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GMP之医用氧-

新版GMP之医用氧-

• 氧含量(99.5%) • 性状,鉴别 • 酸碱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其他气态氧化物质
• 充气压力,充气量,包装标识及警示标签
36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贮存、放行与销售
– 应全检合格,经质量受权人员审核放行后,方可销售 – 应避免存放于高温、暴晒区域,无易燃物质 – 应有相对独立的贮存区域, 已充与未充瓶应隔离,先进先出原则 – 气瓶在运输期间
应防止混淆、差错、污染及交叉污染,并保证安全
37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38
等现象,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病症
9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范围
– 定义——空气经低温分离制备的液态氧、气态氧
– 适用于——医用氧工业化生产过程,
不包括——医疗机构内部医用氧的处置
– 其它医用气体——工业生产需参照本附录执行
10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空气低温分离法
• 原料: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各种气体的沸
– 2012年底,形成正式“征求意见稿”
– 2013年1月,国家局网站发布“征求意见稿”
• 共征求意见和建议150多条
7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起草过程
– 起草小组研究、讨论、修订
– 上报总局审核查验中心
– 2014年2月,召开定稿会,上报国家局
– 2014年6月2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式发布
8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5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起草依据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 《医用氧补充规定》(1998版附录)
– 氧气站设计规范、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等国
家相关规定 – 参考PIC/S现行附录、亚州气体协会医用气体指 南
6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起草过程
– 初审
• 部分省药监局医用氧生产监管人员 • 部分医用氧生产企业
必须使用低温液氧泵, 加压气化后充装
18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厂房与设备
– 容器应专用,与其它气体容器有明显区分标识
如:槽车、储罐、气瓶等
– 容器应编号管理,有安全效期标识
– 充装应使用专用设备,充装夹具应有防错装装置
19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空气
空分 液氧 储罐 分装
20
液氧槽车
气瓶 杜瓦罐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九)每个气瓶都应贴有产品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品名、 企业名称、生产地址、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氧 气数量、压力、执行标准等。
32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生产管理
气瓶充装前检查,至少应包括的8个步骤 :
1.气瓶外表面的颜色标记与医用氧的规定标记相符。 2.检查余压,确认气瓶没有全空,装有余压保留阀的 气瓶余压应为正值。 3.如果气瓶显示没有余压,应对其进行检测以确认气 瓶没有被水或其他污染物质污染;被污染的气瓶应采用经 验证的方法进行清洁。 4.确认气瓶上所有与本批产品无关的标签已移除。
点不同,利用其组分沸点不同来分离,获得氧气。
组 份: O2
20.93 -182.97
N2
78.03 -195.8
Ar
0.932 -185
含量v%: 沸点0c:
11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原则
– 生产、贮存、运输、销售
a. 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 b.并取得相关证件
– 生产过程
a.满足其质量及预定用途
33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生产管理
5.对每个阀门和气瓶进行外观目检,目测凹痕、弧 形烧伤、碎片、油污及其他损害等,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6.检查每个气瓶或低温容器阀门接头,确保类型适合 于医用氧的充装。 7.检查气瓶“检验日期”,以确认气瓶已按相关规定 进行检验,并在有效期内。 8.确认气瓶的安全附件齐全并符合安全要求。
无缝钢瓶
低温储罐(杜瓦罐)
21
用户端储罐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空分塔和液氧储罐
• 液氧槽车充装
22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厂房与设备
– 根据PIC/S附录及新版GMP的理念,增加了
用于生产和检验用的设备、仪器,
• 应经定期确认和校准
• 应定期维护和维修
• 应做好相应记录
23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文件管理
28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生产管理
– 生产过程所有关键步骤应经过验证 – 明确了液氧生产应遵循的“六”项原则
(一)分离和纯化工艺应经过验证,并按照工艺要求进 行日常监控。对于消耗性部件(如纯化过滤器的滤芯) 的维护和更换,应根据验证和监控的结果定期进行。
(二)生产过程应有连续质量和杂质监控措施,并有监
31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生产管理
