

●雄成虫:体色常为绿色或橙黄色,较雌螨略小,体后部尖削。

●卵:圆形,初产乳白色,后期呈乳黄色,产于丝网上。

●朱砂叶螨一年可发生20代左右,以授精的雌螨在土块下、杂草根迹、落叶中越冬,来年3月下旬成螨出蛰。

螨类的防治措施●1.树木萌发前,清理树干,刮除老皮并涂白,消除一部分越冬成螨。

●2.树木萌发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可兼治蚜、蚧。

●3、药物防治:可选用下列药剂;1.8 %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25%杀虫脒水剂500~8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0%螨克乳油2000倍液、50%溴螨酯乳油2000~3000倍液、50%托尔克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霸螨灵悬浮剂2000~3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2.0%阿维菌素微乳剂8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1.2%苦.烟乳油1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3000倍液、10%三唑锡乳油2000倍液。

此外还可以用肥皂液(制作方法:150~300g固体洗衣粉加入10000ml温水,500ml酒精,1汤勺食盐溶解均匀即可)来防治,用此药时7天喷1次,连喷2次。

二、食叶类害虫(一)概论●食叶害虫是针、阔叶树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之一鳞翅目种类最多:如尺蛾、枯叶蛾、毒蛾、夜蛾、舟蛾、天蛾、潜叶蛾、蛱碟、粉蝶等等。

膜翅目(叶蜂类)鞘翅目(叶甲类)此外,食叶的软体动物蛞蝓、蜗牛、鼠妇等。

春尺蠖天幕毛虫榆黄黑蛱蝶潜叶蛾危害状叶甲类(二)食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特点1、以咀嚼式口器取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严重受害时整株叶片吃光;被害树地面往往满布残叶、虫粪,树间挂有虫茧、丝幕等。

食叶害虫常被称作“初期性害虫” 。

(二)食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特点●2、裸露生活:气候和天敌对害虫数量增长影响很大。

●幼虫期可分成活期、生长期、营养物质积累期等3个时期。

3、食叶害虫的发生危害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发生期过程可归纳为4个阶段。

初始阶段是害虫种群处于增殖最有利的状态的初始期。

增殖阶段是种群达到猖獗数量的前期。

猖獗阶段害虫的增殖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衰退阶段由于种群数量得到调整,天敌也随之它迁,或伴随衰退的害虫种群而数量大减。

周期性:上述阶段性发生过程,往往“重复”出现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4、这类害虫繁殖量大,并具有主动迁飞和扩散能力。

(三)防治原则1、要加强预测预报,摸清发生规律,害虫种类。

2、加强园林树木的管理水平、提高寄主的抗性。

3、要抓准防治时机,狠治越冬代,压低当年虫口基数。

1.春尺蛾Apocheima cinerarius●危害:春尺蛾别名杨尺蠖、柳尺蠖、榆尺蠖、沙枣尺蠖等等。

生物学习性●1年1代,以蛹在树冠下的土层内越夏越冬。

次年春,当日平均气温0℃-5℃时开始羽化。

幼虫5龄。

春尺蛾的综合防治●1. 在树干基部绑以5~7cm宽的塑料薄膜带阻止上树,或在树干靠基部涂一毒涂胶环杀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