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发展大会讲话稿

旅游发展大会讲话稿

旅游发展大会讲话稿旅游发展大会讲话稿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旅游是当今世界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旅游业从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市委、市政府也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助推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各地诸如**、**、**等都把发展旅游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渝东南各区县也纷纷强打绿色生态牌,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

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大区,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需要。

第一,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贯彻落实国市精神、促进生态保护发展的具体举措。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旅游业由此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和先导产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坚持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在积极践行国家发展战略中,通过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全市差异化协调发展,并要求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并把“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作为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全市“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

这些都为包括**在的渝东南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区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致力于建设旅游大区,是区委、区政府认真分析我区产业结构,围绕我区生态优势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支撑点作出的战略选择,既是用新的理念贯彻落实国市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二,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是市委、市政府定位的渝东南中心城市,如何让中心城市名符其实?就是要快速做大经济总量,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成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而加快旅游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崛起的现实选择。

从优化产业结构看,我区虽然近年来在稳定农业、壮大工业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目前在产业发展上多点支撑的格局还未形成,**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3:56.5:34.2,三产业的占比明显偏低;同时我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很典型,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人口、产业快速集聚,导致环境资要素日益趋紧,必须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求突破。

旅游业的崛起能快速带动三产业发展,从而起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

从建设中心城市看,但凡一个经济中心基本都是旅游集散中心。

国家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年接待国游客数量分别达到2.57亿人次、2.68亿人次,实现国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3997亿元、3415.96亿元;区域性中心城市如毗邻的**市、**市、**市**年的游客数量也分别达到1100万、915万、38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为75亿元、58.8亿元、248.7亿元。

**要建成名副其实的渝东南中心城市,必须通过做强产业基础来推动发展,亟需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与工业化、城镇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抓,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催化、调节和带动作用,促进第三产业的成长和壮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同时,发展旅游对于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聚集城市人口都有重要作用。

第三,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凸显我区自然生态优势、增添发展动力的快捷途径。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市“十三五”重点建设任务之一。

对**来讲,既是机遇,更是责任。

从生态优势上看,我区旅游资丰富,有旅游单体300多个,涵盖山水、民俗、古迹等8大主类、31个亚类,集山水峡谷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兼备,资品味独特;区域性立体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已经与**、、**、**等旅游景区形成**旅游环线;目前全区拥有小南海、**古镇、蒲花暗河3个国家4a景区,拥有国家地质公园等5个国家级品牌,具备建设旅游大区的基础条件。

从发展动力上看,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覆盖面广、消费潜力大并对多个领域都可发挥促进作用的优势产业。

旅游业关联109个行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

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业,必将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强大动力。

第四,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大区是顺应百姓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

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强劲带动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对比周边旅游发展**不能落后。

近几年,周边区县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旅游产业引领绿色经济崛起。

武隆按照“世界震撼、百年不落后”的要求,成功创建以仙女山5a级景区为代表的旅游品牌,**年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1**8万人次、56.6亿元,在全国叫响了“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等旅游形象品牌;酉阳仅用短短两年时间就成功地把桃花从国家4a级景区打造成5a级景区,**年全县游客数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了700.2万人次、25亿元,那句“世上有两个桃花,一个在你的心中,一个在**酉阳”传遍了大江南北;彭水更是在一个没有华夏三祖之一的蚩尤祭祀地的背景下,在新城划地10000亩,无中生有地打造蚩尤九黎城,成为全国目前唯一的蚩尤祭祀地,**年全县游客数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了1042万人次、33.5亿元。

周边旅游都被演绎得风生水起,但**作为渝东南中心城市,旅游发展反而落后,且面临被周边区县旅游强劲发展态势屏蔽化的危机。

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富民增收。

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不同层次劳动力吸纳能力强,1个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能带来5个社会就业机会,可以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我区是国定贫困区,明年脱贫摘帽任务艰巨,旅游业是促进财富流动和再分配的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一部分城市购买力向农村转移,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旅游业利于改善人居环境。

发展旅游业能有效带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感。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又能促进旅游业上档升级,形成良性互动。

我们正在推进“两城同创”工作,其核心就是要把城市做靓,让城乡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更有利于吸引外来游客休闲观光。

发展“农家乐”、“农业园”等乡村生态旅游,也是为了美化、亮化乡村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而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总之,加快发展旅游业,关乎民计民生,事关发展大局。

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必须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旅游大区这一战略决策上来,切实增强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大区的信心和决心。

二、完善思路,确目标,全面开启建设旅游大区新征程历届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探索完善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举措,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特别是全市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我区遵循“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把生态旅游作为发展重点任务之一进行部署。

建设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区重要经济中心,旅游不能缺席,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全区旅游发展思路,对全区旅游发展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布局。

第一,完善旅游发展思路,以新的思路谋新的出路。

围绕“旅游大区”建设,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推动旅游大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生态旅游资优势,强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以“城市靓区为依托、山水峡谷为特色、民族文化为灵魂、休闲度假为目的”,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举,收紧拳头突出重心,倾力打造**核心景区,同步打造精品线路,深度拓展旅游市场,在5年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将**打造成为**区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区。

第二,细化发展目标,以细分指标保总体目标。

围绕发展思路,对我区“十三五”旅游发展目标进行细化明确,按“两年强基础、三年上台阶、四年成规模、五年上水平”的总体安排,分年度有序实施。

XX年,**景区硬件基本达到国家5a景区标准,阿蓬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峡谷峡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全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以上。

XX 年,**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基本建成阿蓬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5%以上。

2018年,建成小南海世界地质公园,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基本达到国家5a 景区标准;全年接待游客达1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6%。

2019年,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力争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建成**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和国家全域旅游示区;全年接待游客达13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6.5%以上。

2020年,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7%以上。

第三,优化开发时序,以点面结合促有序推进。

**旅游资丰富,景区景点众多,而财力又十分有限,短期全面实施旅游开发建设不符合区情实际。

必须进一步优化旅游开发时序,做到每一个阶段都有旅游“引爆点”,每一个阶段都有吸引游客的亮点景区。

一是以**景区为近期旅游大发展的引爆点,集中精力推进**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二是围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区建设,打造冯家街道至阿蓬江镇阿蓬江“一江两岸”最美“乡村旅游示区”;三是以城市峡谷峡江景区为**中期旅游发展引爆点,争取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四是统筹推进全区面上旅游开发。

第四,把握六大原则,以合理开发保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全域布局,核心带动。

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把**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以**景区等核心景区为龙头,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二是坚持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正确处理好旅游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严格遵循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旅游要素建设,使旅游资得到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我区景点丰富,要认真思考每一个景点的特色优势,有的可突出民俗风情,有的可突出休闲观光,有的可突出娱乐参与。

相关主题