(六)重复使用的气瓶充装前应对瓶体进行清洗消毒, 再用置换法或者抽真空法处理至合格,抽真空应不小于 15kPa。或对每个气瓶进行剩余气体全检。 (七)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检查确认气瓶已充装。
(八)医用氧充装后,每只气瓶均需检漏,检漏不合格视 为不合格品,检漏过程不得影响医用氧产品质量。检漏 合格对瓶嘴进行密封,气瓶加戴瓶帽和防震圈,放入待 检区域。
药 品 GMP 附 录 医用氧
CFDA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陈慧萍
1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药品GMP附录—医用氧
• 修订过程
• 修订重点
2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起草背景
– 2011年03月01日起:2010版药品GMP实施
– 2015年12月31日止:所以药品生产企业
– 《医用氧补充规定》
• 2003年1月30日印发
34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质量控制
– 分装企业,应向具有资格企业
购买液态氧,在分装前需做全检
– 为了使用者的安全要求
产品有效期不得超过包装容器的检定效期
– 根据医用氧的特殊性,明确了除另有规定外
产品不需要留样和持续稳定性考察
35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质量管理
– 医用氧产品必须按质量标准 进行全检,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25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文件管理
– 应有流程图描述各个工艺步骤
26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文件管理
– 强调了经低温空分生产医用氧的企业, 应有文件明确描述纯化过程中——
气体纯度、其它组分和可能的杂质成分
– 关键工艺参数应有文件规定
如分离纯化过程的温度控制等
27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文件管理
– 应建立气瓶的质量档案 – 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制定气瓶报废管理制度 – 应建立气瓶报废处理记录
的质量符合要求。可以在加入前取样,也可以在混合后
取样。
30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生产管理
• 明确充装生产过程应符合“九”项规定
(一)生产批号的划分应以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充装的医 用氧为一个批次。 (二)气瓶应符合相关规定,对回收的气瓶应予确认,不 得充装自有气瓶外的其他气瓶。 (三)应根据书面规程对充装设备、管路进行清洁及置换, 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确认。 (四)对气瓶使用前的处理和清洗等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 素进行验证,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五)气瓶充装前检查,至少应包括8个步骤(见后页)
测记录。
29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生产管理
(三)用于监控工艺过程的计算机系统应经过验证。 (四)连续生产过程批次的划分应有文件规定,并按批次 进行取样检验。 (五)液氧的充装和转移操作等步骤应有防止污染措施, 转移管路应配备有止回阀或采取其他等同的措施。 (六)向装有液氧的液氧贮槽中加入液氧,必须证明液氧
医用氧和工业氧的区别
• 含量:医用氧99.5%,工业氧99.2% • 医用氧:目前空分生产的氧气基本能达到其要求 • 工业氧:A.在压缩充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中,可能有呈酸性或碱性的
滑水带入钢瓶,导致钢瓶内壁锈蚀,从而使瓶内气
体带有异味
B.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等对人体有
害的杂质。一旦吸入过量,可能会发生呛咳、结痂
b.应最大限度降低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及差错的风险
12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人员
• 生产和质量(授权人)管理人员
a.专业:化工、药学、化学、机械、工业工程
b.学历:大专以上(或技术职称:中级以上)
c.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3年以上生产和质量经验, 其中至少1年以上生产(质量)管理经验
13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如:地标线、隔断、围栏和标志牌等
15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厂房与设备
– 按医用氧生产工艺流程
合理布局,专用更衣室
– 充装生产车间应与维修
车间分开
16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充装车间布局
17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厂房与设备
– 生产过程中的气体压缩设备禁止使用
氟塑料材料制活塞密封的压缩机和水润滑压缩机
– 用液态氧气化充装气态氧
• 强调了批生产记录的完整性(十四项)
(一)批生产指令; (二)产品名称、规格、批号; (三)充装操作的日期和时间; (四)使用的设备及编号; (五)气瓶的编号、充装前气瓶的检查; (六)充装前后气瓶的数量和规格;
24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文件管理
(七)每个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 必要时,应有复核人员的签名; (八)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 (九)必要的中间控制过程,如检漏等; (十)充装前医用氧的质量检验结果; (十一)已充装气瓶的检查确认结果; (十二)包装标签样张; (十三)生产过程偏差的描述及处理,并经签字批准; (十四)充装主管人员的确认签名和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